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初,一張公益圖片在微信朋友圈中瘋傳,圖片中的主人公是一對環衛工人夫婦,兩人站在街頭,手舉一張心形卡片,上面寫著“年青人,少放點鞭炮!讓我老伴早回家過年!謝謝體諒!”

這一事件導致圍繞煙花爆竹的討論迅速多起來,隨著春節臨近,放煙花爆竹,還是不放煙花爆竹,你也許會糾結,希望我的這篇科普文章能幫助你決策。
煙花爆竹燃放后,釋放出那些化學物質?
煙花爆竹源于火藥,而我國是火藥的故鄉,隋煬帝有詩云:“燈樹千光照,花焰七枝開”。火藥的基本成分是硝石、硫和碳 ,制作煙花的過程中則加入一些發光劑和發色劑能夠使煙花放出五彩繽紛的顏色。發光劑是金屬鎂或金屬鋁的粉末。當這些金屬燃燒時,會發出白熾的強光。發色劑其實只不過是一些金屬化合物。金屬讓煙花有了顏色。比如鋇,能夠讓煙花呈現出綠光,而鍶會讓煙花呈現出紅光等。為了獲得合適的色調,一些煙花混合了若干種此類金屬。因此當煙花和爆竹燃放時,不僅釋放大量的金屬顆粒,還會釋放有毒有害的有機物、高濃度的SO2和NOx等。

煙花爆竹燃放后,對PM2.5濃度水平的影響幾何?
誠然,工業和交通是霧霾天氣和PM2.5爆表的主要原因,但煙花爆竹的“貢獻”也不可忽視!在霧霾日益加重的大環境下,煙花爆竹的燃放就好比壓倒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
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鄧芙蓉教授等研究證實,城市大氣PM2.5(細顆粒物,空氣動力學直徑≤2.5 μm 的顆粒物)在大氣顆粒物中的比例逐漸增加, 交通、燃放煙花爆竹以及氣象因素是影響地區顆粒物濃度的幾個主要因素。英國伯明翰大學的科研團隊在《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雜志上發表論文,“比對煙花燃放時直接產生的顆粒物和2011年中國春節期間區域性霧霾中的空氣懸浮顆粒物,經過比較證實,春節期間在偏遠地區的大氣中,很大一部分顆粒物確實源自煙花和爆竹燃放。”研究者利用大氣監測顆粒質量濃度及電鏡單顆粒方法發現,中國新年集中燃放煙花和爆竹時,會釋放的大量的有毒有害金屬顆粒物,與遠在50千米以外背景大氣中找到的空氣顆粒物成分類似。
煙花爆竹燃放后,對人體健康的影響幾何?
集中燃放煙花和爆竹時,顆粒物的排放由點源連接成面源,導致大氣中顆粒物及酸性氣體迅速急劇升高。當這些顆粒物被進一步輸送至下游區域時,這些酸性的氣體會進一步轉化為細顆粒,并和有毒有害的重金屬顆粒混合。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這些顆粒物可隨呼吸進入體內,對心血管和呼吸系統疾病,如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哮喘發作、呼吸道感染和肺癌等具有重大影響。此外,還有未獲定論的新證據顯示,空氣污染還可能影響早產、胎兒宮內生長以及人類肺部發育過程。特別是呼吸系統,由于顆粒物能直接進入并粘附在人體呼吸道和肺泡中。尤其是亞微米粒子會分別沉積于上、下呼吸道和肺泡中,引起急性鼻炎和急性支氣管炎等病癥。對于支氣管哮喘、慢性支氣管炎、阻塞性肺氣腫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慢性呼吸系統疾病患者,霧霾天氣可使病情急性發作或急性加重。如果長期處于這種環境還會誘發肺癌。
至于煙花爆竹直接導致的人體燒傷和致盲,急診科特別是眼科醫生對此特別揪心,北京同仁眼科中心的李松峰醫生在《春節煙花爆竹急癥傷情及特征》論文中總結道:“收集2006至2010年,春節初一到初五在北京同仁醫院眼科急診接受治療的煙花爆竹致眼外傷患者728例其中,開放性眼球爆竹傷173眼、前房積血192眼、外傷性白內障147眼、眼內異物12眼、眼內炎4眼、眼瞼皮膚裂傷及結膜破裂131眼、其他輕微損傷208眼。根據傷情的嚴重程度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包括角鞏膜裂傷縫合、白內障摘出術、眼內異物摘出術、眼球摘除術等。組合煙花、禮花彈和雙響已經成為現在煙花爆竹致眼外傷的主要致傷物,且導致眼外傷患者的數量和比例呈上升趨勢。”
一個眼科醫生的匿名帖子記錄到:“春節值班,本市某大學一教師,大年三十在燃放煙花時,開始沒有燃,等了一會他去檢查時突然沖出,導致其一眼球破裂,本人只好給他摘除眼球,二期安裝了眼胎。呼吁在春節前要做好相關的安全宣傳教育。”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