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春節】干果的媽媽們,你見過嗎?

    過年時,各家桌上都少不了干果盤。碧根果、鮑魚果、巴旦木……這些名字洋氣的新寵都是舶來品嗎?這些干果的媽媽,你見過嗎?

    北美巨子——碧根果

    碧根果,又名美國山核桃,原產于美國南部和墨西哥北部。100多年前,由西方傳教士、商人、外交使節之類人等將種子傳入我國,因此在一些具有歷史痕跡的教堂、碼頭附近,還能找到當年殘存的北美“子民”。

    碧根果樹形高大,最高可達70米,南京太平北路旁栽種有成片樹齡80多年的碧根果樹,蔚為壯觀。

    如今,從長江兩岸到云貴高原,都能看到碧根果樹偉岸挺拔的身姿,不過現在種樹的目的主要是為了獲取果仁。碧根果仁不僅松脆爽口,而且營養豐富,有著很高的保健價值。研究發現,果仁中含有粗脂肪、粗蛋白、氨基酸、礦物質各類成分;具有抗衰老,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等功效。

    碧根果仁含有70%以上的粗脂肪,出油率很高;榨得的碧根果油清香柔厚,與堅果、水果、乳制品一起食用,絕對是人生一大享受。

    咧嘴而笑的阿月渾子——開心果

    咧嘴微笑的開心果,有個極具西域氣息的別名——阿月渾子。野生的開心果起源于伊朗、土耳其、阿富汗等國家, 早在3500年前,西亞先民就開始種植阿月渾子樹。相傳古代波斯國王每餐都要食用阿月渾子的果仁和油脂,而波斯士兵吃了阿月渾子后就變得驍勇善戰。

    據史料推算,在1300年前的唐代,阿月渾子由波斯傳入我國。進入21世紀,國內開心果的種植地主要為新疆南部的喀什。

    開心果樹屬落葉小喬木,一般樹高不超過10米,樹齡可達300年,從播下種子到結果需要6年。全盛期的開心果樹,一年可產100至200公斤的果實,70歲以后方才逐漸衰退。

    作為久負盛名的干果食品,開心果的營養價值是得到公認的,果仁中含脂肪約60%,蛋白質20%,糖10%。食用開心果,對控制血糖、保護視力、預防肺癌有幫助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美國和伊朗這兩個意識形態領域的宿敵,在開心果銷售市場上,也是多年的競爭對手。

    種子長在果實外的奇葩——腰果

    腰果起源于南美巴西的熱帶雨林中,16世紀中葉葡萄牙航海家把腰果帶到了印度;18世紀末,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區開始種植腰果。經過數百年發展,印度、巴西、科特迪瓦、莫桑比克和越南已成為腰果的主產國。我國的海南、臺灣地區也有數十年的種植歷史。

    腰果樹是常綠喬木,可達10米,所結果實非常特殊。果實上半部是由花托形成的肉質果,稱為假果(或梨果),假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柔嫩多汁,可直接食用或制成果醬。果實下半部稱為真果,里面包裹著腰果仁。

    提到腰果,不得不贊嘆我們發達的餐飲文化和高超的烹飪技術,腰果蝦仁、腰果西芹、腰果雞丁、腰果芥藍香菇,色香絕佳、清爽可口。

    烹飪之外,腰果仁同樣具備營養保健價值,果仁含脂肪47%、蛋白質21%、糖類23%,具有利尿通便,軟化血管之功效。

    順帶說一句,從腰果殼里可以提煉加工出一種油狀的工業原料——腰果酚,用于制造涂料、膠黏劑等產品,小小腰果殼,推動大工業。

    遠古遺族——山核桃

    山核桃也叫小核桃,遠在數千萬年前,山核桃樹就是我國華東地區常綠闊葉林的主要樹種之一。在第四季冰川時期不斷衰落,僅保留在皖浙交界的天目山區,堪稱“活化石”。我國人工種植山核桃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目前主要產于浙江臨安、淳安、桐廬、安吉,安徽寧國、歙縣、旌德、績溪等地。

    山核桃為落葉喬木,樹干高達20米,耐寒耐陰,適宜生長在海拔200至800米的背陰山坡。山核桃生長過程中需要充足的水分,但是花期如果遇到連續陰雨,就會影響果實產量。

    山核桃是中華民族傳統的美食,果肉香脆可口,每100克核桃仁中含有66克粗脂肪和13克粗蛋白。山核桃油具有防治冠心病、改善消化、抗皺美容的功能。

    數十年來,有植物學家致力于山核桃與碧根果雜交研究,所得果實大,出仁率高,可謂強強聯合,錦上添花。

    傳統美味——松子

    松子是松科植物紅松、油松、馬尾松的種子。有文獻提到,我國食用松子的記錄,可追溯至3000年前。

    自古以來,松子就為醫家所推崇,《本草綱目》記載“松子味甘,性溫,無毒。主治:骨頭節風濕,頭眩,祛風濕,溫五臟,充饑,逐風痹寒氣,補體虛,滋潤皮膚,久服輕身不老,另有潤肺功能,治燥結咳嗽”。

    松子作為食材有著廣泛的應用,松子桂魚、松子雞都是漢族名菜。

    現代科學研究表明,每100克松子仁中含脂肪63.3克,蛋白16.7克,碳水化合物9.8克。

    除了松子仁本身,松子殼也是科學研究的對象。松子殼里面的成分也很豐富,因此有學者發現松子殼成分具有抗癌效果;還有人將松子殼在高溫下提煉出了生物柴油以期作為能源利用。一粒松子在科學家的放大鏡下,會有別樣的天地。

    新貴崛起——澳洲堅果

    澳洲堅果,又稱夏威夷果,原產于澳大利亞東海岸,首先有機會品嘗到這種美味堅果的是當地的土著居民。1857年,兩位植物學家在昆士蘭州發現了這一新樹種,并開始在澳大利亞各地建立起小型種植園。澳洲堅果真正風靡全世界還是在二戰以后,澳大利亞、夏威夷、巴西、哥斯達黎加等地都在大面積地種植該樹種。如今,我國廣西、云南、四川等地也有引種。

    澳洲堅果樹是常綠喬木,樹高可達20米,10齡以后開始進入結果全盛期,單株年產30至60公斤果實。澳洲堅果外殼堅硬,徒手剝開頗為費勁,農業科學院的專家們為此設計了破殼機來對付這些裝甲厚重的家伙。

    澳洲果仁珠圓玉潤,每100克含78克脂肪,8克蛋白,6克總糖;有著調節血脂、提高記憶力等保健功能。

    生活中,澳洲堅果常用于糕點、巧克力、冰激凌的制作中,但現在也有研究人員把果仁里的油脂提取出來做成納米口服液,極富創想。

    火樹銀花——巴旦木

    巴旦木起源于中亞,公元前450年從希臘傳向地中海各國。目前,全球出產巴旦木的國家達30多個,但美國種植的巴旦木無論在面積或產量上都居于首位,加州巴旦木有較高的知名度。

    與開心果類似,巴旦木也是在唐代由波斯傳入我國的。所以,新疆種植巴旦木已有上千年的歷史,至今在塔城仍有大面積的野生巴旦木林。

    巴旦木屬落葉喬木,高5至8米,適宜生長在光照強、降水少的干旱和半干旱地區,壽命在130年左右。

    每年3、4月間,新疆莎車縣數十萬畝巴旦木花開滿樹,如火焰樣熾烈,似朝霞般燦爛,美不勝收。巴旦木既是維吾爾族同胞所珍視的干果食品,也是生活中的符號元素——當地人把巴旦木圖案融入服飾、地毯的編織中,極具民族色彩。

    研究表明,每100克巴旦木果仁約含脂肪54克、蛋白質19克、纖維素3克;食用果仁可起到調節血糖,降低膽固醇的保健作用。

    新疆本地的科研機構開展了巴旦木果仁飲料的研制,用紅棗與巴旦木制成的飲料既有紅棗的香甜又具巴旦木的口味,而且紅棗多糖還能維持飲料的穩定性,使之不會分層。

    干果家族的其他成員

    除了上面的七種,相信大家的干果盤里一定還有更豐富的品種。下面,我們就通過圖片再來認識干果家族的幾位比較特別的成員吧。

    • 發表于 2015-02-19 00:00
    • 閱讀 ( 895 )
    • 分類:其他類型

    0 條評論

    請先 登錄 后評論
    聯系我們:uytrv@hotmail.com 問答工具
  •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久久久久精品国产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