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抑郁其實是大腦發炎了?

    抗炎藥治好了抑郁癥

    美國一位名叫麥克的年輕人以前常常陷入抑郁之中。1995年的某一天,他感覺自己完全崩潰了。他嘗試服用過量的止痛藥來結束自己的性命,不過最終醫生把他救活了。之后的15年里,他嘗試了各種抗抑郁癥藥物,忍受著藥物所帶來的各種副作用,例如惡心、失眠和焦慮,但情況一點也沒有好轉。

    直到2010年,麥克接到主治醫生的電話,邀請他參加一個由美國亞利桑那大學的研究人員所開展的臨床試驗。不過所測試的藥物與普通的抗抑郁癥藥物并不一樣,它不是去影響大腦內的化學物質,而是一種原本用來治療克羅恩病的藥物。克羅恩病是由免疫系統不停錯誤地攻擊腸道所引起的一種炎癥疾病。麥克加入了這個臨床試驗,經過一周的治療后,抑郁的迷霧竟然消散了。他感覺自己一下子醒來了一樣。

    這個臨床試驗是去驗證近年來所提出的一種觀點:抑郁癥與炎癥有關。炎癥就是大家常說的發炎,一種免疫系統中的抗病反應,是當人體受到外傷或病原體感染等刺激時所出現的紅腫、發熱或疼痛等一系列反應。炎癥通常有助于身體的恢復,但是最近的研究表明,炎癥有時會引起大腦的紊亂,可能引起許多種精神疾病,例如抑郁癥、精神分裂癥或阿爾茨海默病(老年性癡呆)等等。

    那么,炎癥是如何引起大腦紊亂的?下面我們就來談談。


    發炎的大腦

    我們都很熟悉這種場景:當我們得病時,我們會變得無精打采,心神恍惚,這時,我們往往喜歡蜷縮于被單下。這其實就是免疫系統中的炎癥所帶來的影響。

    一旦有害的刺激出現時,免疫系統中的巨噬細胞(一種白細胞)就會釋放細胞因子(一種蛋白分子),來發出炎癥信號,也就是通知其他種類的免疫細胞要趕往身體出問題的地方,去抵抗病菌或修復受損部位。炎癥信號也會傳到大腦中,大腦就會產生一系列反應,會使人情緒低落、食欲低下以及嗜睡等等。

    從進化的角度來看,存在這種機制是很符合情理的。如果我們的祖先生病時感覺疲勞和難受,那么,他們會躲在自己的山洞里不愿出來,這樣就減少了病菌的傳播,或者避免當免疫系統很脆弱時受到其他的感染。

    但是在現代生活中,炎癥會帶來更多的麻煩。研究發現,像糖尿病等這樣慢性疾病,以及肥胖和心理壓力等,會不斷地在體內產生很強烈的炎癥,同時會不斷地產生使得我們難受的感覺。

    抗炎來抗抑郁

    事實上,研究人員早就注意到了抑郁癥和炎癥之間的這種聯系。具有糖尿病的人,或者具有風濕性關節炎的人,常常有很強烈的炎癥,他們也更有可能患有抑郁癥。在美國,糖尿病的人患有抑郁癥的風險比普通人高出2倍左右。而麥克本人就患有糖尿病。

    研究還顯示,在患有抑郁癥的人群中,有1/3的人的體內血液中細胞因子的含量高于正常水平,而這些人服用普通的抗抑郁癥藥物都是不管用的。另外,2014年的研究還顯示,9歲左右的兒童如果其血液內有更多細胞因子的話,他們成年后更易患有抑郁癥或精神分裂癥等精神疾病。

    針對這種發現,研究人員推測,我們能否使用抗炎藥物來去治療抑郁癥呢?

    研究人員為此進行了研究,而麥克所參加的那個臨床試驗,也是為了檢測這種想法。麥克所服用的藥物叫做英夫利昔,它是一種很有效的抗炎藥物,常常用來治療克羅恩病。

    美國亞利桑那大學的研究人員請來了60個抑郁癥患者參與這個臨床試驗,而這些志愿者都是吃普通的藥都沒用的人。他們每個人都接受英夫利昔或安慰劑的靜脈注射,試驗持續時間超過12周。

    但得到的結果不是很理想:注射英夫利昔的與注射安慰劑的之間幾乎沒什么區別。不過研究人員發現,對于那些有嚴重炎癥的人來說,英夫利昔起到了很明顯的作用,它減少了如心情低落、嗜睡、焦慮和自殺想法等許多抑郁癥的癥狀。而麥克就是他們中的一個,自從服用了英夫利昔之后,他發現自己的抑郁癥狀變得可控了。現在,對于麥克來說,自殺的念頭已被拋到九霄云外了。

    不過,那些有輕微炎癥的人在服用英夫利昔之后,抑郁的情況似乎變得更糟了。研究人員推測,這些人患有抑郁癥的原因可能與炎癥沒有關系。

    麥克很顯然具有很強烈的炎癥,因為他患有糖尿病。不過,現代生活中也有許多種因素會導致炎癥變得嚴重,其中之一就是心理壓力。

    童年的創傷

    在百萬年的進化過程中,壓力是一個很好的指示器,有壓力說明人的身體可能會受到傷害。于是,人體內的壓力荷爾蒙(例如腎上腺素、皮質醇)的含量會上升。這會促使巨噬細胞先發制人,分泌細胞因子來產生炎癥,為身體可能受到感染的做好準備。

    在原始社會,通常是有獅子追著你時,或者你感到很餓而不得不出去打獵時,你才會感到壓力山大。但是在現在,我們感到有壓力,通常是遇到堵車,或被老板臭罵等之類的事情所引發的。這些事情通常不會使我們的身體受傷,所以我們并不需要發炎。但事實上炎癥還存在,還會對我們的大腦發生作用。

    大部分人每天都會遇到許多誘發壓力的因素,那么為什么只會導致一部分人產生抑郁癥呢?

    研究人員認為,盡管壓力、糖尿病等等因素,在所有人身上會產生炎癥,但是只有對那些很容易產生更強烈炎癥的人,才更有可能引發抑郁癥。其原因可能是由他們的基因所決定的,或者可能是他們在童年時期所經歷的某些事情導致的。

    我們都知道,人如果在童年時期遭受到創傷,例如身體上的虐待或精神上的折磨,成年之后會容易患有某些身體或精神方面的疾病,包括抑郁癥、焦慮癥和創傷后應激障礙。這背后的機理還不太清楚。不過,現在一些研究人員推測,因為兒童的身心都處在成長期,而創傷會使得免疫系統認為人所生活的環境充滿了危險,容易受傷。所以為了適應這種危險的環境,免疫系統被永久地改寫,使得人在一生中都會產生強烈的炎癥。

    有一個調查研究可以證明這個觀點。之前,一些研究人員曾對1972年在新西蘭達尼丁出生的1000多個孩子的行為習慣進行了一項長期調查。之后,研究人員分析數據后,發現那些曾經在兒時受過虐待或被忽視的人,長大后都易產生強烈的炎癥。

    同樣,麥克的故事也符合這種情形。他在小時候曾受到過身體上的虐待,而且他還是由多個親戚來回撫養長大的,缺少必要的關懷。

    精神病學的新開始

    炎癥對與在子宮的胎兒也會有很大影響。2014年,研究人員發現,那些由在懷孕期具有強烈炎癥的女性所生的孩子,長大后更容易患有精神類的疾病,包括多動癥、自閉癥、精神分裂癥和抑郁癥。

    其他的研究還表明,炎癥在引發阿爾茨海默病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引發阿爾茨海默病的病因是相當復雜的,炎癥在其中產生多大的作用還不得而知。另外,用抗炎藥物來治療精神分裂癥,也沒得到令人滿意的結果,研究人員發現藥物只對部分人管用。

    需要指出的是,如果使用抗炎藥物來進行長期的治療,是有很大風險的,因為這種藥物會抑制免疫系統發揮正常的作用。

    盡管在研究中面臨著許多問題,這也表明抑郁癥是有成因的,也是可以治療的。這個發現,使得抑郁癥變成了一種新的內科疾病,而這有助于一些抑郁癥患者克服羞恥或歧視來尋求治療。

    知道炎癥在影響心理健康方面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也意味著我們每個人都可以采取一些措施來緩沖炎癥的負面影響。許多個研究表明,肥胖、吸煙、缺乏運動和不良的飲食習慣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與慢性疾病,以及抑郁癥都彼此相關。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都會增加炎癥的程度。相反,有規律的鍛煉,以及合理健康的飲食等,會減少炎癥的程度。

    所以說,治療抑郁癥不是單靠制藥公司發明的某種藥,就能改變一切的。還是那句熟悉的話:唯有健康的身體才會有健康的心靈。對于麥克來說,他仍有些超重,不過,他正在采取更健康的生活方式。

    除了采用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外,人也要注意自己的炎癥,當足夠嚴重時應及時救治,尤其是懷孕期間,以及兒童時期。另外,檢測血液中細胞因子的含量,還可以用來識別出那些具有較高自殺風險的人群。

    也許在十幾年之后,精神病學將會出現大的飛躍。那時,如果你患有抑郁癥,那么你可能只需去趟醫院,檢測血液后,就可拿著有效的處方單離開醫院了。

    • 發表于 2015-11-05 00:00
    • 閱讀 ( 720 )
    • 分類:其他類型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相關問題

    0 條評論

    請先 登錄 后評論
    聯系我們:uytrv@hotmail.com 問答工具
  •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久久久久精品国产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