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第五代戰斗機,誰會是出局者?

    2015年年底,有消息證實殲-20已經開始實現小批量試生產,這意味著除了美國之外,世界上有了第二個具備生產和裝備第五代戰斗機的國家。與此同時,美國的F-35在跌跌撞撞中繼續發展,而俄羅斯的T-50雖然試飛進度不盡人意但也傳出了將于2016年開始批產的消息。說起F-22、F-35、殲-20、FC-31和T-50想必已經是婦孺皆知,然而鮮為人知的是,在美、俄、中三國的第五代戰機研制計劃中,還有著為數不少的“出局者”。它們并非在設計上不優秀,然而面對它們那些已經飛上藍天或裝備部隊的對手,也只能發出“既生瑜何生亮”的慨嘆了——

    美國

    美國是世界上最早進行第五代戰斗機開發的國家。早在上世紀80年代,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的YF-22和麥克唐納·道格拉斯公司的YF-23在ATF(先進戰術戰斗機)項目上的競爭就名噪一時,其競標結果是采用YF119發動機的YF-22方案勝出,并逐步演變為目前的F-22“猛禽”戰斗機。不過回顧YF-23戰機的設計,可以發現該機在方案上相當前衛,其全動尾翼技術直至現在仍然屬于相當尖端的技術。此外,YF-23在設計上突出超音速飛行能力,其超音速巡航水平比YF-22要好。根據美國空軍的測評結果,YF-22達到計劃設計要求的要點數目要多于YF-23,而YF-23在超過計劃設計要求的要點數目上要多于YF-22,這就是說YF-23綜合來講比YF-22在性能上更具優勢。但也正是因為如此,YF-23的采購成本和技術風險也高于YF-22,這導致了其在與YF-22的競爭中失利。


    不知是不是受了YF-23失敗的“詛咒”,波音公司在并購麥道公司并參加JSF項目的競標后,其提交的X-32技術驗證機方案同樣敗給了洛馬的X-35方案。提起波音公司,一般人都會想起該公司在軍民用運輸機和大型轟炸機方面的造詣,而對于該公司研制戰斗機的歷史知之甚少。而實際上,波音公司在戰斗機領域的建樹也確實乏善可陳——上一次波音公司的戰斗機被美軍采用,還是上世紀30年代美國陸軍航空隊(也就是美國空軍的前身)采購的P-26“玩具槍”戰斗機。在參與JSF項目競標前,波音公司也曾經參加過上世紀60年代末開始的美國空軍輕型戰機項目競標,其提交的方案最終敗給通用電氣的F-16。這一次,波音重蹈覆轍,其X-32方案再次在競爭中失利,除了落得一些人“整體設計優于X-35”的口碑之外,沒有任何來自美軍或其他國家空軍的訂單。而事實上,從波音試圖在X-32的設計中企圖將空軍的常規起降型和海軍的艦載型統一到一個型號來看,波音似乎并沒有完全明確JSF的設計意圖。此外,X-32的氣動布局過于激進,“血盆大口”式的機頜下方進氣布局也對隱身性能有一定不良影響,這都為X-32的失敗埋下了伏筆。


    值得一提的是,在并入波音公司之前,麥道公司也曾經是JSF項目的競標方之一。于洛克希德·馬丁公司以F-22的設計經驗為基礎設計X-35類似,麥道的JSF方案也具有明顯的YF-23特征,其采用的全動尾翼+三角翼的布局與YF-23完全一致,由此也不難看出麥道對于ATF項目競爭失利并不甘心。平心而論,以麥道的設計水平,該方案若建造出原型機其性能將至少不次于X-32和X-35,然而由于麥道過早地并入了波音,且在完成兼并后波音未采納原麥道提出的JSF方案,故這個設計方案也只能永遠地停留在紙面上了。


    俄羅斯

    相比于美國,俄羅斯的第五代戰斗機項目顯得波瀾不驚。早年間曾有傳聞稱米高揚設計局的米格1.42戰機方案和蘇霍伊設計局的S-37(也就是蘇-47)驗證機方案是俄羅斯新一代戰斗機的原型機,然而最終技術標準僅達到四代半水準的米格-1.42戰機停止發展,蘇-47更被證實僅僅是前掠翼技術驗證機。2004年,由蘇霍伊航空軍工技術聯合體負責的PAK-FA項目終于公開,當時外界推測蘇霍伊的新一代戰機將是F-22的翻版,有著“猛禽斯基”的綽號,這個推測與目前的T-50顯然相去甚遠。由此可見,在PAK-FA項目發展之初,俄國內特別是蘇霍伊局內對于該項目采用何種設計曾經有過比較強的內部競爭。與更多地保留了蘇-27家族特征的T-50而言,類似F-22的方案顯然要采用更多的新設計,對于蘇聯解體后研發力量不足的俄羅斯而言不甚適合,T-50方案勝出也就成為了理所當然的事。


    而與蘇霍伊的PAK-FA項目相比,米格公司的米格I-2000則早已偃旗息鼓。事實上,米格I-2000的發展時間比PAK-FA更早,早在蘇聯解體前米高揚設計局就有過在第五代戰斗機方面的規劃。在設計上,米格I-2000的噸位、體積和任務目標都與JSF存在很高的相似性,故米格I-2000也被西方媒體稱為“俄羅斯的JSF”。本來從技術上而言米格I-2000的技術含量稍低、成本也更加便宜,但由于改組后的米格公司持續缺乏資金,故米格I-2000的發展后來陷入了嚴重的困難之中。雖然米格公司曾經尋求與伊朗合作,但最終米格I-2000仍然以偃旗息鼓告終。


    另一個投身第五代戰斗機研制的俄羅斯廠商是雅克夫列夫設計局。該局在雅克-141垂直起降戰斗機的基礎上修改了外形,成為了具備隱身能力的雅克-43垂直起降戰斗機。從雅克夫列夫設計局在宣傳雅克-141時聲稱該機具有不次于米格-29的作戰能力來看,雅克-43至少達到了“四代半”戰斗機的設計水平,但能否達到與F-35B抗衡的標準比較難說(有趣的是,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在設計F-35B期間曾經向雅克夫列夫設計局購買雅克-141動力系統構形的設計資料作為參考,也就是說雅克-43和F-35B具有一定的血緣關系)。或許是雅克夫列夫設計局自己對于僅僅改善了隱身能力的雅克-43并不滿意,后來該局又提出了更先進的雅克-201設計方案。然而由于雅克-141發展并不順利,迄今為止未獲得任何訂單,故雅克-43和雅克-201的發展也就成為了泡影。


    中國

    中國在第五代戰斗機發展的步伐上要晚于美國和前蘇聯/俄羅斯,這與中國曾經非常薄弱的航空工業水平有關。但即便是在與航空工業先進國家差距極大的90年代,中國的航空器研究機構也已經開始根據中國空軍的實際需求研制啟動了第五代戰斗機的研制計劃,其中成都飛機設計所、沈陽飛機設計所(請注意不是成都飛機工業公司和沈陽飛機工業公司)都曾經有過非常系統的研究與論證,并都提出了不止一個第五代戰斗機設計方案。由于殲-20計劃在當時看來過于激進,存在較大的技術風險,據稱成都飛機設計所曾經提出過一款較為保守的方案,即在殲-10基礎上放大并改為雙發設計,同時采用隱身布局和性能符合五代機標準的子系統。有消息稱,該機就是傳聞中的殲-14戰斗機,但這一說法沒有得到過任何證實。由于殲-20的發展計劃進展十分順利,故后來事實上“雙發殲-10改”已經停止發展。


    同樣,在FC-31戰機曝光之前,沈陽飛機設計所也提出過多個第五代戰斗機方案,其中至少一款曾經被外媒證實過。目前外界已知的設計方案包括“92”方案、“93”方案、“新93”方案、“新98”方案等等,這些方案的共同特點是采用兩側進氣和有尾布局,但一些采用常規布局,而另一些采用三翼面布局,此外不同方案的噸位和體積也不相同。根據公開媒體透露的風洞模型照片,“新93”方案是一款中型戰斗機,設計特點是采用了邊條翼,整體布局類似優化隱身設計的F/A-18;而“新98”則是一款三翼面布局的重型戰斗機,據傳與殲-20共同競標中國空軍第五代重型戰機的即為該方案。雖然這些方案都沒有實際制造原型機,但其積累的技術使得沈陽飛機設計所和沈陽飛機工業公司獲得了完備的第五代戰斗機研制能力,目前的FC-31戰機仍然采用了兩側進氣和有平尾的設計,事實上可以看做是綜合上述方案設計并進行優化后得出的結果。


    而除成都、沈陽這兩個中國傳統戰斗機研發生產團隊之外,另一個曾對第五代戰斗機進行論證的則多少令人感到出乎意料。上世紀60到70年代,南昌飛機制造廠(現洪都飛機公司)曾經在有“強-5之父”之稱的著名飛機設計師陸孝彭先生的率領下研制出了殲-12輕型戰斗機,該機以“世界上最輕最小的超音速戰斗機”而聞名于世。但鮮為人知的是,這種早已停止發展、性能上最高只能算作第二代戰斗機的戰機,卻是陸孝彭先生設計第五代戰斗機的基準。在JSF計劃提出后,上世紀90年代,陸孝彭先生曾撰寫了《第四代輕型殲擊機研究報告》(注:當時國際上對于戰斗機劃代標準不統一,國內慣用的美標四代機即為目前的五代機),認為可以以殲-12為基礎進行放大,通過更改機載設備系統、采用部分隱身設計而實現一種低成本的輕型第五代戰斗機方案。但陸孝彭先生的設計由于仍然采用外掛式武器掛載方案而并不能具有真正的隱身能力,同時機頭進氣布局也影響了機載雷達和電子設備的布置,故這個方案最高只能算是“四代半”水平的戰斗機。2000年陸孝彭先生逝世后,這個方案已經完全停止了發展。

    • 發表于 2016-01-04 00:00
    • 閱讀 ( 805 )
    • 分類:其他類型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相關問題

    0 條評論

    請先 登錄 后評論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湯依妹兒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華志健 23 文章

    聯系我們:uytrv@hotmail.com 問答工具
  •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久久久久精品国产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