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有口臭,自己卻聞不到?
聞習慣了吧?!
嘴巴有異味,苦的是別人,尷尬的是自己。世界衛生組織調查顯示,全世界人口中,口臭的比例很高,而其中35%的人是不知道自己有口臭的。
有研究表示,這是因為口腔后邊軟腭部分同鼻腔連在一起,鼻子就聞不到口腔后部產生的氣味。
二、如何知道自己是否有口臭?
附自測方法
【醫院的檢測方法】
感官分析法:從患者口中收集樣本,由專業人員直接嗅辨的方法來判斷是否有口臭
儀器檢測法:檢測口腔中可揮發性硫化物的濃度,這是導致大多數口臭的主要化學成分
【內斂的自測方法】
1、雙手捂住口鼻(用口罩可能更好),形成一個相對密閉的空間,哈一口氣后緊接著用鼻吸氣,然后你就被自己熏暈倒地了。
2、使用牙間刷或牙簽伸入牙縫之后聞聞看。
3、用一次性的塑料小勺在舌背上輕刮幾下,放到鼻前判斷,這種方法比較適合檢查來源于舌頭后部的口臭。
4、清潔手腕,用舌頭輕舔手腕數秒,等液體風干后,聞聞有沒有味道。
PS:為什么吐到皮膚上的口水是臭臭的?
從唾液的成分來看,純凈的唾液是不會產生任何氣味的。唾液中的溶菌酶和硫氰離子具有殺菌作用,我們通常聞到的氣味大多來源于細菌發酵食物殘渣產生的硫化物的氣味。
【大氣的自測方法】
在朋友面前哈口氣,讓對方聞聞看。這是最直接的方法了,小編選的這一個,噗哈哈哈……
三、易引發口臭的疾病
如果口臭莫名其妙地出現,那肯定有它存在的原因
口臭一般分生理性口臭(87%的人屬于生理性口臭)和病理性口臭,生理性口臭注意口腔衛生一般都能搞定。搞不定的基本都是病理性口臭(包含口源性口臭和非口源性口臭)。
【口源性口臭】
口腔衛生+口腔醫生可以幫你搞定
口腔疾病
一般而言,會引起口臭的口腔問題多為蛀牙、牙周病、口腔清潔不夠徹底、口干癥、口腔多處潰瘍等。 口干癥好發于年長者,因為唾液分泌變少,使口腔內的細菌不易被唾液沖刷而形成口臭。
女性更年期受荷爾蒙改變的影響,也會引起口干癥。若發生這種狀況,建議多吃點黃豆制品,以增加體內的異黃酮素,有助于減少因荷爾蒙缺乏而產生的口臭,不要攝取過多油煎、油炸豆制品。
【非口源性口臭】
口腔衛生+內科醫生可以幫你搞定
1、氣管疾病
易引發口臭的氣管問題包括: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腫瘤等,除了治療,平日應多攝取像胡蘿卜、柑橘類水果、小麥胚芽等富含維生素C、E及β胡蘿卜素的抗氧化食物,以改善癥狀。
2、腸胃道疾病
常見的狀況有反胃性食道炎、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腸胃脹氣等。 以反胃性食道炎患者為例,因為胃酸逆流,造成口腔內難聞的酸味。患者最好將飲食習慣改為少量多餐、減少甜食及辛辣刺激性食物,更要避免在用餐時飲用湯水。
至于幽門螺旋桿菌感染,主要是飲食作息不正常或相互傳染所致。 除了對癥治療、調整作息外,餐具也可以分開,可減少相互傳染的機會。
3、新陳代謝疾病
其中最常見的就是糖尿病。 由于糖尿病患者的血液里,糖分比一般人高出許多,相對的,也易造成細菌滋生,進而并發蛀牙、牙周病等口腔問題而導致口臭。
再者,患者本身血糖太高,代謝時會產生像爛蘋果味或酮味等難聞氣味。只有控制血糖,才能有效改善這些情況。
四、想吐氣如蘭,可以這樣預防
雖然市面上隨處可見口氣清新的產品,但這只是短時間對付口臭的應急工具,治標不治本。
1、堅持早晚刷牙。不僅要堅持,還要用對方法,不是隨便刷一刷就了事了。
2、刷舌苔。舌苔是有脫落的黏膜細胞、細菌及其代謝物和食物殘渣等構成的苔狀物,適當清潔舌苔可以減少口腔內的細菌數量。不要刷的太勤,刷的過猛會傷害味蕾,一周一次就好,用軟毛牙刷。
3、節制飲食。少抽煙、少喝酒,少吃零食和有刺激性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和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多喝水,保持運動等,大部分的口臭現象都可以消失。
4、定期潔牙。預防因口腔疾病而導致的口臭。
本文出自就醫160,綜合整理自網絡資訊,整理者:魚主任,轉載需注明來源和作者。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