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著名的案例應該是“兩小兒辯日”。
一個小孩說,太陽在剛出來的時候離人更近,到了中午便離人遠了。原因是,早晨太陽大,中午太陽小。這是從視覺來闡述問題,大近小遠,沒毛病。
另一個小孩說,太陽剛出來的時候離我們更遠一些,到了中午便離我們近了。原因是,早晨比較涼爽,中午則非常炎熱。這是從感覺來說明問題,遠涼近熱,也沒毛病!
這是在古代,人們沒有能力去探索更深層次的原因,只能憑著最原始的本能去了解這個世界。然而,從不同的角度去看待同一個事物,卻得出截然相反的結論,難免讓人困惑。
現如今,我們再重新看待這個問題。到底是中午太陽離我們更近,還是早晨呢?網上有一個這樣的標準答案:
當地球從遠日點向近日點運行時,當然每天中午的太陽比早晨離我們近些:一方面,由于地球的平均半徑為6371公里,中午的太陽正對著我們;另一方面,由于地球的運動不斷接近太陽,經過半天的運動,中午的大陽也比早晨更接近地球。可是,當太陽從近日點向遠日點運動時,地球平均每天遠離太陽3萬公里,從早晨到中午的半天遠離太陽約8000公里,比地球的半徑大,這樣中午的太陽比早晨離我們更遠些。因此,準確的答案是:每年的1月上旬至7月上旬,早晨比中午太陽離我們近;在7月中旬至12月下旬,早晨比中午太陽離我們遠。
其實,這樣的差別與地球和太陽的距離相比,是非常小的,人們肉眼是看不出的,因此一般地認為早晨和中午太陽離我們一樣遠。
那么,為什么早晨太陽看起來比中午大、中午比早晨更暖和呢?
早晨太陽看起來比中午大,那是人眼睛的錯覺造成。太陽初升時,背村的只有一角稍明亮的天空,而在中午時,背襯的是遼闊的明朗的天穹。由于與周圍的大小、明亮對比程度不同,就形成了錯覺。
至于早晨和中午溫度的差別,那是由于早晨的太陽要斜著穿過大氣層,結果熱能被發散、反射較多的緣故。
顯而易見,當人們的知識量非常有限的時候,便會被各種表象所迷惑,感覺幾種觀點說的貌似都有道理。但是,當人們有正確的知識體系做支撐的時候,便能輕而易舉的識別究竟誰對誰錯。
此外,當人們從不同的知識領域去闡述同一個問題,確實會發生兩種或多種觀點都是正確的情況。
更多精彩百度搜索:子寒飛花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時代新知
微信號:jzhwy7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