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發表在《肥胖癥》雜志上的新研究顯示,專家們希望利用個人基因數據量身定制節食運動計劃,這有望在減肥療法中大獲成功。
“我認為,五年之內人們就會開始結合基因學,行為學以及其他復雜數據發展出個性化的體重管理計劃,”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的基因學家兼營養學教授莫莉?布雷說。
“精準減肥”計劃
通過測定唾液樣本的基因序列,加上自動化傳感器對周邊環境,飲食,運動以及壓力水平的探測,研究者們可以收集到很多信息,他們希望通過分析這些信息來創造一份個性化的食譜。隨著基因測序價格的下降以及追蹤實時信息(你的跑步計數器其實就屬于這個范疇)的便攜式監控儀的普及,這項計劃其實花不了多少錢。科學家們已經獲取了大量的資料來收集進一步研究所需的信息,現在唯一的問題就是數據分析了。
“我們挺擅長幫人在短期內減肥的,”布雷繼續說,“但是長期減肥的統計數據真的很打擊人。我們至今也不是很明白體重反彈的過程,不管是從生物學還是行為學的角度。”
這不只是基因問題
盡管研究者們已經發現了一種導致能量儲存多于燃燒的“肥胖基因”,布雷還是提醒說這種基因問題并沒有看起來那么簡單。
“當你往回追溯,去探究這個基因的變異在人體基因變異總數中所占的比例,就會發現其實這個比例真的很小。”布雷解釋道,“這更加說明,很多基因都與肥胖癥有所關聯,它們之間還會以復雜的方式相互影響。這套理論對減肥和體重保持也是適用的。”
“肥胖癥是我們這個時代最大的難題之一,”布雷說,“顯然防患于未然是最棒的措施,但眼下我們就有數百萬的肥胖癥患者急需更有效的長期減肥策略,而這將從根本上提高整體的健康水平。”
所以說,肥胖癥患者并不只是依托于某個肥胖基因存在的——相關研究項目表明,肥胖是受基因,飲食以及運動等多種因素共同影響的。
“當人們聽說基因可能會幫他們減肥成功,他們不會說‘哎呀太棒了,我再也不運動了。’”布雷說,“實際上,他們會說‘天啊,謝謝你。終于有人承認我就是喝水都長肉了!’之后我覺得他們會稍微原諒自己一下,然后就更有動力做出改變了。”
蝌蚪君編譯自redorbit,譯者 阿臻,轉載需注明來自蝌蚪五線譜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