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8月20日是“世界蚊子日”。1897年的今天,微生物學家羅納德·羅斯發現了帶有致命瘧原蟲的蚊子,“世界蚊子日”就此誕生。
也許有人不知道,每年因為蚊子而傳染瘧疾致死的人數超過72.5萬人。它憑著見縫插針、無孔不入的策略,打敗了其他99%的選手,成為世界上最致命的生物。
不過,如果有一天,地球上真的連一個蚊子都沒有,世界會有什么改變?

沒有蚊子的世界,好像還挺美好的
蚊子每次產卵數量達到幾百粒,即使成活率只有一半,也有百倍收益可取,所謂子子孫孫、無窮匱也。人類與它們的戰爭至今勝負未定,雖然大部分人都培養了“見立斃”的滅蚊意識,但每個夏天還是會有整批整批“神風特攻蚊”如期到來。
像蚊子這種強大的生存繁衍力,除非環境變化快到超過它自身進化適應的速度,否則一切都是無用功。
如果沒有蚊子,亨利二世進攻意大利的軍隊就不會被瘧疾瓦解,造成上萬人感染的登革熱也不會流行,《侏羅紀公園》里那只吸了恐龍血的琥珀蚊子只怕也要被編劇改成琥珀跳蚤了……
但設想一下,如果蚊子在今天全部滅絕,對我們來說……真是太棒了呢。沒有瘙癢,沒有紅包,沒有《莊子》中古人也抱怨的“蚊虻噆膚,則通昔不寐矣”,沒有心煩意亂的嗡嗡嗡嗡……
人類可以在夏夜放心大膽地暴露肌膚。黑暗環境、二氧化碳以及汗水中的化學物質都對蚊子有著強烈的吸引力,蚊子一旦消失,我們也不用去糾結夏夜運動和黑色著裝的后果了。
在南部非洲國家,1.3%的GDP被用來預防和治療蚊蟲帶來的疾病,如果蚊子消失,更多的人會活得更長,人口會增加,更多的資金會投入到教育和其他公共領域,南部非洲的發展會越來越快。
當然,龐大的驅蚊、滅蚊產業會遭殃。衛生殺蟲劑,這個在2007年就在我國達到75億人民幣產值的產業將徹底消失。每個家庭必備的蚊香、風油精和花露水也會徹底被人類拋棄。在不久的將來,它們也許會變成一種香水,貼上“有蚊紀元的味道”標簽被當做一種奢侈品售賣。
蚊子若后會無期,食蚊魚吃什么去
不過,對一些動物而言,沒有蚊子不是個好消息。
首先說在北極苔原,撮毛伊蚊( Aedes impiger )和黑足伊蚊( Aedes nigripes
)在這里生活。有研究人員認為,如果沒有了蚊子這種可口的食物,在苔原筑巢的候鳥數量可能會下降50%。
蚊子把卵產在水里,它的幼蟲孑孓是好幾百種魚的食物。理論上這些魚可以吃別的東西,但是密歇根州立大學的水生昆蟲學家理查德·梅里特說,攝食行為這樣的性狀是從基因上深植于這些魚類之中的。比如像“食蚊魚”這種動物,從名字就可以看出它的品牌忠誠度啦。
在蚊子消失后,這些以蚊子作為主食的種族必然會打來打去打來打去打來打去,爭奪剩下的可食用資源,它們不得不減少種群數量,并被迫改變胃口。
除了當主食,蚊子的消失還會帶來別的影響。北極河谷那邊的馴鹿群為了躲避蚊子,通常會有意選擇迎風行進路線。如果嗡嗡君都沒了,鹿群可能就改變路線,那么沿途的莊稼、土地包括地面保潔程度都會受到極大影響。
此外,蚊子的存在有時候還是有些建設性的,比如在某些熱帶地區,蚊子也是傳播可可樹花粉的昆蟲之一。少了蚊子,可可樹將減產,人們就吃不到那么多“牛奶香濃、絲般感受”的巧克力了。
不過,大自然擁有強大的修復能力,尤其在這些小生物方面。一些科學家認為,如果蚊子消失的話,空出的生態位會被其他生物填充,而這種生態創傷也能很快恢復。這樣的話,人類會過得比以前好,什么事都難不倒,所有快樂在身邊圍繞……
雖然看上去蚊類滅絕是一件極大利好的快事,但恐怕我們心中也會有小小的失落。在每個夏夜培養特(dou)別(bi)擊殺技巧的我們,一旦沒有蚊子可殺,說不定夜生活會陷入一種高處不勝寒的孤寂。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