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替代性人工晶體植入手術矯治近視?別鬧了

    筆者《放進眼里,鹽水一沖,視力提高三倍,什么鬼?》一文,對加拿大“8分鐘永久恢復視力病提高視力3倍”的黑科技進行了分析,主要就外媒有關新聞報道,以及國內媒體的夸大和歪曲做了針對性解讀,而沒有涉及原理等額外的內容。

    文章在讀者中引發熱烈反響,很多網友籍此改變了對這種所謂黑科技的認識。然而,仍有不少網友被誤導,并不切實際地期盼產品上市來拯救自己的視力。比如:

    熱心網友2016-12-2 14:02

    我一直等著這種神器,沒想到那么快就有了。

    暗淡藍點wyTony2016-12-2 17:11

    加油,希望這項發明能夠成功,造福全體近視人群!!

    熱心網友2016-12-4 00:04

    期待期待,媽媽看了這則報告說:“好好上學吧,眼睛在厲害也沒事,有錢買這個”我。。。


    有感于此,筆者覺得有必要從醫學原理上進一步來說明這種方法的不可行性。

    從本質上講,這是一種用仿生人工晶體置換手術治療近視的設想,因此,我們就從近視和人工晶體植入兩方面說起。


    近視是怎么回事?

    我國青少年近視率超過80%,相信,讀者中的很大部分自身就是近視。因而,對近視并不陌生。

    簡單來說,我們的眼睛就如同照相機,眼裂就是鏡頭,瞳孔相當于光圈,正常情況下,一定距離之外的光線平行進入眼睛,通過角膜(單面)和晶狀體(雙面)這兩個凸透鏡的聚焦,恰好投射在視網膜上,形成清晰的影像。

    其中,角膜的曲度通常是固定的,只有晶體在睫狀體牽動下凸曲度可以發生改變以調整眼睛對光線的聚焦能力。這也是遠處和近處物體都可以清晰成像的原因所在。

    當光線不能準確投射到視網膜上時,我們稱之為屈光不正。如果遠處光線映像投射到視網膜前方,形成模糊影像;但視近物時光準確投射在視網膜上形成清晰影像,這就是我們熟知的近視。

    人出生后眼睛縱軸較短,影像聚焦于視網膜后方,故嬰兒都屬于生理性遠視。眼睛像身體其他組織器官一樣隨著年齡發育生長,眼球逐漸變長,這個過程主要在嬰幼兒期完成。但是,進入兒童期之后,眼軸仍然會緩慢地繼續拉長,主要在5~16歲之間。

    而角膜和晶體的屈光度卻幾乎不隨著年齡出現明顯變化。因而,眼球縱軸的拉長是近視形成的主要因素。

    具體原因和機制雖然一直不清楚。但,除了生理性發育生長外,不外乎遺傳和環境兩方面因素。

    早在上世紀60年代,已經發現近視具有明顯的遺傳傾向。幾十年來,遺傳也成了唯一明確的近視原因。

    然而,單一遺傳因素不能單獨解釋近視的成因,尤其是幾十年來近視在全球的快速增加。

    最近50年來,近視在全球范圍內全面爆發。在我國,青少年近視率從60年代的20%急速發展到近年來的超過80%,年輕成人的近視率更是超過了90%。在整個東亞區呈現類似我國的情況,青年人近視率普遍超過90%。

    近視的爆發促使人們更多從環境因素入手對近視的成因和進展因素進行研究。

    開始,人們認為近距離視物,尤其是閱讀等案頭學習和工作是近視的主要原因。但是,更深入的研究最終否定了這種猜測。

    2007年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的研究,對514名視力正常的三年級兒童隨訪,5年后有1/5的孩子患上近視。通過多因素分析研究者發現,花更多時間從事戶外活動的孩子比更多時間呆在室內的孩子更不容易患近視。

    2008年,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的研究進一步證實了近視與戶外活動時間的這種相關性。隨后更多的研究得出與上述研究一致性的結果。

    機制上,雖然尚未完全明確,但是認為明亮光照,主要是紫外線B(UVB),可以刺激視網膜產生更多的多巴胺,多巴胺可以抑制眼軸的拉長。

    現在,通常認為,多巴胺與其他可能的幾十種物質一起達成平衡才可以維持眼球的正常生長發育。

    通常室內即便被認為是明亮的照明,光線照度也僅僅在500~1000勒克斯(國際光強單位),而室外光照在28 000至130 000勒克斯之間。過多的室內活動勢必影響視網膜多巴胺的分泌,導致眼球拉長抑制的不足。

    這種觀點獲得大量動物實驗研究證據的支持,尤其是當給予實驗雞視網膜注射抑制多巴胺產生的阻滯劑時,小雞更容易患上近視。

    大量的臨床研究也一致性支持,充足的室外活動時間是抑制近視的有效方法。

    前兩天最新發表的一項由歐洲6個眼科中心進行研究通過對4000多名老人的回顧性分析同樣發現,在14~19歲和20~39歲之間UVB暴露的增加與近視幾率減少相關聯。

    總之,目前認為,無論是內外因素所致,眼球的過度拉長是近視發生和進展的主要因素,眼球主要的屈光組件角膜和晶體無論結構還是功能都保持完好和健康。


    人工晶體植入

    如前所述,晶體是眼睛主要的透光介質之一,更是眼球屈光度可調整性的唯一組件。晶體的主要成分是膠原蛋白和水分,隨著的年齡增長的老化和內外因素的作用透光度逐步降低,當渾濁程度影響視力時就發生所謂白內障。

    目前白內障發生的確切機制還不清楚,也沒有有證據證明有效的治療和預防性藥物可用,唯一有效的治療就是手術去除渾濁的晶體。

    問題是,晶體是眼睛最主要的屈光透鏡,被去除后,需要植入替代物來恢復眼睛的屈光性。人工晶體植入應運而生。

    就是說,人工晶體的植入是應白內障手術治療而出現和發展起來的。

    早期的人工晶體是單一焦距的,植入后病人雖然可以恢復視力,但是近視力需要佩戴適度的遠視鏡來矯正。

    隨后,科學家研發出雙焦和多焦人工晶體。目前,利用光學衍射和折射原理的多焦距仿生人工晶體很大程度上可以滿足白內障術后老年人視力的需要。


    人工晶體植入可以用于近視治療嗎?

    《放進眼里,鹽水一沖,視力提高三倍,什么鬼?》一文對目前近視矯正的方法做了簡單介紹,除了激光手術通過改變角膜的屈光度外,無論框架眼鏡、隱形眼鏡還是ICL手術,原理都是附加一個凹透鏡矯正由于眼球拉長導致的屈光不正。而完全不涉及晶體,也就不破壞眼睛屈光度的可調整性。

    這樣,對于成年人已經穩定的近視,或者青少年進展期近視的某個階段,只需要矯正一定屈光度,眼睛的視力就可以完全恢復正常。尤其是,晶體仍然是完好的,眼睛對遠近視力的調整能力絲毫不受影響。

    反觀替代性人工晶體植入,用來治療白內障是由于白內障患者晶體已經遭到破壞必須去除,并無奈退而求其次尋找替代物進行植入。

    同時,即便是目前最先進的多焦仿生人工晶體也是以部分地犧牲視力的清晰度和穩定性為代價的,對于白內障手術晶體必須去除,以及老年人視力相對的低要求來說已經是非常理想的治療。

    但是,如果用這種替代性人工晶體植入手術來治療近視,就意味著對年輕人的眼睛進行破壞性手術治療,人為去除生理結構和功能完好自然存在的晶體,代之以不能生理性自動調焦的人工晶體。

    這,怎么講呢?就如同說,有人宣稱開發了一種高智能仿生手,而對病人說,“你手麻木是嗎?來吧,讓我來把你的手砍掉,換上我開發的高智能仿生手,你一輩子,哪怕活到100歲都不會再麻木了。”

    ——這,這,這……,忽悠傻逼嘛(原諒我爆粗),荒唐至極!

    雖然,由于沒有經同行評議的文獻公開發表,我們不能更多了解技術細節,加拿大“8分鐘提高視力3倍”的黑科技應該就是一種多焦人工晶體,用它來治療近視的設想是瘋狂和荒唐的,完全不具有可行性。


    擴展閱讀:

    放進眼里,鹽水一沖,視力提高三倍,什么鬼?

    • 發表于 2016-12-05 00:00
    • 閱讀 ( 954 )
    • 分類:其他類型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相關問題

    0 條評論

    請先 登錄 后評論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湯依妹兒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華志健 23 文章

    聯系我們:uytrv@hotmail.com 問答工具
  •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久久久久精品国产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