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懶……很……懶……大家都知道。但是別的呢?你們都不知道了。哼,來看大白的。

一、樹懶家族主要就兩個成員,二趾樹懶和三趾樹懶。區別就是指頭的數量。
他們都住在美洲中南部的熱帶雨林里。基本上都是在大西洋沿岸。由于森林砍伐,他們都是間隔分布了。他們幾乎一輩子都在樹上。目前發現的最老的樹懶是一個12歲的老爺爺。野生樹懶應該可以活到15歲。
樹懶一般都是獨居的。只是啪啪啪的時候才會會面。平……常……我……才……懶……得……見……你……
樹懶身上不僅有細菌真菌植物,寄生蟲也很多。據說還有一種蛾子專門寄生在他們身上么。身上簡直就是個微型動物園。還沒圍墻圍欄。
樹懶有32對染色體。從16S線粒體DNA發現,樹懶至少有770萬年的歷史。

二、成年樹懶體重能達到6-9公斤,體長60-80厘米,雌性比雄性要大一些。
作為一種哺乳動物,樹懶應該是一夫多妻制。雖然男孩子要小一些。但是女孩子們仍然要選擇最大最強壯的男孩子。雌性樹懶會主動接近自己喜歡的男孩子。多主動的妹子!我喜歡。
樹懶的陰莖長達1.5-2厘米。比較他們的身高……還是挺長的了! 雌性樹懶也有陰蒂。陰蒂的樣子就像一個沒發育的小丁丁。你說那是干啥用的呢?在非繁殖期,雄性的丁丁會萎縮,精子也不會產生。節約能量嘛。反正她們女孩子也不發情,你準備好有毛用。想挨打啊。
樹懶的睪丸都在肚子里,不像你總是在體外拎來拎去的。因為人家不用面對體溫過高的問題。根本不動,根本不會散多少熱的好么。
樹懶一般在旱季的結尾和雨季的開始啪啪啪。那大概是8-10月。

雌性樹懶喜歡外來的雄性樹懶,而不是生活在她周圍的那些。看起來,作為如此懶散的一個物種……跨越幾公里找個媳婦還是必要的。公樹懶的內心一定是這樣的:擦!老資找媳婦要跑幾公里啊!!!幾公里啊!!!(據說他們跑一公里需要幾個月,即便面臨危險,移動速度也不超過0.2米/秒)
既然很懶,其實連啪啪啪他們也是懶得啪……能觀察到樹懶啪啪啪絕對是一個稀有事件。幾千小時看不到一次。

三、papapa后馬上就是懷孕。
在雨季懷孕的好處是,雨季樹木都長的比較茂盛,樹葉子更新很快,隨時可以吃到嫩葉。
樹懶是會叫的。懶歸懶,不像長頸鹿那么靜默。他們有時會發出一種凄厲的,類似哭聲的叫聲,有時會發出一種高調而且拉長的“呃呃呃”聲。但是我們還不知道這些聲音的意義。

四、樹懶和人相似,平均最多每年生育一次。也有特別懶……得……生……孩……子……的,一輩子生不了幾個。
樹懶的懷孕時間是6個月。小樹懶要跟媽媽在一起一直到八歲。這也和人類相似。你們不也是六七歲上小學嘛。
小樹懶吃奶要吃到4個月,天天抱著媽媽脖子。11個月就可以開始吃固體食物了。樹葉子嘛。兩三歲就性成熟了喲。這個比較早。人是毛都沒長齊呢。
小樹懶剛出生時不過十幾厘米長,不到300克。而且身上也沒有黑色的鬃毛。生殖器更是看不見。但是似乎在七個月里小樹懶就可以長到成年樹懶的70%大小。這是為了預防被豹貓等食肉動物捕食。大一點總是好的。

上圖是黑色鬃毛。上女下男。通過鬃毛就可以分辨性別。估計樹懶之間也是這么分的。就像女人頭發長一樣……
樹懶母親和孩子并不一定會在一起。可能會相距10米遠。因為他們實在是太懶得動了。但是一定會在一棵樹上。一棵樹上通常只會有一只樹懶,或者是母親帶著孩子。幾十公頃的樹林里也不過是100-200只樹懶。

五、樹懶99%的食物是樹葉子,他們也更喜歡吃嫩葉子,老葉子只能占30%的食量。
畢竟嫩葉子口感好,水,糖,蛋白質也多些。纖維素和木質素比較少。
83%的食物是喬木的葉子,16%是藤本植物的葉子。目前發現一共有21種植物是樹懶會吃的。要知道熱帶雨林里有幾千幾萬種植物。樹懶只吃其中的4%。所以樹懶還是很有選擇的。弱樹三千~我只拿一種吃~
其實就像樹袋熊是只吃桉樹葉子的。這也降低了競爭。像人類這種雜食動物其實要面對激烈的競爭,每一種食物都有競爭者。人類能最終勝出也是不容易。
有時樹懶也會吃花和果實。只是很少吃。據說樹懶最喜歡吃的是榕屬和李屬植物的葉子。桑科、夾竹桃科、山欖科和薔薇科也很重要。菠蘿蜜葉子也比較喜歡。
不同的樹懶家族對于食物都有自己的偏好。我想大熊貓也是一樣。
樹懶對于樹葉的消化率其實很低。能夠獲取的能量也很少。所以就只能不動了。不動就不消耗能量嘛。

六、由于運動太少,樹懶是很難保持體溫的。
據說氣溫低于27度就會發抖。他們在白天都會把整個肚子朝向太陽,并且跟著太陽運動。那曬太陽一曬就是一天。
目前樹懶已經很瀕危了。原因是棲息地的減少。人類開墾很多森林作為牧場和農場,養牛養羊,種植可可樹和咖啡樹還有橡膠樹。這些植物沒有一個茂密的樹冠層。樹懶是必須生活在25-30米高的樹冠層的。導致樹懶無處生活。于是就都死了。死了。了。
大概,少喝點咖啡,少吃點巧克力,少用點橡膠制品,會幫助樹懶吧。
當然,樹懶不是不能適應新環境的。現在的很多次生林里,樹懶也可以生存。甚至樹懶可以吃葡萄樹葉。總之,樹懶也在努力活下去吧。
參考文獻:
1、Lara-Ruiz P, Chiarello A G. Life-history traits and sexual dimorphism of the Atlantic forest maned sloth Bradypus torquatus (Xenarthra: Bradypodidae)[J]. Journal of Zoology, 2005, 267(1):63–73.
2、Chiarello A G. Diet of the Atlantic forest maned sloth Bradypus torquatus (Xenarthra: Bradypodidae)[J]. Journal of Zoology, 1998, 246(1):11–19.
3、Cassano C R, Kierulff M C M, Chiarello A G. The cacao agroforests of the Brazilian Atlantic forest as habitat for the endangered maned sloth Bradypus torquatus[J]. Mammalian Biology - Zeitschrift für S?ugetierkunde, 2011, 76(3):243-250.
4、Dias B B, Cassano C R, Pinder L, et al. First observation on mating and reproductive seasonality in maned sloths Bradypus torquatus (Pilosa: Bradypodidae)[J]. Journal of Ethology, 2009, 27(1):97-103.
5、Hayssen V. Bradypus torquatus (Pilosa: Bradypodidae)[J]. Mammalian Species, 2009, 829(1):1-5.
想第一時間看到大白的文章,請關注大白的微信號:生命體。vita-force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