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力發電大家不陌生,然而有一種風力發電的方式是放風箏。這種能源風箏到底只是一種奇技淫巧,還是代表著未來?它又是怎么工作的?
現在風力發電的困境
能源風箏之所以會出現,主要是現在的風力發電遇到了一個問題。如下圖:

上圖表示,從1995年到2010年,風力發電機越做越大,越做越高,且越來越昂貴。到2010年,風力發電機的高度達到80米。

上圖表示,從2010年到2015年,風力發電機繼續越做越大,越做越高,到2015年時,風力發電機的高度達到120米,有的甚至更高。
問題來了,難道風力發電的未來就是把發電機越做越高?是的!但以目前的方式根本辦不到。常規風力發電機做得越高,成本會急劇上升。最終,會因為成本問題,長期停留在某個高度,只有經過漫長的等待,某些技術突破后,風力發電機的高度才可能增高。
因此,目前的常規風力發電機,要想增高,已經變得很難很難了。
但是,為什么非要建得高高的呢?顯而易見,絕大多數情況下,同一地方,隨著高度的增加,風速也會急劇增加。
怎么辦呢?放個風箏怎么樣?
來自Google X 的項目

上面的動圖中,左邊的代表常規的風力發電機,在100米的高度,其風能密度只有240瓦每平方米。右邊的是以放飛風箏的方式發電,在250米的高度,其風能密度達到355瓦每平方米。
風箏型風力發電機是來自Google X的一個項目。起初,風箏發電機是來自創業公司Makani Power的創意,2006年時Google投資了Makani Power公司 1000萬美元,2008年又投500萬美元,后來,也就是2013年5月,Google決定玩大的,要自己搞,于是收購了Makani Power公司。

它是怎么放飛的
顯然,不是一個人拉著它狂跑然后起飛,這種風箏發電機有好幾個螺旋槳,在平地上,通過連接地面裝置的“風箏繩”給其供電,然后起飛,到了高空,它就迎風飛起來了,如下圖:

那么,它又是怎么發電的
第一代的風箏發電機長約9米,配有4個螺旋槳,升空時,螺旋槳提供動力,飛到高空后,最高能飛行到700米左右的高空進行作業。由于高空氣流大且較地面穩定,風箏發電機依靠風就能在空中停留,此時,那4個螺旋槳轉變成風力發電機,而發出來的電,則通過“風箏繩”傳到地面。

風箏發電機并不是老老實實地呆在天上,通過軟件控制,它會做大盤旋!

最后,沒風了怎么辦?遇到雷雨交加又如何?這些都不是問題,別忘了,地面可以通過“風箏繩”,反向給其供電,遇到沒風或者雷雨交加時,它能返回地面。
總的系統組成

從上面的介紹我們得知,風箏發電系統由四個部分組成:
一:風箏,主體由輕而結實的碳纖維材料制成,上面配備類似直升機一樣的螺旋槳,在起飛以及降落返回地面時,螺旋槳提供升力,一旦風箏在高空穩定飛行,大風迫使螺旋槳高速旋轉,驅動發電機產生電力,然后向下通過系繩傳到電網。
二:系繩,由高強度材料制成,連接風箏和地面站,并在兩者之間傳輸電力和通信。
三、地面站,相比常規的大型風力發電機,其地面站要小得多,可以由卡車運送到風力豐富的對方,便于快速部署。
四、計算機系統,內置全球定位系統和其它傳感器,能實時計算出高空的最強風力區域,并引導風箏發電機產生最大的電力。
發電功率如何

第一代原型機只有9米長,僅配有4個螺旋槳。而第二代接近26米長,配有8個無刷直流發電機。額定功率600千瓦,這意味著,如果按照目前普通家庭的平均用電,一個風箏發電機在空中停留一個小時,就能滿足一個家庭一年的用電量。雖然傳統的風力發電機最大能夠產生3000千瓦以上的功率,但是它的代價也很大,比如建造成本高昂,可部署的地方有限等等。

上圖表示,在100米高度,全球可部署傳統風力發電機的區域。

上圖表示,在250米高空,全球可部署的風箏發電機的區域。
考慮過小鳥們的安全嗎
這么一個大東西,它在天上高速盤旋,考慮過小鳥們的感受嗎?這要是撞上去,鳥命還有乎?
這個不用太擔心,一是,這種風箏發電機,最終成型后,其所在空域高度為六七百米左右,而普通鳥類的飛行高度大約300米以下;二是,小鳥們也不是什么糊涂蛋,它們飛的時候,也是很用心的,不會眼睜睜撞上去。三是,可以通過其它措施,比如在“風箏繩”上使用亮麗的顏色,或者夜晚時使用led小燈警示。
那么飛機呢
客機的飛行高度大多在6000米至12000米,而發電機的高度在700米左右。在飛行中,飛機沒有撞擊的危險,只有起飛和降落時危險才存在,除非是想錢想瘋了,否則誰也不可能把這種風箏發電機安裝在機場附近。
對于直升機來說,危險性顯然要大一些,但也不是不可解決,一是發電廠的場地大多選擇在人跡罕至的地方;二是,如果這種風箏型的發電機安裝量很大,那么,相信將會有一個健全的警示措施來防止誤撞。最后,這種技術還在不斷探索階段,相信以后,若是商用了,還會有其他更成熟的解決方案。

從公元前開始,人類就開始在使用風能,比如帆船。如今,作為一種可再生的清潔能源,技術的進步讓我們得以更加充分地利用它,風箏型發電機作為技術創新的一種,無論其未來前途如何,它都已經為我們打開了一種高效利用風能的思路。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