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世界的“拇指姑娘”
拇指姑娘是安徒生童話《拇指姑娘》的主人公,一個身高僅有半個拇指大小的姑娘,歷經磨難卻心存善良,樂于助人,始終不渝地追求陽光積極的生活。
現實世界有沒有拇指姑娘存在呢?
英國每日郵報11月2日就報道了這樣一位“拇指姑娘”——雖然身材矮小,卻樂觀陽光。
加拿大女孩卡拉迪·約迪-布魯利(Kenadie Jourdin-Bromley)今年12歲,但她的身高卻僅有91厘米,體重尚不及2歲嬰兒,僅有9.5千克。



八個月后,她被診斷出患上一種遺傳性疾病——原始侏儒癥II型(primordial dwarfism type II)。 這是一種極其罕見的綜合征,目前全世界總共報告的病例不超過150例。這種疾病主要表現為出生前和出生后嚴重的發育生長遲緩導致身材矮小,最終的身高通常不會超過1米。伴有骨骼發育不良,尤其是顱骨和面部發育障礙最為突出,表現為極具特征性的“小頭畸形”。
小卡拉迪并沒有被病魔擊倒,頑強地,雖然一如既往的緩慢的生長發育。

盡管存在一定程度的學習困難,小卡拉迪卻熱愛學習,現在已經是七年級學生。盡管她身材矮小、骨骼脆弱,她卻與其他同齡孩子一樣活潑好動,課余時間喜歡打曲棍球、滑冰和游泳。而且比其他孩子更開朗、熱情、陽光(也是本病的特征之一)。
當然,并非全部是好消息。小卡拉迪目前面臨著脊柱和心臟問題的麻煩。隨著年齡的增大,還會有更多的麻煩找上她。比如,最麻煩的是可能出現腦動脈瘤,并隨時可能破裂出血,甚至導致死亡。

2010年,每日郵報還報道過英國的一位名叫夏洛特加賽德的“拇指姑娘”。小夏洛特出生時體重更是僅有可憐的0.48千克,長到2歲時增加到3.4千克,身高僅有56厘米。

原始侏儒癥II型到底是一種怎樣的疾病?
原始侏儒癥II型全稱為馬耶夫斯基或小頭畸形骨發育不良原始侏儒癥II型[Majewski (Microcephalic )Osteodysplastic Primordial Dwarfism Type II,MOPD II], 是一種以出生前宮內和出生后發育嚴重遲緩導致身材異常矮小(侏儒癥),和其他骨骼異常(骨骼發育不良),以及與身體不成比例的異常小尺寸的頭顱(小頭畸形)為特征的一種常染色體隱形遺傳性疾病。
研究發現,由于染色體21q22.3位置上的被稱之為中心體粒周蛋白(PCNT)基因的等位基因突變導致。這種基因編碼的PCNT蛋白的功能在于維持中心體正常結構和功能,而中心體是細胞分裂和裝配維持細胞結構的微管纖維的細胞器。當這種基因發生變異,編碼的PCNT蛋白失去正常功能,導致細胞分裂和細胞周期的破壞。簡單來說,就是分裂產生的細胞數量少,而且更容易衰老凋亡,從而導致生長發育的嚴重遲緩,以及身體組織器官的多發性畸形。
因此,這種疾病不同于由于體內生長激素分泌不足或反應性下降導致的常見的侏儒癥,對生長素沒有反應,使用生長素治療無效。
MOPD II的特征
嚴重的胎兒宮內發育遲緩
我們知道,人體是由單一受精卵不斷分裂發育而來,細胞分裂障礙必然導致發育障礙。而且,胎盤通常也相當小,僅相當于正常妊娠的一半到四分之三。細胞分裂發育障礙和營養的相對缺乏,導致嚴重宮內發育遲緩。
表現在身體指標上,出生體重通常總是低于1500 克,多在1,100-1,300克之間;體長在30~40厘米之間;頭部周長在22~29厘米,這時頭部大小與身體尺寸還是成比例的。總體上僅相當于正常妊娠28周齡胎兒。
身材異常矮小和小頭畸形
出生后這種原生性發育遲緩依然如故,加之這種患兒通常存在不同程度的喂養困難導致的營養不足,導致發育成長顯著的不協調,即可見嚴重的發育遲緩,又存在過早成熟和發育停止,通常在12歲左右發育成長即告結束。突出表現在骨骼發育上,尤以顱骨和四肢中遠端骨骼顯著。
出生后,頭顱發育的遲緩更為顯著,因此隨著年齡的增長,頭顱的大小逐漸與身體失去正常的比例,表現為明顯的小頭畸形,最終頭顱大小約相當于3歲幼兒。
其他骨發育障礙以四肢中遠端骨骼顯著,導致顯著的身材矮小。最終的身高在50~100厘米之間,通常不會超過110厘米。
歷史上,很多病例都接受過生長素檢測和治療。結果發現,生長素水平是正常的,但是對生長激素治療無反應。
性早熟
多數MOPD II個體存在性早熟,在女性乳房發育和月經初潮常在~9歲。全部有記錄的病例中,壽命最長的一例活到37歲,沒有性早熟的情況。男性性發育常開始于9歲,少數延遲到11~13歲。
無論男女,都經常伴有生殖系統其他畸形。所有病例都沒有產生后代的記錄。
腦生長發育和腦血管異常
MOPD II個體腦神經結構和發育也存在一定障礙,但是多數個體智力水平正常或接近正常,智商通常在50-90范圍內。
并常存在腦血管異常,表現為異常增生和迂曲,被描述為莫亞莫亞病(Moya Moya disease )。部分病例出現多發性腦動脈瘤,這些動脈瘤破裂出血是導致MOPD II個體早死的主要原因。
這些血管的畸形和動脈瘤常隨年齡增長而出現和發展,因此需要進行經常性檢測
個性特征
MOPD II個體通常表現為外向性性格,善于和樂意交際。這種特征從嬰幼兒時期就可以看到,通常表現為異常活躍。當然,相應的也存在注意力分散,睡眠差,易警醒等特征。
顱面特征
除隨著年齡增加而愈發與身體失調的小頭畸形,受影響個體面部特征異常突出,主要表現在鼻子、嘴巴和下巴、牙齒、及耳朵上。

一個隨著年齡增長而愈發突出的鼻子是MOPD II個體最顯著的面部特征。表現在鼻根寬闊并升高與發育不良的額骨相連。而鼻子前端發育不良,鼻翼薄而小,小鼻孔,同時鼻尖突出并下勾,呈所謂鷹鉤鼻外觀。

小頭畸形加上特征性鼻子,從側面看有些像鳥頭,因此歷史上有人曾將之稱為“鳥頭小矮人”。
臉頰相對較長,嘴巴可能略小,而小下巴顯得更為突出。
眼睛大小可能相對正常,因此在兒童期顯得突出為“大眼睛”。同時眼球長度沒有顯著增加,因此隨著年齡增加通常出現遠視,多數個體在5歲開始需要佩戴眼鏡矯正。

小而顯得稀疏的牙齒是另一個突出特征。與骨骼一樣,牙齒發育嚴重障礙。隨著年齡增大越顯突出,牙齒間空間擴大,同時伴有牙釉質發育不良。
如果能長出恒牙則顯得更加細小和稀疏。更嚴重的是牙根嚴重發育不良甚至完全缺乏,因此容易早期脫落。在一個活到年齡較大女性,20多歲她的牙齒就全部脫落。
耳朵通常也存在輕度發育不良,與頭顱大小大致成比例。如上圖所示,耳垂缺如或者位置較低是另一個特征。
聲音
受累個體在兒童期幾乎都表現為高頻尖銳并帶有鼻音的語音特征。這是由于聲門和氣管上段狹窄所致。到青春期,聲音可能會有所降低。
骨科問題
除長骨發育障礙導致異常矮小的身材外,常伴有更廣泛的其他骨科問題,比如骨皮質較為薄弱,肢體遠端如腕骨和指骨發育不良。隨著年齡增大脊柱發育異常常不可避免導致脊柱側彎的發生。另外,骨連接的結蹄組織韌帶、肌腱的異常松懈導致一些在正常人牢固性良好的關節的脫位和半脫位,比如髖關節、膝關節等。
皮膚問題
各種不同類型和程度的皮膚色素異常缺失或沉著是本病的另一特征。頭發和眉毛通常纖細而稀疏。
其他發育缺陷或畸形
多數受累者出現不同程度氣管和肺結構和功能異常,因此導致呼吸功能問題是生命早期特別需要加強管理的難題之一。
心血管系統通常是正常的,但是也有少數個體并存不同畸形。血壓是正常的。
泌尿生殖系統畸形,比如隱睪、尿道下裂、多囊卵巢存在于不少個體。
壽命與死亡原因
由于總體上嚴重的發育不良和多系統畸形,常導致多種致命性并發癥的發生,因此MOPD II個體生命歷程中隨時受到死亡威脅,幾乎“均勻”死于各個年齡階段各種不同并發癥。目前僅有1例活過30歲,達到37歲“高齡”。
人們對于MOPD II認識的歷史
既然MOPD II是一種遺傳性疾病,也就意味著是一種古老的疾病,但是人類對其一直缺乏認識。世界上被早認識到具有MOPD II特征的個體來自馬戲團的檔案資料。

露西婭薩拉特,1864年出生于墨西哥,她的檔案資料記載出生時“身長僅有17.78厘米,體重226克”。當12歲移居美國時,已經發育成熟的她身高僅有50厘米,體重只有2.26千克。她因為多年一直是巴納姆和貝利馬戲團主要的旅游景點之一而成為“享譽”美國的名人。

第2例具有MOPD II特征的“名人”是“小小公主”(Princess Wee Wee),一名非洲裔美國人,活躍于20世紀20、30年代的美國雜耍界。遺憾的是沒有有關她的醫療資料可查詢,從現存的一些圖片看這位“小小公主”身材異常矮小。
1960,澤克爾曾出版過一本有關“小矮人”的專輯,包括15位各種原因的小矮人的資料,其中有1、2位具有MOPD II的特征。
醫學文獻明確記載的MOPD II病例首見于1973年。1982~1992年間,馬耶夫斯基發表系列文獻對原始侏儒癥進行分類和鑒別,因此也稱為馬耶夫斯基骨發育不良原始侏儒癥,共有I~III3種亞型。從此各種身材異常矮小的疾病類型才逐漸被厘清。
隨著分子生物學的發展,多種原始侏儒癥的致病基因已經被明確。就MOPD II而言,染色體21q22.3位置上PCNT基因變異是主要原因。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