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選”大日子的神奇歷法:今年春節為啥這么晚?

    扳著指頭數來數去,春節總算是來到啦!小伙伴們都忍不住感嘆:“今年的春節怎么來得這么晚?春節的日期到底是誰規定的?他們不知道大家會等著急嗎?”我們就一起看看幫大家“選”日子的神奇歷法吧!

    啥時開年有說法

    大多數掛歷上,大的阿拉伯數字下總是會出現一行小小的漢字。它寫著節氣,標注了節日,為人們決定一年的終結和開始,這就是中國的傳統歷法“夏歷”。

    雖然人們平時都管它叫“陰歷”,實際上,夏歷是一種陰陽歷。這樣說起來,夏歷似乎挺厲害,可是又“陰”又“陽”,這不是很矛盾嗎?嘿,這正體現了老祖宗的智慧所在啊!

    這兒的“陽”代表太陽,而“陰”指的是月亮。夏歷中有24個節氣,節氣是根據太陽直射地球的位置變化而設置的,這屬于“陽”的部分;月份的確定則是根據月亮的圓缺來決定的,這屬于“陰”的部分。

    作為新一年的第一天,春節的意義自然非比尋常。這一天是如何定出來的呢?一年的第一天當然也是第一個月的第一天。在夏歷里,冬至是個十分重要的節氣,冬至所在的月叫“子月”,下一個月叫“丑月”,再下一個月叫“寅月”。夏歷把寅月當成是一年開頭的第一個月。而每月的第一天是由太陽、地球和月亮的運行周期共同決定的,在這一天里,太陽和月亮的黃經度數相等,人們在夜晚是看不到月亮的,古人把這一天稱為“朔日”。

    春節為啥年年變

    2014年1月30日,一家人就熱熱鬧鬧地吃上團圓飯了。到了2015年,卻得到2月18日才盼來這頓團圓飯。如果按照掛歷上的阿拉伯數字日期,1月1日就拉開新一年的大幕了呀!這兩種日期怎么差這么多呢?

    你看到的阿拉伯數字日期就是大家說的公歷,也叫格里高利歷,來自歐洲。以前中國人一直用傳統的夏歷,到了辛亥革命后才改用公歷,跟世界上大多數國家保持一致。

    公歷是地地道道的太陽歷,與地球環繞太陽的周年運動有關。1582年,教皇格里高利十三世改進了古羅馬歷,才有了現在的公歷。地球繞太陽一周需要花365.242天,所以公歷一年為365天,四年中有一個閏年,多一天。使用公歷紀年簡單、好記,一些節日的日期固定,相比起來,夏歷就顯得“變化莫測”了。不過,夏歷也優點多多,它能跟各種天象進行友好合作,提供更多信息,比如它既用節氣來對應太陽高度,又用每個月的日子來對應月亮的盈虧、反映潮汐等。

    不管是公歷還是夏歷,它們都是人們對大自然觀察和思考總結出來的規律。

    都是閏月惹的禍

    其實,2015年春節這么晚來,是因為2014年的夏歷中出現了一個閏九月。有時,你會在掛歷上發現“閏X月”的字樣。一個月出現兩次?這可不是掛歷上的錯誤。一起來算算日子吧!大月30天,小月29天,它們各有6個月,加起來全年就是354天。不對吧,一年不是有365天或366天嗎?怎么會丟了11天呢?這不符合地球圍繞太陽運行的實際周期呀!所以就輪到閏月登場了,它負責把丟失的天數“找”回來。

    經過計算,古人們發現采用“19年7閏”的設置方法,能讓夏歷最接近實際情況。簡單來說,就是在19個農歷年中設置7個閏年,每個閏年比其他年份多一個月——閏月。閏月按照歷法規則,排放在某一個月后,重復同一個月。也就是說,那一年會有13個月,這么一算,夏歷全年天數就有383天或者384天。如果把夏歷19年的總天數加起來求平均數,你會驚訝地發現,平均天數接近365.242日,跟公歷一年的時間不謀而合呀!看到這兒,你是不是也由衷地佩服古人的智慧呢?

    (作者:周亞麗

    • 發表于 2015-02-17 00:00
    • 閱讀 ( 756 )
    • 分類:其他類型

    0 條評論

    請先 登錄 后評論
    聯系我們:uytrv@hotmail.com 問答工具
  •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久久久久精品国产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