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生素C對人類來說是一種必不可少的維生素。我們可以通過正常飲食獲取所需的VC。市場上銷售的VC產品絕大多數是人工合成的,并不是天然產物。
自從有了孩子,這幾年時不時會和國內的同學聊到孩子的飲食和營養的事情。在美國,剛出生的嬰兒的飲食沒那么多講究,要么母乳要么配方奶粉喂養。每個月一次例行檢查,只要各項指標合格,醫生就會很高興地說,挺好挺好,就這么養就行。你非要問醫生對孩子的飲食有什么建議,醫生一般會說,如果吃配方奶粉的話,不需要補充任何東西了;如果吃母乳的話,為保險起見,每天可以補充一點維生素A,C和D的復合糖漿。這種糖漿一般的超市和藥店都能買到,幾美元一瓶,夠小孩吃倆月的。
雖然多數國內同學覺得這沒有國內人重視,但又覺得有道理。還有的請我買一些維生素寄回去,有小孩子吃的也有大人吃的。我正在不理解為什么不在國內買維生素的時候,同學問的另外一個問題,更讓我驚異不已:“這維生素是純天然的么?”這都什么年代了,維生素都是相對很小的分子,合成是現在主要的生產方式,怎么可能有那么多純天然的維生素呢?
美國市場上針對不同年齡段不同性別人群的復合維生素有很多品牌和品種,但是幾乎沒有標榜純天然的。搜索中文網站,發現國內卻完全是另外一個樣子。以維生素C (以下簡稱VC) 為例,在淘寶網搜索到的不同品牌的VC產品幾乎全部標榜是純天然的。有意思的是,有一些產品本來是從美國代購的,原包裝上沒有任何字眼提到純天然,依然當作純天然產品宣傳,搖身一變成了高價“美國產純天然”VC。還有一些商家在產品說明書或者網上宣傳中大肆渲染“純天然VC”的好,諸如“純天然的VC和合成的結構不一樣”,“純天然的結構更適合人體吸收”,“水果中的VC不穩定,吃水果沒有吃VC片效果好”,不一而足。筆者做研究也用到VC,對它的性質有些了解,覺得很有必要介紹一下關于VC的知識。下面一段涉及一些有機化學的基本知識,如果不理解可以跳過。
VC的分子式是C6H8O6,分子量176.12。在生物學上,這是一個相對簡單的小分子。結構如下圖:

學習過有機化學的朋友肯定能看出來這個分子和葡萄糖有一定的相似性。葡萄糖的分子式是C6H12O6,分子量180.16,結構如下圖:

事實上,在生物體內,VC就是從葡萄糖經過四步酶催化合成來的。VC具有強還原性,強還原性的意思是它可以作為重要的電子供體向其他分子提供電子,參與重要的生化反應,其中最重要的一個用途是VC參與了膠原蛋白的合成。VC作為電子供體,通過酶的作用保持脯氨酸或賴氨酸羥化,羥化的脯氨酸或賴氨酸可以維持膠原蛋白的分子結構,從而能夠保護血管和軟骨。如果缺少VC,則膠原蛋白變得脆弱,會引起壞血病,因此VC也被稱為抗壞血酸。
有意思的是,包括人類在內的個別高級靈長類哺乳動物和一些鳥類編碼最后一個催化酶的基因發生了突變,失去了合成VC的能力。這種基因突變并不是致命的,因為我們可以從食物中攝取需要的VC。但是,VC是不能在人體內長期儲存的,我們必須不斷從食物中攝取VC以維持健康。很長一段時期內,壞血病是人類遠洋航行中遠高于風浪和海盜的威脅,因為那時候海員的飲食主要以肉類和面食為主,里含有的VC含量很少。
也因其還原性,VC被宣傳為是一種很好的抗氧化劑,可以清除有害的氧自由基,進而被人認為它有抗衰老等功效。但是,這些功效都沒有經過嚴格的科學實驗證實。
上面我們已經提到,人體不能合成VC,維持健康所需要的VC必須全部依賴食物供應。好在日常食物可以為我們提供豐富的VC,如常見水果包括橘子、草莓、蘋果、櫻桃、西紅柿等,常見蔬菜中的胡蘿卜、花椰菜、萵苣、黃瓜、茄子等;一些動物的肝臟、心臟、以及奶類等。因此,正常的飲食完全能夠滿足人類對VC的需要的,否則人類也不可能生存下來。
作為原料藥的純的VC,早期主要是從水果中提取的,也就是所謂的“天然VC”。但是這種天然VC的提取是極不經濟的。以含VC比較高又比較普遍的橙子為例,每100克只含有50毫克VC。也就是說,即使提取效率達到百分之百(實際上這是不可能的),提取1克VC需要兩公斤橙子。提純的天然維生素C必然價格昂貴。這還沒考慮提取過程中的消耗和其他成本,所以和合成維生素C相比,這是沒有任何商業應用價值的。
事實上,現在利用葡萄糖進行VC的發酵合成或者半發酵半化學合成的方法是各種維生素中最成熟的,并且不斷有更新更好的方法出現,其效率也在不斷提高。需要重點指出的是,合成的VC在結構和功能上和水果中提取的VC是完全一樣的。目前在國內購買純的VC,每公斤只需要40元人民幣甚至更低。即使不考慮從食物攝取的VC,按照世界衛生組織建議的每日45毫克計算,一公斤夠一個人使用60年。實際上,VC作為營養元素需要的量是很少的。因為其低廉的價格,安全的特性,大量的VC是被用來作為食品的添加劑和防腐劑。中國是VC的生產大國,2004年中國產VC產品已經占據85%的美國市場(http://info.pharm.hc360.com/zt/flongduan/index.shtml)。最近幾年,國內VC生產企業面臨的最大問題是產能過剩(http://stock.sohu.com/20130802/n383197720.shtml)。有報道甚至稱中國的VC產能甚至超過了全球的需求。
世界范圍內,存在一種錯誤觀念,在國人中更是普遍,即所謂“純天然的就是安全的”。這種思維很容易被不良商家——實際上這樣的商家很多——所利用,成了別人牟利的借口和手段。又因為缺少食品衛生領域的有效監管,這種騙局就越做越大,加之“劣幣驅逐良幣”效應的影響,致使整個保健品市場出現不騙人就賣不出去產品的地步。
下面是關于VC的一些誤區和真相:
1.天然VC具有更適合人體吸收的結構。
錯!如上所述天然VC和合成VC具有完全相同的結構和性質。
2.VC是不穩定的。
錯!干燥VC的晶體是可以在室溫下長期穩定保存的。筆者實驗室里的VC是十年前購買的,依然具有很強的活性。VC只有在中性或者堿性水溶液中才容易被氧化。
3.日常蔬菜中的VC在烹飪過程中被氧化破壞掉了,是沒有作用的。
錯!即使是被氧化的VC,在人體內還可以被酶和谷胱甘肽還原成具有活性的形式。
4.天然VC沒有副作用,合成的因為價格低,劑量高,容易引起結石。
一項研究表明在每天攝入極高劑量(1000毫克)VC補充劑的情況下,腎結石的發生率從1.8%上升到3.4%。而1000毫克是WHO推薦的45毫克的20倍以上。少吃點不行么!
5.目前市場上的VC產品很多,有天然,合成和復合三種。所謂復合是指其中一部分是天然的,一部分是合成的。
復合維生素的定義是不同種類維生素按照一定需要一定比例的混合物。
6.VC如何促進鐵吸收?
確實!鐵缺乏是引起貧血的主要原因。補充鐵元素常用的是硫酸亞鐵溶液或者膠囊,亞鐵離子容易被人體吸收。但是亞鐵離子是極不穩定的,中性條件下很容易被氧化成不溶于水不易被吸收的三價鐵離子。VC的強還原性可以快速把三價鐵離子還原成二價亞鐵離子,利于人體吸收。筆者做過相關實驗,三價鐵離子在0.5毫摩爾/升濃度的VC溶液中可以瞬間轉化為亞鐵離子。但這種貧血大多出現在鐵攝入不足和某些特殊類型的胃炎和胃腸道術后患者中,普通人無需為了預防貧血額外補充VC。
7.進口VC比國產VC好在哪里?
唯一的好處就在于價格,好————————高!
(作者:棱子;審校:lw56102 掙脫枷鎖的囚徒)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