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國在南海多個島礁進行填海造島引發關注。外媒照片顯示,礁盤上已經形成邊長數百米的人工島嶼;菲媒稱,中國對赤瓜礁的的填海作業已經到到“綠化” 階段,結滿果實的椰子樹使該地區正在變成綠色。南海神速的填海造島是如何實現的呢?
貨船運沙土填海?no,太low!
南沙向來以礁盤狹小、難于駐守著稱。說到南沙填海,一般人首先想到的是從大陸派出貨船,運載沙土石料或混凝土預制塊填在南海淺灘周圍的景象。但填海所需的沙土量巨大,加上陸沙價格遠遠高于海沙,無碼頭水域大噸位貨輪需要小船卸載等因素,這種方法成本極高、效率極差。這么low的方法,顯然無法在短期內變出幾個島來。
外媒稱,美國和亞洲情報機構正在“密切”追蹤中國一艘大型挖泥船的動向,該船在南海的“造島”活動正在時時刻刻改變該地區的地圖。
用“吹填”方式快速造島
南沙礁盤周圍大多有面積廣大的淺灘,里面最多的就是大量海沙,填海最有效率也是最經濟的方法就是將這些沙子利用起來,就地開采使用。如此多的海沙當然不能用抓斗或者鏟子螞蟻搬家,而依賴于一種更有效率的作業方式——吹填。

吹填一般是指用挖泥船挖泥后,通過管線把泥艙中的泥水混合物,排放到近海陸地,將近海淤泥填墊,排除淤泥中的水分,達到一定標高,使之具有可利用價值。
填海神器:“天鯨”號自航絞吸挖泥船
對填海工程起著決定性作用的,是亞洲第一大自航絞吸挖泥船“天鯨”號。

“天鯨”號由上海交通大學、德國VOSTA LMG公司聯合設計,歷時21個月建成。船長127米,寬23米,配備多種當前國際最先進的疏浚設備,裝機功率、疏浚能力均居亞洲第一、世界第三。該船同時具有無限航區的航行能力和裝駁功能,可以在遠海靈活機動,適用于各種海況的大型疏浚工程。

在執行吹填作業時,“天鯨”號以每小時4500立方米的速度將海沙、海水的混合物排放到最遠6000米外,每天吹填的海沙達十多萬立方米。與此同時,該船裝備亞洲最強大的挖掘系統,絞刀功率達到4000千瓦,使其不會被礁盤上的珊瑚礁損壞而影響工作。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