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朗姆酒:同時征服了英國海軍和海盜?

    “鬼見愁”——朗姆酒的雛形

    1637年,荷蘭人彼得·布洛爾把甘蔗帶到了加勒比海島國巴巴多斯,糖的種植業和制造業幾乎同時在這里發展起來。奴隸們將制造糖精的剩余物質倒入穿孔的容器造糖漿。

    糖漿價格十分低廉,大多數被制成甜味佐料,還有一部分則經過煮沸、發酵、提煉和蒸餾,釀造成酒——朗姆酒的雛形就這樣在巴巴多斯誕生了。

    當時,巴巴多斯的社會名流偏愛馬德拉白葡萄酒和白蘭地,而這種由糖漿制成的酒是黑色的,味道古怪、難以下咽,還會引發宿酒癥,被稱為“鬼見愁”,只有囊中羞澀的奴隸和窮困潦倒的白人才不得已選擇這種酒。

    當時糖彌足珍貴,可以與現今的石油媲美,在市場上可以輕易賣得好價錢。發明朗姆酒的巴巴多斯人不斷改進著朗姆酒的釀造工藝。

    從1660年開始,他們嘗試向朗姆酒中兌水,并將其放在大木桶中陳封,使酒質變得爽口怡人。接近17世紀尾聲時,幾乎整個新大陸都浸泡在了朗姆酒之中。而后,朗姆酒便隨著大航海時代的開啟,開始了它對世界的征服。

    海軍軍官改進朗姆酒

    地理大發現之后,歐洲列強先后在非洲和美洲建立起殖民地。為了爭奪霸權,各大帝國之間紛爭不斷。保護本國殖民地安全成為了各國的當務之急。海軍的組織建設與軍備供應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視。

    遠海航行需要準備足夠水源,淡水常被裝入密封的木桶儲存于甲板之下。但這樣封存的淡水容易滋生海藻和細菌,不利于長期保存。于是酒取代了水,成為水手們航行中的必需品。

    1655年,英國從西班牙手中奪走了牙買加。在這次征戰中,英國艦隊的最高指揮官威廉·佩恩首次將朗姆酒作為配給發給士兵。從此,朗姆酒與皇家海軍結下了不解之緣,成為大西洋和西印度洋上幾乎所有皇家海軍的配給酒。

    17、18世紀,硝煙四起,戰火不斷。法國革命、拿破侖戰爭接踵而來,英國為了與法國相抗衡,不得不一再地擴充海軍。為了招募足夠的海軍,英國王室把視線投向監獄。當監獄也無法滿足戰爭需要時,抓壯丁隊出現在街頭巷尾,把酒館中喝得東倒西歪的醉漢拖上甲板。

    那時,海上生活艱苦,醫療條件也相當有限,一點小傷輕則截肢,重則丟掉性命,加之嚴苛的紀律和嚴酷的刑罰,船員們不得不借朗姆酒消愁,今朝有酒今朝醉。

    愛德華·弗農是戰爭造就的一名出色海軍軍官。1740年8月21日,他的艦隊在牙買加的羅亞爾港拋錨停泊。為了解決海員們酗酒招致的麻煩,弗農下令,從這一天起,半品脫的朗姆酒必須加入一夸脫清水,或者與糖、酸橙汁或檸檬汁混合。正是這個配方,意外而神奇地治好了多年困擾水手們的壞血癥。

    弗農平時總是穿著一種叫做“格羅格蘭姆呢”的防水披風,這種材質的披風粗糙笨重,士兵們便打趣地稱他為“老格羅格蘭姆”。而他發明的這種摻水朗姆酒,則有了一個新名字——“格羅格酒”。這個名字成為海軍中的專業術語。

    海軍的朗姆酒配給被終止

    在英國,朗姆酒亦被稱為“納爾遜之血”。關于這個名字,還有兩個解釋。1805年,納爾遜將軍在特拉法加戰役中打敗了拿破侖,而他本人也不幸陣亡。士兵們將他的遺體浸泡在朗姆酒中運送回國。

    一種說法是,船上一些百無聊賴的水兵忍受不了朗姆酒的誘惑,悄悄地在貯存遺體的木桶上打了個小孔,用吸管偷喝朗姆酒。結果當遺體運抵倫敦開桶之時,桶里的酒一滴不剩。

    另一說法是,遺體被安全運送回國,開桶之后士兵們爭相飲下桶內的朗姆酒,以繼承納爾遜將軍的遺風,增加自己的勇氣。如今,已無法回到那個硝煙彌漫的時代去考證桶里的酒到底剩下多少,但是“納爾遜之血”卻因此成為了朗姆酒的一個別稱,使它成了勇氣的象征。

    格羅格酒誕生幾年后,弗農多次上書海軍部大臣,請求將他的改革推廣到全軍。1756年,新的政策正式開始實行,規定朗姆酒必須摻入清水方可飲用。根據不同的摻水比例,水手們還按照羅盤上的方位為他們心愛的格羅格酒命名。“正北”為純朗姆酒,“正西”為純水,“西北”為一半朗姆酒兌一半清水等等。

    隨著海軍管理逐漸規范化,海軍官兵的酗酒問題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二戰后,隨著海軍裝備改良,航海儀器和作戰武器越來越精密復雜,海軍部擔心飲酒后的海員們在操作時會造成嚴重失誤,他們警告海員不要因為喝朗姆酒而在執行任務時暈頭轉向。

    1969年12月17日,英國海軍部決定取消朗姆酒的配給。

    1970年7月31日,這一天被稱為“黑色朗姆酒日”,海員們戴上黑色臂章,最后一次領到了朗姆酒。從此朗姆酒不再出現在英國海軍的軍艦上,朗姆酒風靡海軍300年的歷史畫上了句號。

    海盜之酒

    隨著電影《加勒比海盜》大獲成功,人們對海盜的歷史也越發癡迷起來。美國水下考古學家馬克·懷特·萊恩決心去追尋這段“加勒比海盜”的傳奇,挖掘他們曾經的故事。

    《加勒比海盜》中杰克船長的原型是海盜史上聲名顯赫的愛德華·蒂奇,人稱“黑胡子”;“黑珍珠號”的原型則是黑胡子船長的“安娜女王復仇號”。

    在電影里,那個以破爛的齊腰馬甲配緋紅馬褲的杰克船長,可以沒有食物,可以居無定所,卻不能沒有朗姆酒。而像杰克船長一樣身材高大瘦削的黑胡子,同樣對朗姆酒鐘愛有加。也正因為朗姆酒,這位海盜頭子曾做過不少瘋狂事。

    1718年9月,另外一名海盜船長查爾斯·文恩,在北卡羅萊納的奧克拉庫克灣向“安娜女王復仇號”發出信號彈,之后攜90名船員在卡羅萊納南部登陸,與黑胡子會合。

    兩幫海盜在海灘上縱情飲酒,享受燒烤的美味。時任弗吉尼亞總督的海軍上尉亞歷山大·施普茨伍德對當地的海盜勢力深惡痛絕,一心想鏟除以黑胡子為首的海盜團伙。兩伙海盜結伴狂歡的消息則更使總督先生怒不可遏。不久后,施普茨伍德命令海軍上尉羅伯特·梅納德率領兩艘炮艦向黑胡子發起進攻。

    交戰的前一夜,黑胡子整夜都在與一名商船船長暢飲朗姆酒。交戰的清晨,帶著醉態的黑胡子借著酒勁應戰。他先將皇家海軍誘入了一條狹窄的航道,接著八門大炮齊發,梅納德的一艘戰艦被擊沉,另一艘船死傷約20人。

    黑胡子見梅納德的戰艦上只有梅納德和舵手兩人還站在硝煙中,周圍橫七豎八躺著許多尸體。于是他帶領手下的14名海盜興高采烈地沖上了敵船。可是這一次,他卻中了梅納德的埋伏。

    埋伏的皇家海軍突然從甲板下沖出,雙方展開了一場血腥的肉搏戰。梅納德用手槍擊中了黑胡子,黑胡子不顧槍傷,瘋狂廝殺中用彎刀砍斷了梅納德的佩劍。戰斗結束后統計,黑胡子身上共有“25處刀傷和5處槍傷”。也許對這個放蕩不羈、膽大包天的海盜船長來說,不論是生是死,生活本來就像是戲劇一樣充滿變數,而朗姆酒也因為海盜的故事有了一種野性的傳奇色彩。

    朗姆酒被海盜傳播發展

    海盜們對朗姆酒的熱愛客觀上促進了朗姆酒的發展。在世界各地廣受贊譽的混血姑娘(Mulata)、圣卡洛斯(San Carlos)、哈瓦那俱樂部(Havana club)和百得加(Bacardi)等上品的古巴朗姆酒,最初也是由海盜和商人帶上這片土地的。之后,隨著蒸餾和釀造的技術不斷改進革新,古巴朗姆酒逐漸有了今天享譽世界的影響力。

    除了加勒比海諸島,海盜們還將朗姆酒業帶到了世界其他地區。18世紀20年代,馬達加斯加的海盜基地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出來,朗姆酒的需求量也因此大幅增加。

    毛里求斯、留尼汪島以及馬達加斯加的蔗糖種植園主們陸續加入了釀造朗姆酒的行列。時至今日,馬達加斯加的朗姆酒制造和消費場所,仍然集中在該島東部海岸的貝島、圖得亞拉及圣瑪麗等地——這些海盜曾經活躍的區域。

    在那個屬于冒險家的時代,游蕩在大洋上的海盜船曾讓無敵于天下的皇家海軍傷透了腦筋。有意思的是,這兩個死對頭在海上纏斗了幾百年,誰也沒能贏了誰,卻同時被第三方——朗姆酒征服了。

    如今的朗姆酒有了更加完善的工藝,更加豐富的品種。但是,朗姆酒最不尋常的經歷,也許都沉淀在了那些與海相伴的歷史殘片之中,等著人們循著酒香去挖掘。

    (作者:張憶)

    • 發表于 2015-10-19 00:00
    • 閱讀 ( 927 )
    • 分類:其他類型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相關問題

    0 條評論

    請先 登錄 后評論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湯依妹兒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華志健 23 文章

    聯系我們:uytrv@hotmail.com 問答工具
  •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久久久久精品国产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