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人口中,受“貓類寄生蟲”——剛地弓形蟲感染的人口比例高達50%;在個別地區,感染的比率高達95%。除非接受過測試,否則人是無法知道自身是否受到感染,而這種感`染伴隨著一系列的精神障礙,如精神分裂癥和躁郁癥。
沒錯,弓形蟲是無所不在的。當人們在弓形蟲對人類心智的實際干擾程度這一問題上仍舊眾說紛紜時,科學家卻已最終查清楚為何這種蟲子如此擅長于避開人體的免疫反應。
對于不知情者而言,弓形蟲是一種通過貓進行傳播的寄生蟲,它會引發弓形蟲病,而這種病在大多數健康人群中是“無癥狀的”;但在免疫系統較為薄弱的人群中(如孕婦和老年人),這種病能引發一系列的失常。

然而,除非你正處于因弓形蟲得病的風險中,大多數的醫生并不推薦你做此項測試來自尋煩惱。多個研究表明弓形蟲和宿主的某些行為有獨特的聯系。在關于弓形蟲的研究中,雅羅斯拉夫·弗萊格(Jaroslav Flegr)處于前沿地位,他是一位來自捷克共和國的查爾斯大學的進化生物學學家,他曾經說過,“弓形蟲甚至能像瘧疾一樣殺死很多人,或至少每年殺死一百萬人,”原因在于,它會改變我們對于危險處境的反應的行為。
過去的研究已發現:當老鼠受到弓形蟲的感染時,他們會失去其對貓尿的天生恐懼;同時,老鼠的有效記憶也會顯示出受損的跡象。
科學家對弓形蟲的長期假設是:為了幫助自身完成其生命周期,弓形蟲擾亂了嚙齒類動物的大腦。多年以來,科學家一直在研究是否有類似的情況會發生在弓形蟲的人類宿主中。
“弓形蟲感染和精神病(包括精神分裂癥和躁郁癥)之間有著一種使人著迷的聯系,”來自澳大利亞的沃爾特和伊萊扎霍爾研究所(Walter and Eliza Hall Institute)的寄生蟲研究者克里斯·托金說。
當一些奇奇怪怪的事情持續發生在受弓形蟲感染的人身上時,科學論據無法擺脫令人困惑的不確定性。
但是,有一個關于弓形蟲的事實是絕不含糊的——弓形蟲具有操控人體免疫反應的能力。
在世界上的某些地區,幾乎全部的本地人口都受到了弓形蟲的感染。這個事實證明了弓形蟲是多么的成功,它的成功在于其打破人體免疫系統的微妙平衡的能力。
弓形蟲能夠成功地使人體的免疫反應處于較低的狀態,這種狀態能低至讓它在人類宿主身上茁壯成長,卻又高至能讓身為一個巨型寄生蟲孵化器的感染者保持健康生活。
現在,科學家已經知道弓形蟲是怎么做到的了。
“這種寄生蟲為宿主的炎癥反應重搭了線路,”來自歐洲分子生物學實驗室的馬修·鮑勒說。“它完全顛覆了普通情況下能引發人體防御的連鎖反應。”
在通常的情況下,當你的體內細胞檢測出一個寄生蟲,一系列的分子信號會激活一種名為p38α的蛋白質,這種蛋白質能促使寄生蟲移動到細胞的核心。在細胞的核心,寄生蟲就會激活引發炎癥反應的基因,從而消滅病原體。
有趣的是,比起封鎖信號這種簡單的方法,弓形蟲用它自身的方法來做恰恰相反的事:鮑勒和他的團隊發現這種寄生蟲實際上啟動了人類的炎癥反應,并根據其自身需要操控了人體的反應。
這個研究的基礎是先前一個由穆罕默德·阿里·哈基米(Mohamed-Ali Hakimi)主導的研究,他來自法國的生物科學發展研究所。他發現了弓形蟲分泌一種名為GRA24的蛋白質,這種蛋白質能夠在人體自身的免疫系統產生作用前直接激活p38α蛋白質。
團隊目前已查實:與細胞自身的蛋白質相比,GRA24更強力地與p33α捆綁于一起,這使得GRA24具有控制人體自帶的免疫反應水平的能力。同時,弓形蟲蛋白質也能夠防止人體完全脫離炎癥反應,這就是為什么這種疾病對于那些免疫系統已變衰弱的人來說是如此的危險。
“對于炎癥信號的高強度控制既阻止了反應變得過于微弱而導致宿主的死亡,也杜絕了妨礙寄生蟲入侵的過強的反應,”團隊總結說。
然而,當我們發現這種寄生蟲這么容易就操縱了我們整體的免疫系統,這難免使人感到倉皇失措,這個研究能夠幫助科學家開發出更有效的抗炎癥藥物。
現在,他們都集中注意力于鎖定p33α的活動上,但是弓形蟲已證實:尋找可選擇的方式去激活或控制它,結果都是類似的。對于傳統的貓,我們撫養它們、愛護它們,而我們得到的所有回報就是一種比我們人類自身還熟悉我們的免疫系統的寄生蟲。
蝌蚪五線譜編譯自sciencealert,譯者 李二寶,轉載須授權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