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內向不善社交的人,如何擴大社交圈?

    擴大社交圈不是說從今天開始出門參加各種活動,見到陌生人就遞名片加微信。我經常會在活動聚會中看到這樣的人,但這種做法并不是在交朋友,倒是更像個業務員在收集客戶信息。我們固然需要走出家門去多認識一些人,但是更應該追求質量而不是數量,每次認識2~3個新人足矣,然后積極互動以判斷是否能交往下去成為朋友,這比獲取一大堆聯系方式要有意義。

    第一部分:方法   ——行為聊法

    社交場合中的搭訕階段,最好當時就跟希望結識的人即時交談,最好15分鐘以上。這對于一些人很難做到,但如果你跟他連這點時間都不能一起度過,那么即使獲得了聯系方式也白搭。所以如果想擴大交際圈就必須解決不會跟陌生人聊天的問題,特別是自認為內向又不會社交的人群。否則就只能走那條“你若盛開蝴蝶自來”的雞湯社交之路了,但其實多數人是達不到“蝴蝶自來”這個境界的,而提高交流表達能力相對還現實一點。

    如何聊天是個很大的話題,有很多方法,這里只講一個關于寒暄的技巧——我稱之為“行為聊法”。

    在15分鐘的閑聊中,你可以向對方的行業專業發問,通常對方都會回答你,但是對方回答了你的問題之后,你不要沒完沒了地繼續提問,而是應該有所回應,可是這還不夠。【以下是重點】很多人都習慣用評價的方式去進行回應,但這是錯誤的,你要說出對方所講內容對你在行為上產生的影響,這樣才有利于打開話題,并且有助于建立聯系感。我把這稱之為“行為聊法”。比如不要只說“挺好的”、“挺有意思的”……而應該說“挺好的,有機會我也要試試。”或者“挺有意思的,正好我的朋友要xxxx,我要把這個推薦給他。”

    行為聊法是一個在寒暄時很有用的方法,拿我的個人經驗為例,在一些社交場合,有人對我說“黃周老師你的搭訕學很厲害”、“你的書很好”,這樣的寒暄讓我覺得特別不好接話,否認吧顯得不配合,承認吧顯得不謙虛,,而如果對方說“老師你的書很好,看完以后我也搭訕好幾次了……”對于這樣的寒暄我就可以跟他去聊如何搭訕的話題了,我們可以想聊多少就聊多少,完全沒有限制。

    很多人在遭遇社交緊張時都愛使用評價式的語言,這是由于內心緊張——導致想象中的敵對——為了降低敵對——用評價的方式表態——表達贊美或贊同,但這種做法的效果其實并不好。另一方面,當我們面對真正親近的人或者自身安全感很高時,我們的下意識語言模式往往愿意“跟對方一起做點兒什么事情”或者“把自己做過的以及打算做的事情告訴對方”,這就是行為聊法的由來。“行為聊法”傳遞了更高的安全感以及更多的聯系感。

    再換個角度,我們可以把單純評價理解為封閉式聊天,把行為聊法理解為開放式聊天。對于封閉式聊天,反對顯得不友好,贊同常常又很無趣(熟人之間就可以不在乎這些,熟人之間經常可以反對和爭論,恰恰還是聊天最有趣的部分),而對于開放式聊天,尚且不熟悉的雙方可以繞過同意或反對的表態,直接在事實層面進行互動。

    悟出了行為聊法之后,我自己也化解了許多尷尬的寒暄。比如再遇到有人說:“你的搭訕學很厲害。”我會主動引導:“是嗎?那你什么時候打算去搭訕呢?”(盡量別問“你有沒有搭訕過呢”,萬一遇到不會聊天的人來一句“還沒”,你就不好接話了。)如果恰好對方回答:“可惜我已經結婚,沒機會搭訕了。”我還可以反過來說自己的行為:“你提醒了一個新市場,我要寫本如何用意念搭訕的書了。”

    再舉個例子有些女孩向我抱怨,參加聚會時經常被身邊的朋友這樣介紹給周圍人——“這是XXX,我們單位的大美女。”然后她們也覺得很尷尬。運用“行為聊法”,其實不妨對著介紹人這樣接話——“恩,我發現成為美女的秘訣就是要跟你混,你以后可要多帶我呀~”

    學會了搭訕階段的寒暄,接下來在認識后的一周內至少應該有一次聯系。可以是微信私聊也可以是朋友圈評論,但不要只是點贊,因為點贊沒有交流。如果讓對方在你手機通訊簿里躺1個月以上,那么基本上以后也就沒有理由再聯系了,這就跟搭訕認識了女孩不能放太久不聯系是一個道理。

    雖然當面寒暄可以從對方的專業行業提問入手,但微信私聊最好不要繼續這樣。隔空談論這些話題容易顯得你是專門來求助而不是來交朋友的。私聊的內容應該以分享為主,可以是上次寒暄時某個信息的延伸,比如你們聊過的某種愛好,改天你正好看到一個有關鏈接,直接轉發給對方再附上你的評價感受或者“行為聊法”,也許就是一個新的話題。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說,社交高手必須是細致的人,能夠把與人交往的前后細節都記在腦子里并隨時加以使用,如果你沒有這份心思,妄想背誦幾個慣例就引起別人的興趣,那你還是在家打游戲吧。

    如果實在找不到私聊的入口,朋友圈評論也是個辦法,但前提是你要有利于互動的朋友圈,不少宅男的朋友圈只轉發幾篇熱點文章,從來沒有自己的看法感受,更沒有自己的生活狀態,這種朋友圈就很難與人互動。如何打造朋友圈又是一個話題,這里也不展開說了,我們只能假設雙方具備合格的朋友圈,那么不必靠私聊找話題,直接在朋友圈下面互動也是個不錯的交流方式,一來二去彼此熟悉,然后擇日約出來吃個飯喝個茶就可以把關系繼續推進了。

    到了再次見面這個階段,陌生人的生疏基本就沒了,能不能繼續深入下去成為真正的朋友取決于彼此的價值觀和生活方式,這個環節是不應該有技巧的,最好只靠緣分,至少我的交友習慣是這樣。如果有人覺得這個環節還可以用投其所好繼續推進關系,那這就屬于孫子兵法而非溝通交流的學問了。

    ?第二部分:觀念 ——態度、情緒、想法

    接下來我們再從另外一個層面討論社交行為。拿一個飯局為例,在這個有認識的人也有不認識的人的場合,一般規律如下。

    剛見面大家都禮貌客氣,但不會放得很開,然后開始喝酒,氣氛逐漸變得熱烈。接下來喝高了,在座的人進入真實狀態,有的眉飛色舞,也有的唏噓感嘆,這就是所謂“喝到位”。再然后,酒精的作用逐漸消退,也許有些人會提前告辭,但留下來的少數人可能會聊一些更為深入的話題,這時已經沒有表面的熱情以及單純的情緒,而變成推心置腹的交流,也就是所謂“談的很深”。

    這樣一個飯局之后,往往真的能結識幾個朋友。

    我把人與人的交流方式分成三個階段:態度、情緒、想法。態度,是我想要表現給對方的狀態。情緒,是我此刻真實的狀態。想法,是我的認知和行為。

    接下里我們用這三個階段來分析上面的飯局中的社交行為。

    比如我今天剛剛失戀,心情沮喪,但是早就答應的聚會還是要參加,于是我硬著頭皮去了。

    到了現場,我強打起精神,向在場的朋友表現出開心的樣子,這就是態度——我展現給別人的狀態。

    但實際上我的心情是低落的,這就是情緒——我此刻的真實狀態,可是我還不會表現出來。

    敬酒的環節把聚會的氣氛進一步推高,我對大家也從友好變成熱情,但這還只是我的態度,不是我的情緒。再接下來,酒精的作用逐漸讓我們放松,大家開始表現出各種平時沒有的樣子,我也流露出了自己的低落, 雖然大家不知道我遇到了什么事情,但他們都關注到了我的情緒并表示關心,這時候我跟周圍的環境開始了情緒層面的交流,我感到這里有一群可以理解我讓我放松的朋友。

    再接下來,我們開始聊生活聊工作聊感情,我把自己的失戀經過傾訴出來,也講了自己對愛情的認知和今后的打算,周圍的朋友認真傾聽,而且還替我出謀劃策,這就是所謂的想法層面的交流。我感覺今天在這里遇到了可以交心的朋友。(不過這只是產生了朋友的感覺,成為真正的朋友依然需要時間的積累或者行動的證明,也就是通常所謂的“共事”過。)

    我們看到如果幸運的話,一個飯局可以是一場高效率的社交,能夠快速讓我們交到朋友(從這個角度看,參加一場有效的社交活動,你不一定早到但最好晚走)。但在更多的情境下,態度——情緒——想法,完成這三個層面的互動可能需要很長的時間和鋪墊,并且也依賴于當事者的性格和能力,有人很擅長,有人完全不會。

    通常請客吃飯能夠快速拉近人與人的距離,就是由于酒精的作用可以讓我們進入情緒表達的狀態,另外還有一些手段,比如男人們一起去桑拿、KTV,本質上也是為了跨越態度交流進入情緒交流。我們搭訕培訓班的學員往往都能一見如故,就是因為搭訕這件事讓陌生的男孩子體驗了共同的緊張焦慮而快速進入情緒交流的層面,在一次培訓活動中,僅僅一個下午的時間,這些剛認識的學員就會相處得非常融洽,盡管平時他們都是一些內向害羞的男孩。

    還有一個社交場景也可以幫我們理解這個規律,就是在商務談判時。陌生的雙方可以在禮貌寒暄(簡單的態度交流)之后迅速進入深入的想法層面的交流,這是由于雙方所代表的組織(公司)之間的社交擔保才能得以進行。但如果合作條件無法達成一致,我們經常可以看到雙方會暫停想法交流,退回到情緒交流層面,吃飯喝酒唱歌桑拿,待到積累了足夠的熟悉和信任之后再重新討論合作條件(想法交流)。

    在兩性關系中同樣可以看到這個規律。通常一開始男人會紳士禮貌地向女人主動示好,這就是態度交流;然后在聊天中開開玩笑活躍氣氛,把交流推進到情緒層面;再往后,找到適當時機談談人生談談經歷,讓交流最終進入想法層面。

    所謂“好人卡”的男人往往屬于完全不會情緒交流和想法交流的家伙,即使跟女孩交往了很久,但交流方式還始終停留在態度層面。極端些的情況,有的男人都跟女孩確定戀愛關系了,說話做事還是一板一眼,只有禮貌和客氣,從未有自己真性情的流露,跟這種男人過日子的女人怎么會有“感覺”呢?

    而所謂“壞男人”,往往都是很善于進行情緒交流的家伙。但是有了情緒交流固然可以讓女人開心放松甚至發生親密關系,可長時間停滯于這個層面也會讓女人覺得“這人永遠沒正經,只會打情罵俏,不能交心。”

    真正能走入女人內心世界的是那種既能夠跟女人進行情緒互動,又可以跟女人深入探討想法的男人,這才是人們常說的愛情,這甚至跟交往的時間長短無關,跟交往的關系程度也無關。有些男人雖然只是跟女人萍水相逢,但他會快速完成態度層面、情緒層面的表達,引導女人進入想法層面的交流,即使他和她并沒有發生實質的關系,但也會產生一見如故相見恨晚的感覺,這是愛情的一種變形。

    態度/情緒/想法理論屬于交流的層級順序,而我以前的分層升級理論屬于關系的層級順序,在關系層級的每一級都應該遵循態度/情緒/想法交流的遞進去推動關系,至少在上一級表達受阻時不要再往下一級表達冒進。比如女孩對你的態度是冷漠(負面態度交流),你就別再跟人家開玩笑了(積極情緒交流)。總之,執行好這個理論會是一種牛逼的技巧,違反了這個理論會犯一種低級的錯誤。直男求愛的一種常見錯誤就是,因為他們自己對女孩充滿想法,所以就直接跳過了態度交流和情緒交流。比如女孩在他的朋友圈下面點個贊,他們馬上就琢磨“她這是什么意思(意思即想法,她打算讓我們的關系怎么發展)”,但實際上也許女孩只是當時心情比較好,隨手點個贊(情緒表達),或者覺得好久沒聯系了,表示個友好而已(態度表達),人家并沒有對你們的關系發展有什么計劃和期待。

    我發現越是不善于社交的人,越是忽略態度層面以及情緒層面的表達,但實際上真正到了想法層面他們也不靈,他們只是一直在YY各種不切實際的念頭而已。所以內向的人要想擴大社交圈,應該腳踏實地從態度和情緒的交流開始,克制住那些過多和過早的想法,先讓自己走入人群之中,用友好的態度和自然的情緒去跟別人互動。

    很多內向的人難以邁出與人交往的第一步,往往是因為他們把社交這件事想的太復雜太神奇,總覺得要有口若懸河的本事,要有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的技巧……其實對于工作中和同性間的交際,只要主動做出積極的態度交流,再配合前面講的“行為聊法”,基本上就能有個良好開始;而對于男女之間的交際,情緒交流的效果往往會更為明顯。關于如何情緒交流我們另外專門講。這里大家只需要記住,一般意義上的社交,能夠做到主動友好即可,所以見了生人多微笑多打招呼才是關鍵,邁出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可能就是你們互相拉著前進了,因為說不定對方也是個跟你一樣不善言辭但內心深處也渴望社交的人呢。


    還有一點就是關注:huangzhou2015(黃周戀愛學)這里有最實用的戀愛教科書,史上最實用的約會指南。

    爸媽和老師不能教給你的情感處理方法都在這里。

    我們的口號是:找個對象,不做單身狗!

    • 發表于 2016-12-27 00:00
    • 閱讀 ( 772 )
    • 分類:其他類型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相關問題

    0 條評論

    請先 登錄 后評論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湯依妹兒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華志健 23 文章

    聯系我們:uytrv@hotmail.com 問答工具
  •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久久久久精品国产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