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狗與狼從生物分類的角度看其實是同一種動物(可相互交配并產生有生育能力的后代),狗也天生具有較強的攻擊性,狗將人咬成重傷甚至直接咬死的事件在世界各國都經常發生。通常生活水平的提高會伴隨有寵物(主要是狗)數量的迅速增加,這是一個必然的趨勢。所以今后在全球狗直接咬傷人的問題會更加突出,應當引起足夠的重視。
美國已消除了家犬中的狂犬病,在美國被狗咬傷是不會感染狂犬病的。但據美國最新統計,美國狗的數量已達7500萬,狗與人的相對比例高達1:4,是全球最高的(全球平均比值在1:10左右)。
狗作為“人類最好的朋友”,在給人類帶來各種好處的同時,也會帶來一些危害。美國CDC針對被狗咬傷這個問題,提出了如何進行有效防范的建議;這些建議已經過多年的修改和完善,值得我們借鑒:
1. 美國狗咬人的問題有多嚴重?
都說狗是人類最好的朋友,但在美國,每年大約有450萬人被“最好的朋友”咬傷,其中大約1/5(約88.5萬人)傷情嚴重,需要請醫生進行處治。在2006年,美國有超過3.1萬人因被狗咬傷太嚴重,以至需要接受整形外科手術。2005年-2010年的6年間,美國每年直接被狗咬死的人數在23人到34人之間(平均為28.5人)。
2.誰面臨的危險最大?
兒童:在兒童中,5歲至9歲的兒童被狗咬傷的發生率最高。在被狗咬傷后,兒童比成年人更多地需要接受醫療護理。
成年男性:在成年人中,男性比女性更容易被咬傷。
被狗直接咬死的人中,小孩和老人占總數的80%以上。
家中養狗的人:在兒童和成年人中,家庭中養了狗的被咬傷的發生率較高。家中養狗的數量越多,被狗咬傷的發生率越高。與家中不養狗的成年人相比,家中養了兩只或更多狗的成年人被狗咬傷的發生率增加5倍。
3.怎樣防止被狗咬傷?
狗咬傷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預防的公共衛生問題,成人和兒童可以學會如何降低被狗咬的機率。
3.1.在你將狗引進你的家以前首先要考慮:
咨詢專業人員(例如,獸醫、動物行為學家,或負責任的飼養員),以了解什么品種的狗最適合你的家庭。
有孩子的家庭不適于引進過去曾有攻擊行為的狗。
注意發現一個孩子是否特別害怕或擔憂與狗相處。如果一個孩子似乎特別害怕狗,在攜帶犬只進入您的家庭前要多觀察、等待一段時間。
在購買或收養一只狗之前,花些時間熟悉狗。有嬰兒或剛學走路的幼兒的家庭在引進狗時要特別當心。應當對所有的狗進行閹割或卵巢切除(可降低其攻擊傾向)。
永遠不要讓嬰兒或幼童單獨與任何狗呆在一起。
不要與狗玩打斗性的游戲(例如摔角)。
對進入你的家庭的任何狗應進行培訓,使之有正常的社會交往能力。教狗學會表示順從的行為(例如,翻滾至將腹部暴露、可放棄食物而不咆哮)。
如果狗突然出現攻擊性或不良行為,立即尋求專家的意見(如獸醫、動物行為學家,或專業的飼養者)。
3.2.給兒童的安全提示
為了防止兒童被狗咬,應當讓兒童了解以下基本安全提示,并定期重復對兒童進行提醒:
不要接近陌生的狗。
不要從狗的身旁跑過同時發出尖叫。
當一個陌生的狗向你靠近時,要保持絕對靜止狀態( “靜如松”)。
如果被狗撲倒,盡量將身體卷曲成球狀,并靜靜地躺著(裝死)。
如無成人監護,不要與狗嬉戲。
首先要確保狗能看到你并能對你進行嗅探,然后才能開始與狗嬉戲。
如發現流浪狗或顯示出異常行為的狗,要立即向成年人報告。
避免眼睛直接與狗長時間對視(可能被誤解成是賭氣、挑戰)。
不要打擾正在睡覺、吃東西或照顧小狗的狗。
如果被狗咬傷,要立即告知家長或其他成年人。
據中國CDC相關部門今年4月發布的調查資料估計,中國犬只數量為1.3億只,已穩居世界第一位。中國人與狗數量的比例大約為10:1,與全球平均比值相當。
中國狗的數量繼續不斷增加的趨勢不可逆轉。如達到美國目前的水平,中國將擁有3億多只狗。中國作好應對3億只甚至更多狗的準備了嗎?如何做好狗的計劃生育和全面管理,防止狗引發的狂犬病和其他各種可能的危害,是對中國各級政府部門的一項嚴峻挑戰。
(答案整理自科學網)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