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臺風為什么有眼睛?

    臺風眼是位于熱帶氣旋中心天氣十分穩定的地帶。風暴的風眼大致為一圓狀范圍,直徑通常介于30–65公里間。風眼周圍環繞著眼墻(或稱眼壁),即一環狀的強烈雷暴,是氣旋中氣候最為惡劣的地帶。風眼是氣旋中氣壓最低的部分,可較風暴外的常壓低出15%。

    臺風眼的形成,是由于臺風內的風是反時針方向吹動,使中心空氣發生旋轉,而旋轉時所造成之離心力,與向中心旋轉吹入之風力互相平衡抵消,而使強風不能再向中心聚合,因此形成臺風中心幾十公里范圍內的無風現象。而且因為有空氣下沉增溫現象,導致云消雨散而成為臺風眼。

    臺風眼內雖是好天氣,但海上的浪潮卻非常洶涌。這是因為臺風中心的氣壓,和它四周比起來降得特別低的緣故。因此在臺風中心登陸的地方,往往引起很高的浪潮,造成很大的損害。

    臺風眼大部分呈圓形、橢圓形、卵形、開口眼和多邊形,其平均直徑約為45公里左右,最小的為 10-20公里,大的可達100-150公里,即使是同一臺風,于不同時刻,其眼的直徑也不同,在大多數情況下,臺風眼的大小有隨臺風的增強而逐漸縮小的趨勢。

    當臺風眼通過某地時,常被誤認為臺風已過去,實則此時系在臺風眼內,約二、三十分鐘后,狂風暴雨又會再度出現,臺風眼經過前與經過后之風向恰恰相反,此可由圖三臺風模式圖中 明顯看出。臺風的暴風范圍相當大,氣象雷達無法看到它的全貌,雖然現在氣象衛星可以在高空觀測,顯示出整個臺風中上層的形狀,但卻無法看到內部詳細的情況。

    在天氣圖上,我們僅能用密集的圓形等壓線來表示臺風的位置和暴風范圍;從氣象衛星所拍攝的照片可以看出臺風中上層大致呈圓形并含螺旋狀旋轉著的云,在北半球是以反時鐘方向旋轉,在南半球則是順時鐘方向旋轉,而在中央部位有時可以明顯的看出無云的臺風眼,云的旋轉情形可以代表風的吹向。

    在臺風內部,由氣象偵察飛機從各種不同的高度,不同之方向,實際飛進臺風內部觀測的結果,可知臺風大致為一半徑甚大的云柱,其高度曾觀測到有一萬八千余公尺之高。在這圍繞龐大的云柱中心部分是無云或云層很薄,而且沒有風雨現象,這就是臺風眼。

    從臺風眼向外,剛離開臺風眼處,即是云層最濃厚而風雨亦最大之處,漸向外則云層漸高也漸薄,風雨也漸弱。在地面上,當有一臺風逐漸接近,并且臺風眼恰巧經過,然后臺風漸漸離去時,我們也可以大致感覺到上述的情況。

    不過已經有臺風眼之后,風眼越大并不意味著臺風強度也越大。強大的臺風往往是結構緊密、風眼清晰圓潤,從審美的角度來說確實是很漂亮,顯然大眼睛臺風一般不具備這些特征。史上最大的臺風眼直徑有200km,能裝下史上最小的臺風。

    (答案整理自中國氣象局、果殼網)
    • 發表于 2013-09-24 00:00
    • 閱讀 ( 982 )
    • 分類:其他類型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相關問題

    0 條評論

    請先 登錄 后評論
    聯系我們:uytrv@hotmail.com 問答工具
  •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久久久久精品国产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