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類是一種奇妙的動物,對未知的世界總是懷有一種莫名的恐懼,同時又充滿了無盡的好奇,有人明知恐怖電影會把自己嚇得幾天睡不著覺,卻依然要透過指縫心驚膽戰的滿足自己的好奇欲望。這種帶著強烈好奇心與畏懼心去探尋未知事物的過程就是恐怖故事的起源。這些故事將極大的刺激人類的感官,讓人既愛又怕。但是故事總歸是故事,能聽能看能想就是不能親自體驗,這也成為不少人的遺憾。
虛擬現實技術的到來,改變了這一現狀。現在只要有VR頭顯,每個人都可以成為恐怖故事中的主角,探尋未知的恐懼。與傳統的恐怖小說、電影相比,VR恐怖游戲更加真實生動,讓人身臨其境,直面恐怖。
恐怖游戲恐怖的心理學解釋
為什么大家玩恐怖游戲的時候心里都會感覺害怕呢?對于這個問題,心理學家給出的解釋是:人類雙認知系統在起作用。人類擁有兩個認知系統,系統1是舊腦,系統2是新腦。舊腦很早就有,新腦發展得較晚,只有人類才有。這兩個系統無時無刻都不在起作用,系統1是快速、無意識、直覺、情感性的,是人類繼承自其演化祖先的遺產。系統2是慢速、有意識、反思、理性的,是有語言之后人類發展出來的智能利器。

系統1與生俱來,一直在默默運行,功耗很低。系統2是后天積累形成,運行起來能耗較大。兩個系統如果有沖突,那基本上系統1的效果會占上風。不過系統2很聰明,可以想出一些詭計來操縱系統1,這就是俗稱的“自控力”。

你去坐過山車的時候,系統2提示說過山車很安全,軌道很堅固,。但你還是很害怕,因為系統1本能地說“要死、要死、要死”。
現在,你在玩恐怖游戲,系統2告訴你,游戲中的角色怎么樣,不會傷害到真實世界的自己。但系統1聽著那陰森的音樂,探索著游戲里的每一個黑暗角落,突然有個怪物從暗處沖出來,你被嚇個半死,因為系統1本能地說,“要死、要死、要死……”。
VR恐怖游戲到底有多恐怖?

傳統的恐怖游戲受限于電腦屏幕,讓人覺得恐怖只是屏幕里面的世界,始終威脅不到自己。然而,VR恐怖游戲的體驗是360°全方位的無限虛擬感受,身臨其境感更加明顯,對所有危險元素的感官刺激無疑也加倍放大。
首先,專業的VR設備能提供的“沉浸感”已經達到以假亂真的地步,當把這種“沉浸感”應用在恐怖游戲上,加上聽覺和視覺的全封閉,絕對是沉浸其中不能自拔。而強烈的緊張感會讓玩家更加集中注意力,不自覺的沉浸在游戲中,忽視甚至暫時忘記現實,不少人在游戲中跪在地上“叫爸爸”就是忽視現實的表現。 在VR恐怖游戲里,玩家將在陌生的世界中一個人去探索未知,沒有任何可以交互和信任的人,或者遇到的人根本就不是“人”。在這種環境下,作為群居動物的人類會下意識尋找同類的幫助,但是在VR環境中,玩家只能只身一人備受煎熬。
目前,大多數的VR恐怖游戲都是第一人稱視角,將玩家直接帶入游戲當中,以主角的身份融入恐怖事件里,將玩家與恐怖元素無限拉近。從以前第三人稱的視角旁觀一個恐怖故事,到成為恐怖事件的一個部分的本質轉變,讓玩家在一種時時刻刻都有可能遇到危險的環境中,最大限度的釋放親歷感。
不過從眾多VR恐怖游戲體驗者反饋來看,大部分人在虛擬現實的環境中會忘記其實自己在游戲里,被其中的恐怖元素真正的嚇到,這也許可以解釋為什么許多體驗者會有各種超激烈的反應。其實,在VR恐怖游戲被嚇到后,就算摘下VR頭顯之后,內心也會許久不能平靜,這種體驗不亞于玩家親身經歷,也是對人類最原始情緒的深度刺激。
恐怖VR游戲有哪些類型?

環境怖恐
恐怖的環境、陰暗的畫面、血腥的場所、各種奇形怪狀的怪物種種這些都是恐怖游戲中最常見的元素。恐怖游戲將死亡、黑暗、鬼怪、詛咒、怪物、血腥等元素加入到其中,讓VR游戲環境更加恐怖,用出其不意的視覺沖擊與殘虐的血腥場面刺激玩家的神經。

心理恐怖
穿梭于古老陰暗的建筑中,在壓抑的氛圍烘托和陰森的背景音效下,尋找未知的秘密,不斷發現一些奇怪的事物,邪惡與陰寒的氛圍一步一步侵蝕玩家的心靈,這是心理恐怖游戲的常見表現方式之一。
相對于環境恐怖,心理恐怖更能觸及到人類心靈深處。心理恐怖更加突出人們視覺經驗上的出位而帶來的視覺恐怖,通過不斷制造疑惑和未知帶來內心深處的恐怖,從而讓玩家感受到從電視屏幕噴薄而出然后鉆入心髓的恐懼。
玩恐怖VR要量力而行

恐怖,其實是最原始直覺力的終極驅動力,最純粹的直接滿足感。這種感覺從靈魂深處產生,直接沖擊人類的大腦,帶來強烈的沖擊感,從而使人做出種種反應。如果心理素質不太好的話,玩VR恐怖游戲就要小心了。
其實,當人經歷興奮、緊張、恐懼的時候,就會分泌腎上腺素,它能讓人呼吸較快,心跳加速,瞳孔放大。從而在之后多巴胺的分泌又會提供大腦一種愉快和快感,讓人怕并快樂著,這也是VR恐怖游戲一直長盛不衰的原因之一。
VR恐怖游戲今年進入爆發期
今年,HTC Vive,Oculus Rift,PS VR三大頭顯相繼亮相,支持各個頭顯的VR內容也相繼上線,VR恐怖游戲也進入大發展大繁榮的一年。別的不看,就說三大頭顯支持的恐怖游戲就已經舉不勝舉。
HTC Vive
《屋中小椅:綠水之謎》,《無須在意》,《瘋狂精神病》,《恐怖姐妹》,《穿越死亡》,《布魯克海文實驗》,《逃離血腥瑪麗》,《藍光效應》等。
Oculus Rift
《輻射》、《凈化日》、《黑暗之主》、《黑暗樓梯》、《夜晚卡森消失了》、《惡魔客人》、《夜幕:逃脫》等。
PS VR
《他們在說謊》、《方舟:生存進化》、《超自然行動》、《暗訪》、《廚房》、《直到黎明:血戰》等。
值得一提的是,國內廠商在VR恐怖游戲中也貢獻頗多,其中《會哭的娃娃》、《羅布泊喪尸》、《除夕》等一批優秀作品也讓玩家眼前一亮。
總結
作為VR內有大爆發的一年,VR恐怖游戲不論是在數量上還是質量上都在不斷提升。而VR設備帶來的虛擬現實環境為恐怖游戲帶來了新的生命,讓恐怖故事可以發生在玩家的身邊,這也對傳統的恐怖游戲起到了借鑒與學習的作用。
雖然VR恐怖游戲將人心的恐懼演繹的淋漓盡致,但不能為了恐怖而一味的追求恐怖。VR恐怖游戲還需要加入更多的元素使其豐富,賦予新的意義。不過,畢竟它是個新事物,還有很多的空間需要我們去探索與發揮。
VR恐怖游戲能否拿下VR游戲一哥地位?
更多奇葩游戲、硬件資訊請關注:www.83830.com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