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上大學那會兒,有一次吃藥過敏了,起了蕁麻疹,特別的癢,還不能抓,越抓越癢,于是求助于我的老師,給我開了一袋特別便宜的藥,叮囑我每天吃三次,一次一片。藥的確是好藥,一吃立馬見效,但是那個困啊,眼睛就睜不開,腦袋昏昏沉沉,上課基本都在掙扎中度過。好在一周后停藥后沒事了。。。
上班以后,一個老同學有了濕疹,面積還不小,我告訴他口服一種脫敏的藥,叮囑他每天口服就一次,晚上吃一片就可以,外用點糖皮質激素乳膏。三天后他打電話告訴我,自打吃了這個藥,自己多年的失眠解決了,不過早上根本起不了床,腦袋也是發悶,已經連續請了三天假了。。。
又有一天,一個老爺爺的皮膚瘙癢癥特別的嚴重,每天都是不停的撓癢癢,抓的皮膚血淋淋,一道一道的血痕,吃藥抹藥效果不理想。于是,我給老爺爺做了系統評估之后認為還是單純的皮膚瘙癢癥,叮囑老爺子少洗澡,不要開水燙洗,溫水洗澡,每天多抹幾次潤膚霜,外用激素類和中藥類止癢乳膏外,我處方了讓我和我同學都特別困的藥物聯合起來治療老爺爺的瘙癢。沒想到,一周后老爺子復診,對我說,這兩個藥對他的效果不好,晚上仍然癢癢的睡不著覺。。。

說道這里,大家估計很好奇,為什么抗過敏的藥物有的人吃了就特別困,有的人吃了就沒事呢?這是因為:
1.抗過敏藥物醫學上叫做抗組胺藥物,實際上就是對抗引起人類皮膚瘙癢的一個叫做“組胺”的重要的炎性介質;
2.抗組胺藥物主要分為兩代,止癢效果都很不錯,目前應用都挺廣泛;
3.第一代的抗組胺藥物一般歷史久遠,應用很廣,止癢效果不錯,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氯苯那敏,也叫撲爾敏”;第二代抗組胺藥物大多為近二三十年研制,止癢效果也很好,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氯雷他定”和“西替利嗪”;
4.第一代抗組胺藥物特殊的結構,則會出現:
1)容易通過血腦屏障,影響到中樞系統,可能會出現頭暈、昏睡、注意力不集中,因此高空作業、開車一族、司機、飛行員等慎用或者禁止使用;
2)具有抗膽堿作用,出現粘膜干燥(比如嘴干)、尿尿困難、瞳孔散大等,因此有青光眼的和前列腺肥大的老年人要慎用;
3)半衰期短,因此需要每天數次用藥才能達到效果;

5.第二代抗組胺藥物特殊的結構,則會出現:
1)不容易通過血腦屏障,因此出現頭暈、昏昏欲睡、嗜睡的副作用大大降低,但是每個人特殊的體質,需要用藥個體化,尤其是飛行員、駕駛員更要慎重;
2)抗膽堿作用很小或者沒有,因此,青光眼和前列腺肥大的老年人也可以使用;
3)半衰期較長,通常每天一次就可以維持24小時;
6.每個藥物都有自己的適應癥,也有一定的副作用,就算是抗過敏的藥物也可能有藥物過敏的可能性,因此用藥要謹慎,治病要用心。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