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這些“奇葩”的深海蟲

    在海洋深處,有一類奇異的動物。其中一些沒有肛門,還有一些擁有非常強大的顎,以至于它們能將不經意間經過的魚兒一刀切成兩段。它們就是深海里數以億計的蠕蟲,這些奇怪的生物比你的夢境還有趣或是可怕。

    生活在熱泉噴口的蠕蟲

    1988年,美國科學家在研究太平洋西北部的熱泉噴口時,發現了一群剛毛蠕蟲——海鱗蟲,這種蟲子的牙齒看起來像一只強壯鸚鵡的喙和一臺割草機的組合體。起初,科學家們認為海鱗蟲是兇猛的食肉動物,用其有力的牙齒咬住獵物,將獵物撕成碎片。然而,海鱗蟲的牙齒的功能更像是谷物聯合收割機,嘩啦嘩啦地“收割”生活在熱泉噴口附近密集的細菌“地毯”和單細胞生物。它們那可怕的嘴可由內向外翻轉,這樣更易捕獲獵物。慶幸的是,它們只有2到3厘米長,傷害不了人類。

    在光線根本無法到達的深海熱泉,海鱗蟲附近的生態群落不能通過光合作用獲取能量,因此,只能從熱泉的化學過程中獲得所需物質。因此,除了收割獵物,剩余的其他時間,海鱗蟲過著一種簡單的生活,以生活在自己背鱗之間的共生菌為食。共生菌能利用熱泉口水流中的礦物質,為海鱗蟲提供營養和能量。

    帶毒刺的蠕蟲

    大西洋的熱帶區域和地中海大部分海區里生活著一類不太友好的蠕蟲——火刺蟲。這種生物有15厘米長的大身板,它們的背像一塊平板,但沿著平板的側面邊緣,生長著長長的“剛毛”。擁有“大胡子”的它們看起來似乎是可愛的寵物,但你只需要輕輕地碰一下,就知道它們的名字并非徒有虛名。

    與火刺蟲親密接觸過的潛水員都會出現皮疹癥狀:手變紅腫起來,刺痛感間歇性地襲來,手部燃燒的感覺持續好幾天。嚴重的情況下,潛水員甚至可能感到頭暈、惡心,痛苦不堪。奧秘就在于分布在火刺蟲身體兩側細長的剛毛,這些剛毛是中空的,中間其實充滿了很強的神經毒素的管道。管道容易破碎,只要一碰到就會破裂并釋放出毒液,因此,這些自帶的武器也成為它們用來驅逐捕食者的工具之一。

    超級長的蠕蟲

    1864年,在一次猛烈的風暴后,一條長長的黑色蠕蟲被海水沖上了英國蘇格蘭圣安德魯斯的海岸。

    一位當地的自然歷史學家開始測量這條蠕蟲,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為蠕蟲一直扭扭曲曲地收縮在一起。最后,自然歷史學家確定了它的長度——不小于55米!當時,這條巨大的帶狀蠕蟲算是人類測量過的最長動物之一。因為就算是1904年在南大西洋福克蘭群島被捕獲的藍鯨,也只有約33米長。

    經鑒定,這條蠕蟲屬于一種奇怪的海洋動物——紐形動物門的紐蟲。它們一般生活在海洋里,都很長、很瘦條,且體表能分泌酸性很強的粘液,它們的腸道和體壁之間充滿著許多組織細胞,可以貯存食物。因此,它們的耐餓力很強。

    紐形動物是一種食肉類動物,通過長長、粘粘的吻捕捉獵物。吻位于背部的一個特殊的腔中,幾乎超過體長的一半。捕食時,趁獵物不備,紐蟲的吻部可突然伸出,迅速纏住獵物并將它卷入口中。有的紐蟲吻端還長有針刺,以增強其捕食能力。

    最無情的蠕蟲

    說到最無情的海底食肉動物,不得不提到巴比蠕蟲。

    2009年初,英國紐基水族館里的很多魚類突然毫無征兆地消失了,只在水族箱的底部留下幾片零散的鱗片。工作人員認為魚是被小偷偷走了,但從2個月之內的監控錄像里,都沒有查到小偷出入的一絲跡象,于是工作人員決定拆卸水族箱。

    剩余的魚兒被移了出來,接著工作人員開始將水抽干。就在那時,工作人員看到了一條1米長的巴比蟲,它就是藏在暗處的殺魚兇手。

    巴比蟲是海洋最長的剛毛蠕蟲之一,也是最兇猛、最殘忍的食肉動物之一。它們可以長到3米長,以S的形狀躺在海底或在石頭的空隙之間,等待獵物上門。每當魚兒經過它們的藏身之地,它們就發射“火箭”——一對像剪刀一樣鋒利的下頷骨。由于巴比蟲的快速攻擊,一些獵物經常瞬間被斬切,甚至一分為二。人類如果距離太近,也會被咬傷。

    捕獵時,巴比蟲張開它們的大口,用力咬住獵物,但要使得獵物完全不動,巴比蟲還需要向獵物注入大量的毒素,隨后才悠然地吃掉美味食物。

    像圣誕樹的蠕蟲

    圣誕樹蟲就像熱帶海洋聚會的裝飾品。在熱帶和亞熱帶的海洋中,珊瑚礁是很常見的,而圣誕樹蟲就在珊瑚里蓋起小管子安家落戶,伸出它們獨特的觸須,在海水中飄蕩。觸須很長,而且是扭曲的,并帶有細長絲,可用于過濾水中微小、可食用的顆粒。觸須和細絲構成一個大大的、色彩鮮艷的冠形,形狀如同圣誕樹。

    圣誕樹蟲是剛毛蠕蟲,也是海洋中最大的一類動物群體,有1萬種以上的已知種類。圣誕樹蟲在海洋里扮演一個重要角色,部分原因是它們是最重要的有機物質轉換者。它們能過濾水,尋找有機粒子,否則這些有機物質就被浪費掉了。

    尾巴會游走的蠕蟲

    每年的10月到11月,數百萬條30厘米長的“扁形蟲”從太平洋深處接二連三地浮上來,南太平洋數百個小島上的居民紛紛趕來抓住它們,把它們當作美味佳肴。

    關于這種蟲的第一次生物科學描述是在1847年,科學家們將它們命名為磯沙蠶。詭異的是,科學家發現它們竟然沒有頭!50年后,科學家們才意識到,磯沙蠶的頭部生活在海底,而自己本身的尾部正在參與一個大型的交配游戲。當交配季節到來時,磯沙蠶的尾部會自行脫落,成為一個分離的個體,而蟲尾巴里包含了卵子和精子細胞。這種特殊的尾巴被稱為生殖節,還留有一個眼,能讓它自由游向有光的海面,直到到達所有蟲尾巴聚集的地方,開始一場蟲尾巴的狂歡。而它們留在海底的頭部又會重新生長出一個尾部。

    不排糞便的蠕蟲

    20世紀70年代,科學家們在美國東南部海底發現了一系列的熱泉噴口,那里的溫度高達幾百攝氏度,帶有豐富礦物的水從海底流出。此外,他們還發現了一個全新的生態系統。其中一種主要的生物是長達3米,身體為紅白兩色的蠕蟲,它們大規模聚集在泉口周圍生活。

    蠕蟲身居長管里,它們帶有許許多多毛的嘴巴則在熱水中蕩漾。這些毛顯現出紅色,這是由于血紅蛋白的含量較高,使得在熱泉周圍生活的蠕蟲更容易吸收氧氣。而圍繞著蠕蟲的管由糖類物質和蛋白質組成,可保護蠕蟲的柔軟身體不受高溫噴泉和高強度化學物質的影響。

    蠕蟲的內部解剖結構和外部結構一樣不尋常。管狀蠕蟲的營養體是一種含有細菌的特殊器官,而細菌與蠕蟲是共生的,細菌能將蠕蟲所吸收的氧氣和熱泉中的礦物質轉換成能量。蠕蟲最奇怪的一個特點是,它們身體上缺少一個開口來排出廢物。事實上,它們不會生產許多廢棄物,而所生產的一點廢棄物都儲存在體內——也就是說,它們從來沒有大便過。

    本文源自大科技*科學之謎  2016年第12期雜志文章

    • 發表于 2016-12-16 00:00
    • 閱讀 ( 1097 )
    • 分類:其他類型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相關問題

    0 條評論

    請先 登錄 后評論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湯依妹兒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華志健 23 文章

    聯系我們:uytrv@hotmail.com 問答工具
  •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久久久久精品国产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