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艾(或稱女歧)的生卒年月不詳。她應該是少康手下的一名女將領(一說為仆人),因為夏商時期女性可以領兵作戰。女艾不僅對少康忠貞不二,而且智勇雙全。少康交給女艾的任務就是獲取寒澆的軍事情報,包括兵力及具體部署,以爭取主動,打寒澆一個措手不及。
少康接受少康的臥底任務后,女艾喬裝打扮,來到寒澆的封地過邑。她用盡辦法打探消息,源源不斷地向少康提供有價值的情報。

女艾的故事出自《左傳 哀公元年》,僅僅五個字:“使女艾諜澆”。另有一種說法,說是女艾曾經裝扮成一個仆人,借著縫補衣服的機會,與寒澆同住一個房間,竊取了寒澆更多的機密。并作為少康的內應,使得少康成功殺死寒澆。這種說法出自屈原的《楚辭 天問》,原句是這樣的:“惟澆在戶何求于嫂,何少康逐犬而顛隕其首。女歧縫裳而館同爰止,何顛易厥首而親以逢殆。澆謀易旅何以厚之,覆舟斟尋何道取之”。其中的一句“女歧縫裳而館同爰止”,便是對女艾做間諜時的情景描寫。也就是說,女歧就是女艾。

少康根據女艾的情報,用行刺或襲擊的方法除掉了澆,或者很可能就是女艾夜間行刺了澆。但這種說法很難得到佐證。而對于中國第一個使用間諜的少康的記載,也體現在清朝人朱逢甲的《間書》中:“用間始于夏之少康 ,使女艾間澆。”不管怎樣,少康的復國斗爭,除正常的軍事手段外,詭詐的秘密戰術也可圈可點,女艾的功績更是不可抹殺。

公元前1965年,根據女艾的情報,少康認為全面進攻的時機已經成熟,便率領復國大軍攻占了寒澆的封地過邑,殺死寒澆;公元前1963年,少康命長子杼領兵攻打弋邑,寒豷的軍隊也被擊敗,寒豷還被剁成肉醬。《左傳 襄公四年》描述此事并評論道:“少康滅澆于過,后杼滅豷于戈。有窮由是遂亡,失人故也。”

公元前1962年,少康率軍大軍一鼓作氣,乘勝先后攻克了寒浞的兩大封國,中原大部地區收復。剩下的便是寒浞的都城斟尋了。此時寒浞年近八十,早已無力征戰,躲在深宮里不敢應戰。而其部下見夏軍勢如破竹,感到大勢已去,便落井下石,突然反叛,殺進宮中捉住寒浞。寒浞自殺不成,被凌遲處死。少康恢復了中斷40余年的大夏,建都綸邑(今商丘夏邑縣),史稱“少康中興”。

少康的復國故事,史書著墨很多,而對于女艾的功績評價,卻絕口不提。即使是那可憐的五個字,也只是為了顯示少康的戰略遠見而已。然而,可以想見的是,在那個信息閉塞的年代,如果沒有女艾(甚至少康之子季杼)深入虎穴,打入敵人內部,歷經千辛萬苦搜集情報,少康很難了解敵人的真實情況,更妄談一戰而勝。而女艾,這個美女間諜,在少康復國之后便銷聲匿跡了,想必少康也很難再想起她。

本文經指文烽火工作室授權發布,作者原廓。任何媒體或者公眾號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