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冰桶挑戰”在互聯網上風行,許多人第一次聽說了漸凍人,以及“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癥(ALS)”這個佶屈聱牙的病名。這種怪病也引起了許多疑問,在此就把相關答案總結一二。
漸凍人到底是種什么病?
ALS,又稱MND,也就是“運動神經元疾病”(motor neuron disease)。ALS描述的是癥狀,MND描述的是病因。
人體的運動系統,從大腦皮質、小腦、腦干、基底神經節,延伸到脊髓前角,再從脊髓傳到周圍神經,最后控制肌肉纖維。這條路上,容不得任何一個環節出問題。
而ALS患者嚴重時簡直是處處都出問題:大腦、腦干、脊髓里的運動神經元數量顯著減少,殘留的神經元也處于“生病狀態”,比如高爾基體破碎,細胞骨架異常,出現包涵體(inclusion)結構等等。
確診的漸凍人許多在三年內去世,五年存活率大概在25%,十年存活率大概在12%。
這種病的病因是什么?
對于ALS的真正病因,目前最靠譜的猜測是遺傳和環境都有影響。患者通常自身就有遺傳易感背景,基因變異帶來氧化應激傷害,谷氨酸等興奮性神經遞質讓神經“中毒”,有時還加上外來傷害(可能因素包括外傷、觸電、放射性元素、馬錢子堿等毒素、有機磷農藥、重金屬污染、帶狀皰疹等病毒感染)最終令運動神經元陷入”積重難返“的境地。
ALS分三種類型:散發型、家族型、西太平洋型。
散發型人數最多,病因仍不明確,目前只找到了一些很不確定的風險因素,包括年齡大、鉛汞等重金屬污染、曾受頭頸脊椎外傷、曾觸電等。
家族型ALS占所有ALS病例的大概5-10%,一般源于常染色體顯性遺傳。譬如一部分患者就是超氧化物歧化酶(SOD1)基因突變,突變的基因沒有喪失功能,而是增強了傷害功能,提高了對細胞的氧化損傷并促進細胞凋亡。
西太平洋型ALS主要分布在日本沖繩關島等高發地區,病因也不明確。其他兩型的ALS患者往往智力不受影響,(比如著名物理學家斯蒂芬·霍金就是發病40年的ALS患者),但西太平洋型的ALS患者常同時患有帕金森綜合征與癡呆綜合征,可能當地環境中存在具有神經毒性的風險因子。科學家懷疑過當地土壤里的金屬元素成分(鈣太少,鋁太多),當地食物里的蘇鐵籽含有的神經毒素BMAA,但目前還沒辦法確定地說某個因素就是病因。
這個病怎么檢查?
確診這個病,一般首先看體征,體重減輕,肌無力都是典型癥狀。
之前說過,運動系統,從皮質到脊髓到周圍神經再到肌肉纖維,是一整條自上而下的通路,有人問題出在比較“上面”,有人問題出在比較“下面”,他們的癥狀是不同的。
比如說,有些肌肉的原始反射本來在發育后,會被發達的大腦皮層抑制,但一旦發生“上運動單位損傷”,這些原始反射就會重新出現。有時醫生會刺激足底、足背、跟腱、中指等部位,就是在觀察有無這些反射。
至于“下運動單位損傷”的人,肌肉無力和肌肉萎縮癥狀比“上損傷”更明顯。脖子沒力氣撐不起頭部,手腳無力,日常生活受到很大影響,肌纖維失去神經提供的營養發生萎縮,肌肉還會自行抽動。
延髓(舊稱“球部”)損傷的人,則通常有明顯的咀嚼、吞咽、言語問題。
通過這些體征,醫生一般可以先初略地判斷會不會是ALS,問題可能出在“上”還是“下”。
在此后,就需要各種儀器了。比如肌電圖檢查來進一步確認,常規生化檢查、腦脊液腰穿檢查等來排除中毒、代謝性疾病和感染性疾病,還有CT和MRI這些影像學檢查以排除其他一些癥狀跟ALS很類似的疾病,比如神經腫瘤、多發性硬化。
ALS能治嗎?
我們對神經元疾病的了解仍然很少。現在沒有一種療法能治愈ALS。事實上,這次“冰桶募款”的善款,除了用在救治病人以外,很多應該會流向支持對這個病的研究。
針對病因的治療里,試過的藥物幾十種,但現在有證據證明有效的藥物,就只有利魯唑(Riruzole)一種,這種藥物能阻斷谷氨酸對神經的毒性。但一旦病情進展到一定地步,神經所受的傷害無法被逆轉,這種藥也就沒有用了。
至于其他藥物……維生素C,維生素B12,左旋多巴,卵磷脂、肌酸、輔酶Q10等等補劑都沒有證據顯示有效。不過,如果病患有營養不良問題,補充維生素還是有好處的。抗氧化抗自由基的藥物用處不大。補充神經營養因子,似乎也沒能幫助神經元存活。利用病毒轉錄進行基因治療,或者神經元干細胞移植,都是人們寄予厚望的治療方向,但離真正臨床應用還很遙遠。
有些針對癥狀的支持性療法,雖然“治標不治本”,但可以延長壽命或者改善生活質量。比如止痛藥,抗抑郁、抗焦慮藥物。一些康復器材與針對性鍛煉,也能改善患者的運動機能。另外,由于呼吸肌無力,ALS患者晚上常常被“憋醒”,睡眠淺,容易做噩夢,一些呼吸輔助器材可以改善睡眠。還有ALS患者會慢慢變得難以吞咽食物,插胃管會影響呼吸,打點滴雖然也能補充營養,但仍然不如腸內營養,如果做一個胃部造口,此后可以從造口把食物“注射”到胃里,大大改善營養狀況。
除了人以外,其他動物也會“漸凍”嗎?
其他哺乳動物也會得運動神經元疾病。
迄今發現過好多種自然發病的動物——發病的大鼠會慢慢癱瘓直至死去,布列塔尼犬患病后會體重減輕、肌肉無力最終死亡,發病的馬匹先是容易疲勞,慢慢也變成體重減輕,肌肉萎縮。
另外還有實驗室里培育出的、表達人SOD缺陷基因的轉基因小鼠,敲除神經營養基因的“刪基因小鼠”,這類小鼠也會發病,一般活不過五個月。
這些動物現在都是寶貴的研究對象。希望有朝一日,從它們身上得來的答案,能幫我們挽救漸凍人的生命。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