“兒童發燒服用美林會損傷腎臟“,是謠言?
筆者在網上回答了一個問題【“兒童發燒服用美林會損傷腎臟“,這是真的嗎?】
我的回答是:
【美林(MOTRIN?)是強生制藥旗下的兒童用布洛芬混懸液品牌。
布洛芬是最常用的非甾體抗炎藥(NSAIDs)之一。腎臟損傷是NSAIDs經典的副作用之一,這是一種醫學常識。
因此,“兒童發燒服用美林會損傷腎臟”,當然是真的。】

然而,很快有網友提醒說:“ 兒童發燒服用美林會損傷腎臟”是流傳了幾年的謠言,怎么成了醫學常識?
什么?布洛芬腎損傷居然被辟成了謠言?
經查詢,被指的“謠言”出自前幾年一位網友(非醫學專業人士)記述帶孩子在澳洲看病經歷的一篇網文:“澳洲醫生告訴我寶寶發燒不要吃美林”。作者的孩子嚴重腹瀉2天并高熱,當作者告訴醫生給孩子服用了美林后,緊接著轉述了醫生的說法:

很顯然,任何經過醫學訓練的醫生不會說“布洛芬對于兒科而言是不安全的”;但是,對于嚴重腹瀉已經發生脫水的發燒幼兒來說,布洛芬的確是不夠安全(因為有更好的選擇,不傷害腎臟不需要禁忌脫水時使用的對乙酰氨基酚),可能增加腎臟損害風險。因而,這位醫生應該說具有相當高的專業素養。
然而,作者可能由于交流方面的障礙,稱“澳洲醫生告訴我寶寶發燒不要吃美林”。
誠然,“澳洲醫生告訴我寶寶發燒不要吃美林”這句話是謠言。
但是,兒童發燒服用美林會損傷腎臟”卻是鐵一般的事實。
布洛芬會引起腎臟損害

如上所述,布洛芬是最常用的NSAIDs之一。腎臟損傷是NSAIDs經典的副作用。因此,布洛芬會引起腎臟損害,這是一種醫學常識。
NSAIDs可以導致兩種類型的腎損傷:

一種,血液動力學介導的腎損傷。前列腺素(PG)是介導疼痛和發熱的重要炎癥介質,NSAIDs通過抑制環氧化酶(COX)減少PG的生成而發揮抗炎、止痛和和退熱作用。
但是,PG也存在于許多正常組織具有多種重要生理功能。在腎臟體現在擴張腎入球小動脈,增加腎臟的血液灌注量和腎小球濾過率。
NSAIDs用于退熱時,會無差別的抑制炎癥和正常組織PG的產生,導致腎臟血液灌流量和腎小球濾過率的降低,造成腎臟缺血和急性腎小管壞死(ATN)。
另一種,免疫介導的腎損傷。目前還不清楚這種腎臟損害的確切機制。但已知主要表現為急性間質性腎炎(AIN)。
前者相對較為常見,后者少見但往往嚴重得多,而且經常會是不可逆性的。
布洛芬兒童腎損傷
相對成年人,兒童NSAIDs腎損傷研究尚不充分。吲哚美辛(也叫消炎痛,一種NSAIDs)用于動脈導管未閉治療,曾引發高達多達40%用藥新生兒腎臟損害。
由于WHO、美國兒科學會等權威機構推薦對乙酰氨基酚(非NSAIDs)和布洛芬為兒童用退熱藥。因此,布洛芬是兒童最常用的NSAIDs(沒有之一),兒童NSAIDs腎損傷幾乎就等于布洛芬腎損傷。
2013年,印第安納大學的一項研究對此做了詳實分析。
研究者回顧了印第安那大學萊利醫院從1999年1月至2010年6月30日10年間1015例兒童腎損傷病例,27例(2.7%)被確定為NSAIDs相關腎損傷,其中21例為ATN,6例為AIN。
27例患兒中有11例進行了腎活檢病理檢查確定診斷,其中8例呈典型急性藥物反應性腎損傷改變。
27例中,18例(67%)服用布洛芬,3例(11%)服用萘普生,少數服用其他NSAIDs。
20例有用藥劑量數據的兒童中,有5人(25%)過量服藥,15人(75%)服用劑量在推薦的限度內。
最值得關注的有三個因素:
一是,有18例患兒(67%)患有脫水病史。這些患兒腎小球濾過率(說明腎損傷程度)減低程度重于沒有脫水者。
二是,5歲以下的兒童病情通常最重,都需要接受透析治療,大部分(75%)需要入駐重癥監護病房。
三是,23例進行了實驗室檢查隨訪,有7例腎功能沒有完全恢復——不完全可逆。
脫水增加布洛芬腎損害風險
幾乎沒有證據表明在保持正常有效循環血容量的人中NSAIDs可以減少腎血流量。
但是,當真實或有效的循環容量降低(即脫水)時,NSAIDs可以通過阻斷前列腺素介導的血管擴張來減少腎血流灌注量,造成腎小球濾過率下降,腎功能損傷。這種腎損傷多數可以在短期內恢復正常。但嚴重的可以造成腎小管壞死,可以是不可逆性的。
印第安那大學研究中,有高達67%患兒存在脫水情況,足以說明脫水時造成布洛芬腎損傷的重要危險因素。
低齡是另一個重要危險因素
研究中,5歲以下患兒病情更嚴重,更需要透析治療(100%vs 0%),更大比例需要入駐重癥監護病房(75%vs 9%)。
說明低齡是另一個重要危險因素。
損害可以是不可逆性的
23例實驗室檢查隨訪者中,有7例腎功能沒有完全恢復(腎小球濾過率低于90,甚至600 mL / min / 1.73 m2)。
說明,損傷可以是不可逆性的。
明確危險因素,預防布洛芬兒童腎損傷
不可否認,布洛芬是WHO、美國兒科學會等權威機構推薦的兩種安全的兒童退燒藥之一。
但是,安全不等于絕對不會存在毒副作用。
布洛芬等NSAIDs治療原理與腎損傷的機制都是抑制前列腺素產生,因此這種腎損傷是與生俱來的典型的副作用。
預防這種損害的根本在于明確相應危險因素,做到有的放矢。具體而言:
1.正確認識和對待發熱,不濫用退燒藥。退熱,并不能治病,僅僅可以使孩子有可能會舒服一些。不用退熱藥,發燒也會自己下降。無論用不用退熱藥,只要發熱的因素未除,發熱都會反復。
任何藥物都會有毒副作用。另一種被推薦的小兒退熱藥對乙酰氨基酚(泰諾林)雖然沒有腎損傷作用,卻可能會引發肝損害,有時甚至是嚴重的。
因此,對于兒童發燒,在嚴格遵循相關指南建議基礎上,盡量減少退熱藥使用,至少不能濫用。
2.不過量和不重復給藥。很多家長退熱心切,認為給的藥量越大越頻繁就越能盡早更可靠的退熱。
事實上,發熱具有一定反應周期,藥物有一定作用和起效時間,只要按照推薦劑量給藥,都會起到相應效果。
雖然,劑量并不是布洛芬腎損傷的決定性因素,但是減少用量卻可以降低風險。
具體用藥量應該嚴格按照推薦標準,按體重給藥最好,至少也需要按照推薦的年齡劑量投藥。年齡越小的孩子,劑量應該更準確,更應該避免過量用藥。
另外,需要特別提示的是,嚴格避免重復給藥。多數兒童感冒藥都含有對乙酰氨基酚,有的含有布洛芬。如果在已經給服用感冒藥基礎上,再給退燒藥,非常容易造成重復給藥和過量給藥。
因此,給孩子喂藥前應該仔細閱讀藥品說明書,尤其注意其成分和用法用量。
3.用退燒藥前補充充足水分。布洛芬腎損害最大的危險因素就是脫水,如果在服用布洛芬前沒有補充足夠的體液,就會加重腎臟的缺血和腎小球率濾過率,增加損害風險和程度。
同時,補足水分也更有利于患兒出汗,幫助退燒。
在患兒發熱伴有脫水時,可以選擇沒有腎臟損傷的對乙酰氨基酚替代布洛芬。
4.腎功能不良患兒,禁用布洛芬等NSAIDs。
綜上所述,雖然布洛芬是一種安全的兒童退燒藥。安全并不意味著沒有副作用。布洛芬可以引發腎損傷是確定無疑的,并不因為某些人的“辟謠”就會真的成為謠言。
正確的做法不是掩耳盜鈴地回避問題,而應該正確認識相關危險因素,盡可能將風險降低到最小。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