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擠兌是指存款人驚慌失措,同時從銀行機構提取存款的情況。銀行資源大量流失的結果往往是銀行無力償還債務,具有諷刺意味的是,這種情況下,對破產的恐慌造成了資不抵債。當同時發生多起銀行擠兌時其結果可能是一場被稱為...
銀行擠兌是指存款人驚慌失措,同時從銀行機構提取存款的情況。銀行資源大量流失的結果往往是銀行無力償還債務,具有諷刺意味的是,這種情況下,對破產的恐慌造成了資不抵債。當同時發生多起銀行擠兌時其結果可能是一場被稱為銀行業恐慌的廣泛金融危機,銀行業恐慌在許多金融危機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比如美國的大蕭條銀行擠兌的過程通常是漸進的。首先,經濟開始衰退,導致消費者坐立不安。然后,消費者開始擔心他們的存款不安全,于是他們考慮將這些資金提取到另一個機構,或者干脆退出流通領域。隨著恐慌情緒的加劇,消費者的壓力越來越大,他們就成群結隊地涌向一家銀行銀行擠兌是指驚慌失措的人試圖在短時間內從銀行取出所有存款然而,銀行并不是把所有的存款都保留下來,大多數銀行使用的是一種稱為“部分準備金銀行”的系統,在這個系統中,總存款的一部分是在手上的,而存款中的大部分資金是以各種方式投資的,這種做法使銀行能夠賺錢。當有足夠多的銀行客戶來要求他們的資金時,銀行可能手頭上的資金就用完了,當一家銀行在銀行擠兌中努力滿足消費者的需求時,它可能會收回貸款、證券和其他投資,從而產生連鎖反應。債務人可能會因為銀行擠兌而破產,與銀行投資相關的公司也一樣。一旦一家銀行因銀行擠兌而倒閉,也會進一步引發恐慌和不確定性,引起銀行業恐慌。許多國家都制定了旨在減輕銀行擠兌影響的措施。例如,在美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為高達10萬美元的存款提供擔保,這意味著,即使一家銀行破產,銀行客戶仍會拿回他們的錢。然而,對于存款超過10萬美元的客戶,銀行擠兌會造成損失這些額外資金的風險,這可能會破壞儲蓄和退休賬戶在金融恐慌期間,銀行客戶保持頭腦清醒是很重要的,任何人只要在一家金融困難的機構里有存款,就有作為消費者的某些權利當有人開戶時,銀行提供的小冊子中通常概述了這些權利,客戶也可以聯系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或其他類似機構了解更多信息
-
發表于 2020-08-14 10:07
- 閱讀 ( 1046 )
- 分類:業務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