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王充《論衡》--《狀留篇》
相信我們身邊不難聽到這樣的話語:“平時很健康的一個人,怎么突然間就檢查出來癌癥晚期了?”“隔壁的小張才二十出頭,竟然檢查出了胃癌,太不幸了!”……是不是很熟悉的話語?曾經有國外的研究顯示,得了癌癥是因為運氣不好,其實非也,固然有運氣的成分在里面,但是得了癌癥的軀體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慢性感染地刺激最終導致了腫瘤產生。是什么原因而導致了慢性感染?難道真是由于所謂的“命不好”?看了下面的介紹,我相信你就不會這么認為了。
幽門螺桿菌感染

圖一:幽門螺桿菌形態
幽門螺桿菌又稱幽門螺旋菌,英文名Helicobacterpylori,簡稱Hp。是革蘭氏陰性、微需氧的細菌,生存于胃部及十二指腸的各區域內。值得大家注意的是,它是通過碗筷、飯菜、糞便傳播的。年輕人越來越繁重的工作壓力以及現代科技手段的發達,很容易湊齊一桌人吃吃喝喝,如果有感染幽門螺桿菌的患者用沾有其口水的餐具食用了公共盤子內的食物,那么很有可能食物上已經沾上了幽門螺桿菌,防不勝防[1]。
長此以往,它會引起胃黏膜輕微的慢性發炎,他的感染是無聲無息的,如果沒有定期體檢,恐怕會愈演愈烈,甚至導致胃及十二指腸潰瘍與胃癌。
HPV感染
HPV是一種DNA病毒,能引起人體皮膚黏膜的鱗狀上皮增殖,表現為尋常疣、生殖器疣(尖銳濕疣)等明顯癥狀。隨著性病中尖銳濕疣的發病率急速上升和宮頸癌、肛門癌等增多,HPV感染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高度關注。

圖二:人類乳頭瘤病毒(HPV)形態
來自美國的統計學數據表示,宮頸原位癌中,100%查出HPV病毒,宮頸癌中,90%查出HPV病毒,外陰癌該相關率在70%左右,陰道癌近78%[2]。因此,做好HPV篩查,直接關系到多種性病、惡性腫瘤的防治。
但是令人擔憂的是,HPV病毒的傳播與性行為密切相關,尤其是無保護措施的非固定伴侶性交,然而病毒看不見摸不著,癌前病變基本沒有癥狀,而等到女性發現血性分泌物、同房后出血等明顯癥狀后基本都是中晚期。所以不論男女,一定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作風,不能自甘墮落,以防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HBV感染
乙型肝炎病毒簡稱乙肝病毒。是一種DNA病毒,屬于嗜肝DNA病毒科(hepadnavividae)。根據目前所知,HBV就只對人和猩猩有易感性,會引發乙型病毒性肝炎疾病[3]。

圖三:乙肝病毒形態
肝細胞癌(HCC)在最常見的腫瘤中居第五位, 具有相當廣泛的地域差異。80%左右的肝癌與乙型肝炎病毒(HBV)有關。乙肝病毒的主要致癌機理是加快肝硬化的發展,但乙肝也可直接導致肝癌的發生。預防乙肝相關肝癌、控制乙肝病毒的感染以及有效治療慢性乙型肝炎尚需全世界的共同努力。
乙肝的傳播方式很多元化,包括母嬰傳播、血液傳播、破損皮膚或者粘膜傳播、醫源性接觸等傳播方式。如果家庭內有成員患有乙肝,那么其他家人要注意了,要與患者的日常生活用品分開使用,避免交叉感染。
EB病毒
EB病毒是Epstein和Barr于1964年首次成功地將Burkitt非洲兒童淋巴瘤細胞通過體外懸浮培養而建株,并在建株細胞涂片中用電鏡觀察到的皰疹病毒顆粒,他們認為該病毒是多種惡性腫瘤(如鼻咽癌)的病因之一,它主要感染人類口咽部的上皮細胞和B淋巴細胞。

圖四:EB病毒形態
EB病毒主要經唾液傳播,人體感染后會引起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非洲兒童淋巴瘤(即burkitt淋巴瘤)、鼻咽癌等疾病[4]。在這里要提醒大家的是,青年人要對自己的性行為負責,遠離高危性行為,做足保護措施。如果確診為EB病毒,日常生活一定要采取分餐制,每人有專用碗筷,使用公筷夾菜,避免病毒傳播。
以上為大家列舉了四種慢性感染所釀成的悲劇,慢性感染還有很多,這里就不一一贅述了。不難看出,慢性感染還是與生活方式與習慣息息相關的。“NO ZUO NO DIE”,所以我們在日常的生活中要注意細節,改掉不良習慣。畢竟身體是自己的,小心呵護,注重保養,俗話說得好: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只有身體健康,才能實現自己的社會價值,并且也能為家庭帶來幸福。
參考文獻
1.XiongF, Xiong M; Lack of Association Found between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 andDiarrhea-Predominant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A Multicenter RetrospectiveStudy; Gastroenterol Res Pract. 2016; 2016 July 17.
2.WangL, Wang P; Prevalence of High-Risk Human Papillomavirus (HR-HPV) Genotypes andMultiple Infections in Cervical Abnormalities from Northern Xinjiang,China.PLoS One. 2016 Aug 5;11(8):e0160698. 3.Jahan M, Islam MA; Anti-HBcScreening of Blood Donors in Bangladesh: Relevance to Containment of HBVPropagation.J Clin Exp Hepatol. 2016 Jun;6(2):115-8. doi:10.1016/j.jceh.2016.05.002. Epub 2016 May 24
4.Zhang X, Yu L,Xu H; Lysosome Calcium in ROS Regulation of Autophagy. Autophagy. 2016 Aug 2:0
出品:科普中國
制作:天津市金匱靈蘭科技有限公司(金匱靈蘭)
監制: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
“科普中國”是中國科協攜同社會各方利用信息化手段開展科學傳播的科學權威品牌。
本文由科普中國融合創作出品,轉載請注明出處。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