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冷的時候,幾個朋友圍坐在一起吃火鍋,想想就很美。
火鍋咕嚕咕嚕不斷向外輸送著熱氣,暖著那些圍著它的人,而餐桌上擺滿的食物,則暖著每個人的胃,什么牛肉羊肉、什么菌菇蔬菜、什么油條丸子,一個個穿腸而過,最終與食客融為一體,熱氣自內而外散發出來。
火鍋湯底的選擇各具特色,僅僅在國內范圍來看就是五花八門了,蘇杭一帶有菊花火鍋,火鍋湯汁為雞湯或者肉湯,重慶的毛肚火鍋,以紅油辣椒為主,山東還有羊湯火鍋,而更為常見的火鍋比如鴛鴦鍋、菌菇鍋、全鮮鍋、全辣鍋等。如果腦洞更大一點,你還能想到用什么做鍋底的火鍋?提示一下,比如印度人會用咖喱和米粉,朝鮮會用海參湯,如果這些你都能接受,那么用巧克力作為鍋底怎么樣?
什么?聽著藍瘦,巧克力鍋底是什么鬼,別說,世界上還真有巧克力火鍋,而且這還是瑞士人的最愛。瑞士盛產巧克力,也就把這種食材用在了火鍋里面,用溫火將巧克力、奶油和少量甜酒、奶油一同煮成汁。
好吧,現在姑且接受巧克力可以作為湯底吧,那么巧克力火鍋的涮料都有什么?能和巧克力搭配的必然少不了香蕉、草莓這樣的水果,瑞士人會用長柄叉插上切成塊的水果蘸著巧克力汁食用,別提多美味了。我想你也應該猜到了這種火鍋在哪個群體最受歡迎?沒錯,就是瑞士的妹子們。
當然,巧克力火鍋除了能“涮”各種水果以外,還是非常百搭的,幾乎所有干果、餅干、甚至冰激淋都是巧克力火鍋的最佳伴侶,和自己心愛的人一起烹飪一次獨特的巧克力火鍋盛宴,別提有多開心了。
說著是火鍋,其實巧克力火鍋看起來更像是甜品。瑞士人為什么愛吃這種火鍋呢?除了盛產巧克力之外,這和瑞士人所處的地理位置也非常相關。大家知道,瑞士處于北溫帶,主要地理區域由汝拉山脈、瑞士高原和阿爾卑斯山構成,地理位置與多變地形造成了多樣的氣候。簡單來說,瑞士山地多,雖然緯度不高,但夏天不熱,冬天很冷,有個數據很能說明問題,瑞士全國年平均氣溫為8.6攝氏度,而同處于北溫帶,我國的氣溫可高多了。
大概在瑞士人看來,一鍋巧克力火鍋帶來的熱量足以抵上10條秋褲了。當然,這不過是筆者意淫罷了,因為果殼網曾經有調查顯示,歐洲人并不穿秋褲,因為他們骨子里繼承了抗冷基因,如果真是如此,那么忘穿秋褲的痛他們是體會不到了。
瑞士人喜歡吃巧克力火鍋,或許還和巧克力本身有關。巧克力本身就是一種可以緩解情緒的因素,或許吃了巧克力,真的可以“減輕痛苦,感受快樂”。
除了巧克力火鍋,瑞士人還有一項毀三觀的火鍋發明——奶酪火鍋。瑞士人偏愛奶酪制品,因此成就了瑞士特有的奶酪火鍋,據說這種火鍋特別適合滑雪、登山者冬季食用,可以迅速補充體能,驅寒保暖。
值得一提的是,瑞士人還會把奶酪火鍋的湯底也吃掉。吃完火鍋后,他們會讓服務員把鍋底的奶酪鏟下來吃,因為這是奶酪的精華。法語區的瑞士人把它叫做“修女”,而位于德語區的采爾馬特人稱它為“祖母”,其中神圣、美好的意味不言而喻。
P.S.不管是巧克力火鍋還是奶酪火鍋,都有補充熱量的功效,但是為了保持身材,妹子們可不要貪多哦。
不過,現在巧克力火鍋傳入中國還平添了一絲浪漫情懷。巧克力一直被看作是“浪漫”的代言人,在制作巧克力火鍋鍋底時,情侶們可以將巧克力掰碎放到精致的火鍋容器里,再慢慢攪動,看著巧克力一點點慢慢融化,用新鮮的水果和美味的點心蘸著巧克力,最后閉上眼睛細細地品位它的味道,這場景別提有多浪漫了。
好了,開動吧!一起來一次巧克力火鍋盛宴。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