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腫瘤為何會擴散?人類能阻止它嗎?

    撰文/資深醫療媒體人 子琳(微信公眾號:子琳為您讀健康)

    受訪專家: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 內科副主任 主任醫師 馬飛

    是什么,讓腫瘤如此不安分?

    每當疑似腫瘤的患者來到門診,醫生首先就是通過影像學檢查來確診。他們最不愿意看到的,就是患者的腫瘤已經轉移了,尤其是那些年輕腫瘤患者。

    因為沒有轉移的腫瘤并不可怕,治愈幾率也比較高。比如皮膚癌,做完手術后轉移率非常低。再比如甲狀腺癌,做完手術基本不會再有什么問題。但如果是發生了轉移的腫瘤,就會相對麻煩一些。

    腫瘤為什么會發生轉移,又是怎樣發生的轉移呢?馬飛醫生說,腫瘤就是身體里的侵略者,它會不安分的到處擴張,到處侵占自己的領地。而腫瘤會發生轉移,主要是因為咱們身體里的血液是流動的,腫瘤就會隨著血液的流動,在身體里到處游走。

    走到一個地方如果適宜它生存,它就在這里扎根兒繼續繁殖。這就叫做發生了轉移。惡性程度越高的腫瘤越容易轉移,因為惡性程度越高,長得就越快越瘋。

    聽說,每種腫瘤有它愛去的地方

    確實存在一種現象,幾乎每種腫瘤都有自己特定的轉移部位。比如乳腺癌發生淋巴結轉移的比較多,大腸癌發生肝轉移的比較多。但這是為什么呢?到目前為止,醫學上也不完全清楚,但有很多不同的學說。

    有個說法叫做“種子土壤學說”,是指這個種子就適合在這個土壤里生長,南方的植物到了北方的土壤里就長不好,但在南方就能長的旺盛。腫瘤的轉移道理也類似。

    具體到大腸癌容易發生肝轉移的原因,馬飛醫生說,這是因為大腸里血液循環的第一站就是肝,所以腫瘤細胞就容易被截留在肝臟當中生長繁殖。

    很多悲劇,源于不正規與不及時的治療

    微信朋友圈真是個讓人又愛又恨的地方,在那里,我們可以看到子琳這樣的靠譜科普,更能看到沒有依據的“健康科普”。而這種博眼球的破文章,閱讀量基本都在10萬+,真是害人不淺。原來看見有人轉過文章,說化療是對身體的極大傷害,反而會加重癌癥。

    還有的文章說,得了癌不手術活的時間更久。大家相信和轉發是心理作用,因為誰都希望能不遭罪治腫瘤。然而生活當中一些慘痛的案例,也向我們證明了,這些害人的文章有多害人。前段時間,演員徐婷就是因為這樣的心理,做了不合理的治療,引發了生命的悲劇。

    馬飛醫生說,拔火罐不僅不能拔掉腫瘤,反而會加快體內的血液循環,讓腫瘤跑到全身血液里的幾率更大。這不會是第一個徐婷,也不會是最后一個。馬飛醫生在門診當中,也見過類似患者。她們的乳腺癌來的時候還都是比較早期的,只是乳房上摸起來有個硬疙瘩。

    但因為不想化療,擔心化療后產生的副作用和不舒服的感覺,就去拔了火罐。還有在乳房上貼膏藥的,結果把乳房拔爛了弄破了。等意識到治療辦法不得當的時候也晚了,有的來到醫院已經嚴重的連神仙也沒辦法治了。

    再比如演員陳曉旭,發現了乳腺癌壓根就沒做任何治療。沒有多久就因為疾病的快速進展離開了我們,讓林妹妹過早的成了千古絕唱。

    生命這事兒不能當賭博!

    雖然癌癥也有一些醫學解釋不了的問題,比如有的人癌細胞轉移的一塌糊涂,醫生預計她可能也就活一個月,但她真的就活了五年。但這只是個別現象,大部分人沒有這種“功力”。

    所以得了癌癥還是要積極治療、正規治療,因為生命不能當賭博,醫生不可能拿小眾現象去賭大眾安危。人類能阻止腫瘤擴散的唯一辦法,就是早點發現它,早點弄死它。

    根治性手術效果更好?

    腫瘤長到一公分,影像學檢查可以發現了,也就被確診了。而一公分的腫瘤,在體內大概有10的9次方的癌細胞。

    10的9次方這個概念,可能大家覺得太抽象,您只要記住人體的細胞數量巨大,如果體內的癌細胞,在10 的5次方以下,一般可以通過人體的免疫功能壓制住。

    如果體內癌細胞數量大于10的6次方,人體的免疫功能就可能壓制不住它了。如果到10的12次方,人就已經病入膏肓了。所以現在手術治療的目的,就是通過對腫瘤的根治性切除,把10的9次方,降到10的7次方。

    這就是為什么要做根治性手術,因為只有根治性手術才能把這個幅度降下來。非根治性手術瘤子切不干凈,這個幅度也就降不下來。

    為什么有的患者在手術后還要化療?因為體內還有個別殘留癌細胞,通過放化療可以把這個幅度再降低,降到10的6次方甚至5次方,這時候體內的免疫功能,就能發揮作用了。

    化療會讓患者的免疫力下降嗎?

    化療會不會讓免疫力下降,免疫力低了還怎么對抗腫瘤?這個問題常常有人問。馬飛醫生說,化療是把雙刃劍,一方面可以抑制腫瘤,一方面也可以抑制免疫功能。

    醫生給患者打的化療藥,都是在人能夠承受的劑量范圍之中。既不能對免疫功能有太大的損傷,同時又能干掉腫瘤。所以只要化療藥物劑量得當就不會有問題。

    【聲明】本文為子琳原創,受訪專家專業校稿,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否則追究法律責任!(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作者介紹

    子琳,資深醫療媒體人,醫學科普作家。原北京電視臺健康節目導演,深耕健康傳播領域近10年。

    現為國家衛計委《中國人口報》、人民日報《健康時報》、人民日報《民生周刊》健康醫藥專刊等多家媒體特約作者及約稿作者;搜狐、網易、今日頭條、鳳凰網、一點資訊、騰訊新聞《子琳為您讀健康》專欄作者;百度知道特約作者;《子琳說健康》欄目總策劃、主持人。新浪微博@子琳為您讀健康。

    兼任:中國醫療自媒體聯盟成員;北京乳腺病防治學會健康管理專業委員會委員等醫學領域學術職務。

    • 發表于 2016-11-15 00:00
    • 閱讀 ( 762 )
    • 分類:其他類型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相關問題

    0 條評論

    請先 登錄 后評論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湯依妹兒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華志健 23 文章

    聯系我們:uytrv@hotmail.com 問答工具
  •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久久久久精品国产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