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如何選擇一個靠譜的心理咨詢師?

    “因為山在那里,所以你要去征服它;因為受了傷,所以我們渴望得到治愈。”心理咨詢室就像是一個療愈場,它的磁力強大而魔幻,源源不斷地吸引著人們來到這個地方。

    都說世間所有相遇都是久別重逢。與咨詢師的每次相遇,莫不是來訪者鼓足了勇氣攛緊雙拳向命運再一次發起的宣戰。

    來訪者做好了準備,咨詢師呢?

    一、當前國內的咨詢市場

    在中國,職業心理咨詢師資格證自2003年開放的這12年來,拿到三級以上(包含二級)咨詢師從業資格人數保守估計在30萬人左右。但實際從業人員遠低于這個數。以美國的1:1000人比例來看,中國這一比例要在1:100000。北、上、廣、深一線城市如此,二三線城市人群可享受到的咨詢服務就可想而知。

    在為數不多的心理咨詢從業者中,一些名師逐漸淡出了個體心理咨詢的一線走向講課、演說,小部分的咨詢師每月有固定的來訪者,憑著咨詢收入衣食還OK(如果長期接受督導培訓,投入和產出還不一定成正比),更多的咨詢師一部分思考著如何生存,一部分則還在路上(徘徊的以及決定走下去的)。

    當前,提供心理咨詢、治療服務的主要渠道有三類,一類是醫院心理/精神科,另一類則是心理咨詢公司,再就是心理咨詢工作室。

    心理咨詢師除了提供心理學的專業咨詢服務外,和一般性盈利機構的性質并非有何不同。他們除了從事自己熱愛且能給人帶來巨大生命價值的工作,也在勞動中獲取報酬并謀生。以北上廣深一線城市為計,假設5000元為基本生活住行費用來算,資深咨詢師級別單小時咨詢費用為500/小時,一般來說咨詢機構與咨詢師的分成最高為5/5,則咨詢師單月個案時數至少在20小時以上或計兩個療程(10小時/療程)。20小時是否感覺過少?那么,假設咨詢師有4個老咨客每周咨詢一次,4個老咨客每月加一起也不過是16小時。可想而知,咨詢師除了助人之外,在面對個案同時也存在較大的經濟壓力(咨詢師對自身成長的投入有時候要高于工資收入、尤其密集型的培訓、工作坊等)。而在為咨詢師提供平臺的心理咨詢公司,除去要支付一半的收入給咨詢師,它們還承擔著房屋水電、助理工資、推廣費用等。壓力和風險上比咨詢師要大一個數量級。從這點來看,來訪者和咨詢機構雙方的服務關系更利益化。

    心理咨詢就像BT下載一樣,唯有更多的人群參與使用,咨詢服務費用才可能得到實質性的降低,因為足夠量的個案會降低咨詢公司、咨詢師的從業方面的經濟風險,而獲得更多的價值回報。

    當前國內心理咨詢現狀——蘊藏大量的潛在需求,但由于購買力以及對心理咨詢存在觀念上的誤解,實際發生的咨詢從體量上來看并不大。心理咨詢公司、個體咨詢師對于市場普遍茫然,在少量的咨詢訪問下一些咨詢機構和個體咨詢師也就難免出現了價值偏差。來訪者由于對自己的問題比較迫切,在求助關系中沒有足夠的判斷力以至于獲取不到與金錢付出相對應的咨詢服務。

    二、可能存在的不利面

    在選擇為自己購買心理咨詢服務以提升生命質量的同時,你應該了解心理咨詢中可能存在的對自我不利的幾個方面:

    1.捆綁銷售

    捆綁銷售對于咨詢公司、個體咨詢師來說,好處就是將咨詢工作的報酬預支到最大化,這一過程中一些對治療作用并不大的產品被附帶進咨詢里。例如咨詢師除了和來訪者建立一對一的咨詢關系外,可能會要求咨客參與到個人的工作坊、講座活動之中。

    2.不公平對待

    常說相應的費用對應相應的服務,有一定社會地位經濟能力充裕的個人和普通工薪階層的個人所享受的服務可能出現不對等的情況。出現過同一個的咨詢師對于經濟充裕和普通工薪階層的個案,所收取的費用存在不一致。甚至普通工薪階層在咨詢師安排不過來的時候可能會被安排給實習咨詢師、從業尚淺的咨詢師。

    3.名不副實

    中國環境下,權威本身就自帶一種催眠效應,噱頭大給人對應的心理暗示就是“厲害、解決辦法的效率更高”。真實的情況是,沒有人可以檢驗或有專門的咨詢師監督管理機構來公開、透明化一個咨詢師的真實背景、受訓經歷、甚至已咨詢過的咨客對咨詢師的評價。國內的心理咨詢從業資格開放方才10余年之久,真正的“大師”可以說鳳毛麟角。且多半咨詢師為半路出家,缺乏一定的醫學、心理學、社會學背景,受知識經驗的抑制以及未成熟的咨詢經驗。對于個人情況的把握,以及提供恰當有效的咨詢會存在不小的偏差。

    ——保護自己,然后愉快地咨詢。

    三、如何尋找靠譜的心理咨詢師?

    心理咨詢沒有奇跡只有過程。即便是遭遇各種不堪,你也應該放慢一些速度,為自己花一點時間來選擇適合自己的心理師。以下幾點意見可能會對你有所幫助:

    1.咨詢前的溝通。

    直接找到咨詢師進行付費談話,對來訪者說會有一定的經濟風險,在正式咨詢前會有一個初診接待的過程,是來訪者和咨詢師相互了解的必要環節。這個時候,你有機會從與咨詢師的溝通交流體驗中判斷是否能夠幫助你。這個環節里,了解咨詢師計劃將要和你開展咨詢工作的內容,是否是你內心的需要?是否說到問題的關鍵點?對你做判斷很重要。經過初診接待,你有權利選擇正式咨詢或重新尋求其他咨詢師、其他心理機構的幫助。

    2.與助理溝通。

    一般來說來訪者與心理咨詢師產生咨訪關系,主要通過網絡查詢、親友介紹、培訓機構推薦幾種方式。來訪者首先聯系到的一般會是心理師的助理,和助理的溝通過程中,了解咨詢師的背景、機構的創辦時間、咨詢室環境、甚至于對提問所回答的專業性,這些信息為你在眾多選擇中找到適合自己的咨詢師是非常有益的。

    3.咨詢協議。

    多數的咨詢機構、咨詢師在提供咨詢服務時只有一份協議為甲方(咨詢師、咨詢機構)留存,咨詢師、機構的做法違背了消費者的權益,來訪者終止咨詢時的退費或無效咨詢時的賠償得不到保障。所以,即便是咨詢師、咨詢機構初于保護來訪者隱私的目的,你也應該為自己獲取一份咨詢協議作留存。

    心理咨詢對一個人的幫助以及個人內在的改變,可能短期會有顯現,也可能數年之后才會明顯。如果你向心理咨詢師所尋求的是方法,時間周期可能會縮短一些,這也就需要個人的領悟以及重新在生活中的實踐。如果你尋求的是對自我的探索,希望認知、人格有更好的提升,這會有較長的路要走。

    最后,你對于自身困擾的正確期待,也會對咨訪關系起健康的作用。沒有一個心理咨詢師能向來訪者保證一定會取得怎樣的效果,如果有人向你保證多數是關注你的錢而不是對你的幫助。來訪者與咨詢師的交互治療,除了咨詢師的閱歷、專業水平,來訪者對自我改變必然要做出的積極努力,還和來訪者與咨詢師是否匹配、以及來訪者的生存環境(原生家庭)等情況有關。

    (作者:韋真毅)

    • 發表于 2015-09-02 00:00
    • 閱讀 ( 767 )
    • 分類:其他類型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相關問題

    0 條評論

    請先 登錄 后評論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湯依妹兒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華志健 23 文章

    聯系我們:uytrv@hotmail.com 問答工具
  •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久久久久精品国产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