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腸道里的細菌是如何養成的?一百萬元都發現了啥?

    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寶寶的腸道菌群也不是。

    寶寶的腸道菌群,從出生開始會發生什么變化?什么時候會成熟?平時是穩定的么?我們可以從寶寶腸道菌群的變化中得到什么啟示?

    今天,熱心腸先生和師弟小黑向你介紹“寶寶腸道菌群養成記”,這可能是辣媽們最應熟知的熱知識之一。

    了解它,再結合以后熱心腸先生會介紹的腸道菌群與免疫的關系,我們就可能給寶寶安排更科學合理的飲食,在寶寶生病的時候做更理性的治療選擇。

    正題開始:

    2011年,美國康奈爾大學的科學家用了2年半的時間追蹤一位男寶寶的成長,記錄下了他從出生到2歲半的過程中,與腸道菌群相關的一系列事件。他們收集并處理了60份寶寶的便便,分析了其中的細菌類群,向我們展示了一部腸道菌群養成記。

    雖剛開始正題,熱心腸先生還是忍不住說幾句題外話:

    838天,科學家收集了60泡便便,平均14天一泡。每泡實驗和測序成本預計要1000美金,而幾泡便便用的更精細的測序(宏基因組)花錢更多。熱心腸先生大概估算了一下,這么一個研究可能花掉了十幾二十萬美元,也就是一兩百萬人民幣!

    用百萬人民幣來測同一個嬰兒的便便,科學家到底發現了什么呢?

    最主要的成果在這幅圖里:


    為了這張圖,花了一兩百萬,到底有什么牛發現,就讓熱心腸先生和小黑師弟來給你解讀解讀:

    第1天

    胎便,童子便便挺“干凈”啊,腸道里的細菌種類很少,主要是厚壁菌門的細菌。厚壁菌門中有有利于消化母乳的乳酸菌,看來小家伙早就做好準備吃奶了!

    第1-84天

    厚壁菌一直是老大,變形菌(如大腸桿菌、沙門氏菌)偶爾會出來蹦跶一下,寶寶這時候免疫系統還不完善,各種細菌都可能跑到腸道里(這并不是壞事,后面熱心腸先生會有關于嬰兒免疫系統是怎么建立的文章,歡迎大家持續關注)。

    在第6天以后,我們看到一些放線菌門(金黃色圖標)的細菌出來了,這其中就有對寶寶極其重要的雙歧桿菌哦。

    第85天

    腸道細菌種類突然變少了,發生了什么?哦,原來是寶寶發燒了。發燒是免疫系統對抗病原體的身體表征,在免疫系統消滅病原體(很多是變形菌)的時候,可能把腸道里的變形菌(很多并不是病原體)順帶也消滅了。

    不過變形菌是頑強的,在第92天以后,他們又蹦跶蹦跶回來了。

    第134天

    母乳喂養雖好,可是我們人類天生雜(chi)食(huo)啊,到了一定時間做媽的要訓練寶寶的雜食性(培養吃貨?呵呵)。

    米糊出場了,可是腸道細菌好像不是很熱情,并沒有更多種類的細菌來歡迎這位腸道的新客人。當然,原因很簡單,這時候加的米糊吧,不能太多,也就是意思意思一點點,寶寶要吃的主要還是母乳,腸道菌群自然也就不會劇烈變化了。

    第168天

    嬰兒配方奶粉和更多輔食相繼跟寶寶見面了,腸道細菌也不再傲嬌,更多的種類(擬桿菌橫空出世,而且某些時候成江湖老大)紛紛出現,喜迎新伙伴。新來的細菌們來跟大家打個招呼吧:“Hello,大家好!我們可以幫助寶寶降解一些來自食物中的有害異物,并能參與合成維生素哦。”

    第244天

    不好,阿莫西林來了!在有“屎”以來的第一次抗生素的攻擊下,腸道細菌們死傷慘重,特別是變形菌門的細菌,直到第280天才略有起色(誰知第294天人類又使用了阿莫西林,變形菌又基本被消滅,哎,說多了都是淚。。)。

    第294天

    寶寶可能又發生感染了(好可憐,第244-294這五十天不太好過,媽媽可能也辛苦),阿莫西林繼續讓腸道里基本只剩下擬桿菌和厚壁菌。

    第297天

    媽媽決定給寶寶斷奶(不知道孩子前面50天生病用抗生素是不是也促使媽媽給孩子斷奶),這時孩子的腸道菌群主要還是擬桿菌和厚壁菌。

    第371天

    一歲的寶寶喝牛奶,吃和爸爸媽媽一樣的食物,越來越多種類的腸道細菌們,跟著寶寶一塊茁壯成長。除了放線菌少一點,厚壁菌、擬桿菌、變形菌基本三分天下。

    第413天

    孩子可能又生病了,經過前面兩次阿莫西林的攻擊,醫生可能考慮腸道細菌有抗性了?這次用頭孢地尼!

    “不怕阿莫西林?這些細菌才一歲多大吧,真是too young too simple啊。既然阿莫西林君的進攻手段被識破了,那么頭孢地尼君,上吧,捍衛我們作為抗生素的尊嚴吧。”面對陌生的敵人,好多腸道細菌們又撲街了,只有堅強的厚壁菌還算堅挺。

    第432-454天

    頭孢地尼打擊之后,頑強的變形菌和擬桿菌陸續恢復,特別是擬桿菌,迅速成長為與厚壁菌平起平坐的優勢細菌。

    第468-838天

    寶寶繼續健康成長,擬桿菌、厚壁菌相安無事,統治腸道江湖。第838天,寶寶肚子里細菌種類和數量都已經很接近媽媽的水平了。

    大家感覺如何?寶寶腸道里細菌的變化,遠比你想象的復雜吧?

    了解這些變化,對了解孩子和喂養孩子可是有很大好處的,以下這幾點建議媽媽們可以認真看看:

    1. 出生之后,腸道菌群多樣性隨時間增長而上升,多樣性越高,可能代表孩子的腸道越健康;

    2. 疾病會暫時改變腸道菌群的組成和多樣性;

    3. 在母乳喂養時期,嬰兒的腸道菌群以厚壁菌為主,這其中本身就有很多乳酸菌哦,所以媽媽并沒有必要給孩子補充乳酸菌;

    4. 抗生素對腸道細菌的影響很大,千萬不要濫用抗生素,特別是孩子生病的時候一定不要自己盲目使用抗生素,要聽專業醫生的指導建議;

    5. 斷奶后,隨著食物與成年人越來越類似,孩子的腸道菌群種類及多樣性也與成年人的越來越像,菌群可能能證明你和寶寶是一家人哦。

    熱心腸先生最后有一個很重要的小說明:

    今天介紹的實驗,只是一個寶寶的情況,不同寶寶之間的差異是巨大的,每個寶寶都可能有自己獨特的菌群成長史。到底怎樣的菌群是好的,怎么的是不好的,目前科學家們并不明確,沒有任何人可以武斷地對此進行評價。

    讓我們靜待科學家有更多實驗、更多數據,來告訴我們不同的寶寶都會有什么樣健康的腸道菌群!

    當然,話說回來,這個寶寶和他的菌群帶給我們的啟示,已足夠多。

    熱心腸先生覺得,科學家花的這一兩百萬,還挺值!

    參考文獻

    Koenig JE, et al. Succession of microbialconsortia in the developing infant gut microbiome. Proc Natl Acad Sci U S A. 2011 Mar 15;108 Suppl 1:4578-85.

    (熱心腸先生原創文章!授權轉發請郵件聯系:lanch@biomed.tsinghua.edu.cn)

    • 發表于 2015-08-31 00:00
    • 閱讀 ( 754 )
    • 分類:其他類型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相關問題

    0 條評論

    請先 登錄 后評論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湯依妹兒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華志健 23 文章

    聯系我們:uytrv@hotmail.com 問答工具
  •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久久久久精品国产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