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這個奧斯卡大熱的片子《海邊的曼徹斯特》在一些院線上映了
不過遺憾的是全球斬獲115個獎項和239項提名
首日排片卻只有753場
藝術片的市場還是不容樂觀

社長看完之后
忍不住要再來說說
看完之后也許不會那么令人開心
這是一部喪到極點的電影。
整個故事都在講一個傷心人在他哥死了之后怎么處理喪事和處理跟侄子之間關系的問題。

男主的飾演者是大家熟悉的本·阿弗萊克——
的弟弟:卡西·阿弗萊克。
可以說電影的成功,一半要歸功于他,甚至是單看他的表演,這部電影就已值回票價。
片中他是一位住在地下室,修下水道的管道工。
開頭幾分鐘,他就是一副生無可戀的性冷淡樣,而且幾乎全程都是如此..
即使這樣,卡西居然還演的非常迷人,真是成功演示了什么叫“生無可戀”。

而其最大的牛逼之處是——
即便他什么都不做,只是垮著肩膀佝僂著身子站在那里,都能讓你感覺到這是一個有故事的人。
所以不但不會覺得那張冷淡臉無聊,反而會激發你的好奇心,看看這個人是否會真的有故事。

而導演也是深諳此套路,時不時就把男主的過往給“觸景生情”地閃回一下,讓你一遍一遍地在往昔的輕松和如今的沉重之間,把自己的好奇心進一步放大。
所以,盡管所展現的事情都是些生活中的小事,依然會讓你在不知不覺中著迷。

洪七公說,高手的廚師不是做什么山珍海味,而是在白菜豆腐中顯功力。
《海邊的曼徹斯特》就是這樣一盤白菜豆腐。
在一個相當簡單的故事里,卻包含了生老病死,愛恨情仇,所謂人生的五味皆苦,每個人都能從中找到一部分共鳴,這個留待大家自行領悟。

然而,看似“淡如水”的劇情,背后卻一點都不套路。
因為它自始至終的“放不下”,成了它與很多電影的不同之處。
一般電影的套路是,一些“有著不堪過往”的男人,會隨著故事的發展,在某些節點上得到了解脫。
但《海邊的曼徹斯特》卻完全不同。
你看到的自始至終就是一個放不下的人,一個永遠生活在傷心、悔恨、愧疚當中的老男人。因為這些,他沒辦法面對現實。
可恰恰如此,才讓電影更加打動人心。
就像最后,男主角處理好了哥哥葬禮,安頓好侄子歸宿,還是選擇回到波士頓,繼續一個人的生活。
侄子邀請他留下,他無奈而誠懇地說:我做不到。
我們的生活是為了取悅別人,在掌聲中獲得尊嚴,還是誠實地面對自己,帶著殘缺匍匐前進?
也許卡西和他的《海邊的曼徹斯特》會給你正確的答案。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