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前期不是太熱的時辰可以直接貼皮膚上操作,后期太燙可以隔著毛巾和衣服利用。
關于穴位:(祛濕氣)關元穴、命門穴、中脘穴、足三里穴、豐隆穴、解溪穴等這幾個主要穴位。每穴每次應灸10分鐘,每日灸一次,15次為一個療程。再按照自身身體狀況來調整艾灸的時候。
此刻來具體講一講艾灸祛濕氣的具體操作方式。
小腹“關元穴”和后腰“命門穴”關元穴位置:位于臍下三寸處。命門穴位置:在第二腰椎與第三腰椎棘突之間。用艾條灸20~30分鐘或用其他艾灸輔助東西。
中脘穴位于上腹部,胸骨下端和肚臍毗連線中點(當臍中上4寸)。足三里穴的位置:位于腿膝蓋骨外側下方凹陷往下約4指寬處。用艾條灸20~30分鐘。
豐隆穴的位置:外踝到外膝眼正好是十六寸,外踝與外膝眼兩個連線的中點。解溪穴位的位置在足背與小腿交壤處的橫紋中心凹陷中,當拇長伸肌腱與趾長伸肌腱之間。同樣用艾條灸20~30分鐘。可以有用健脾化濕。
其他的一些穴位也可以起到分歧的感化。通泉穴、百敲穴、復溜穴、陰陵穴等。足底穴位較多,可以多灸幾回,強身健體,緩解委靡。
妊婦和嬰幼兒不建議利用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