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支出和總需求是宏觀經濟概念,它們估計了兩個具有相同價值的變量:國民收入。在被稱為國民收入核算的子專業中,所有產品和服務的市場價值相加,以估計國民總收入,國民生產的總財富。總支出和總需求都把消費、投資、政府支出...
總支出和總需求是宏觀經濟概念,它們估計了兩個具有相同價值的變量:國民收入。在被稱為國民收入核算的子專業中,所有產品和服務的市場價值相加,以估計國民總收入,國民生產的總財富。總支出和總需求都把消費、投資、政府支出和來自國外的要素凈收入作為經濟需求的基本組成部分。當經濟處于平衡狀態時,消費、投資、政府支出的支出水平,來自國外的凈要素收入等于總有效需求,因此等于經濟體提供的所有商品和服務的價值盡管數量模型不完善,但總支出和總需求對政府決策者和企業規劃者至關重要。決策者不必太在意經濟的估計價值,但就其發展方向而言,2007年年中開始的經濟衰退四年后,大西洋兩岸的政策制定者都對2011年春夏季的國內生產總值(GDP)似乎在減弱感到擔憂。似乎主要工業化國家的經濟在其人口還沒有恢復強勁的經濟增長之前,就要滑入另一場衰退總需求函數除政府支出外,對一般價格水平或通貨膨脹作出反應。政府支出是例外,因為無論商品和服務成本如何,財政預算通常都會上漲。預算通常會受到政治和社會目標的嚴重影響。另一方面,消費者、投資者,當通貨膨脹上升時,從事外貿的人可以減少購買,因此,總需求模型是經典的需求價格下降曲線,其他條件相同,需求線隨單價向下移動,當價格總水平上升時,另外,總需求曲線向左移動。通貨膨脹減少了商品和服務的交易量。總支出也發生了同樣的情況,因為其組成部分幾乎相似。關鍵的區別在于國民收入核算的總支出方面分為計劃投資和計劃外投資當總需求對價格敏感時,總支出對當前和預期收入作出反應。因此,總支出和總需求的不同之處在于總支出符合經典,向上傾斜的收入-支出模型。在趨勢線的某個地方,總支出與實際國內生產總值(GDP)在不斷上升的消費者預期、穩定的凈出口收入和根據購買率調整的制造商庫存之間相交知道了收入的趨勢,總支出模型就可以用來預測未來一個季度或一年GDP的走勢
-
發表于 2020-08-06 23:11
- 閱讀 ( 1097 )
- 分類:業務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