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一則報道說烤肉店的牛肉竟是鴨肉做的,甚至有可能是過期變質的鴨肉做的,其店員還為這種瞞天過海的本事洋洋自得,讓人氣憤不已。其實肉品造假已不是第一次被曝出了,但是卻屢次觸碰法律和道德底線,挑戰消費者的心理承受極限,禁而不止,禁而不絕。
假肉事件何其多
這次是鴨肉變牛肉,其實你知道嗎?雞肉也可以變牛肉,豬肉也可以變牛肉;那么只有牛肉造假么?不是,羊肉也可以造假的,豬肉、鴨肉、狐貍肉、老鼠肉、水貂肉都曾被曝出是制作假羊肉的原材料。此外還有驢肉造假呢,狐貍肉和貂肉基因也曾在“五香驢肉”中被檢出。為什么牛肉、羊肉、驢肉要造假呢?原因很簡單,養牛、羊、驢的時間長,成本高,而豬肉、雞肉、鴨肉、狐貍肉成本低,不難想象,經肉品造假之后,低價格的肉品搖身一變就成“高、大、上”的牛、羊、驢肉了,利潤自然豐厚,財源滾滾來。
肉品如何造假
你一定會好奇肉品是如何造假的,在肉品造假過程中不可避免的會用到食用香精或香料。食品香料是屬于食品添加劑的范疇,在食品中使用食品香料、香精的目的是使食品產生、改變或提高食品的風味。肉味香精按風味可以分為雞肉香精、鴨肉香精、豬肉香精、羊肉香精、牛肉香精,研究表明,通過對肉品中提取出少數主要風味化合物并進行適當的調配,就可以重組出肉味逼真的香精,肉味香精一般會應用在雞精、方便面調料、方便米粉調料、香腸、火腿腸、罐頭、烤雞、各類熟食制品、休閑食品等食品中,在國家標準GB 2760-2014食品添加劑的使用標準中,對不得添加食用香料、香精的食品進行了規定,其中就包括了生、鮮肉,在生、鮮肉不允許使用香精,我認為一是為了避免肉品造假,二是為了避免使用過期變質等劣質肉品來冒充質量過關的肉品。所以,錯不在香精,當然是在于違法使用的那些人。還有的肉品在造假過程中可能會用到嫩肉粉,將原來肉品的紋理給破壞掉,讓你分辨不出,其實嫩肉粉的主要成分是蛋白酶,具有分解肉品中蛋白質的作用,紋理自然不那么清楚了,嫩肉粉其實也是無害的,但是如果用于肉品造假也是不可以的。
假肉隱患有哪些?
肉品造假不僅是對消費者的一種嚴重欺騙,更會給消費者帶來健康隱患。首先就是會采用過量的香精,另外在造假過程中有可能添加色素以及其他防腐保鮮劑,最主要的還是肉品來源,如果是人類可食用的肉,并且是質量有保證的,那還不會造成什么大問題,還有兩種情況就不妙了,有可能是人類可食用的肉,但是質量不能保證,比如是病肉,或者是衛生質量不過關的肉,也有可能是非人類常用肉,比如狐貍肉、貓肉等。不符合檢疫的非人類常用肉以及病禽肉,有可能攜帶致病菌,危害人體健康;而那些聞起來羊肉味兒、牛肉味兒濃郁的假肉,估計是添加了大量的羊肉、牛肉香精,過量香精可能會導致頭暈、幻覺、生殖毒性、致癌性、致突變性、致畸性等;添加色素的假肉則可致風疹、哮喘、兒童多動癥等。
如果有人問人類聰明嗎?當然聰明啊,上天入地無所不能,研發出的機器人還能把人類打敗,并且制作出的假肉也能瞞天過海,話說回來,如果所有的聰明都用到正當地方該多好!最后,請允許我表達出廣大消費者的心聲,肉品造假何時休!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