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為什么我不鼓勵大家去“奮斗”?

    你一定聽過這些話吧

    跳出自己的舒適區,才能加快成長。

    出職場舒適區的才是精英。

    追夢就要勇敢跳出舒適區。

    走出舒適區,進入更廣闊的天地,才有更大意義上的成功。

    還有這些

    自己選的路,跪著也要走完。

    也許幸福不需要排名,但是成功需要。

    比你優秀的人往往比你更努力。

    如果你不出去走走,會以為這就是全世界。

    只有在外面混不下去的人,

    才選擇回家鄉過安逸生活

    "我叫你一聲,你敢跳出來么?"

    舒適區是什么鬼?

    Comfort Zone

    指在這個區域里,每個人覺得舒服、放松、穩定、能夠掌控、很有安全感,不愿被打擾,有自己的節奏,有自己的做事方式,有自己的為人處世模式,而超出了這些模式,就會感到不安全、焦慮,甚至恐懼。

    換句話說,舒適區就是,“溫暖的手套,冰冷的啤酒,帶著陽光氣息的襯衫,日復一日的白日夢。”

    舉個栗子

    李雷是個宅男,平時喜歡待在家里打游戲看電影吃零食,那么讓他出門去社交參加聚會就等于讓他踏出舒適區,他會怎么做呢,他可能尷尬癌都犯了,在飯局待一個小時感覺比一年都要漫長。

    再比如,韓梅梅是個事業型女強人,她可以天天加班到十點也甘之如飴,工作讓她能準確定義自己,那么如果她去做個家庭主婦相夫教子,是萬萬不能接受的。

    事實上,舒適區屬于心理學上的解釋名詞,沒有規范的定義,但不難理解,它可以涵蓋你的興趣愛好,以及你這個圈子里較為舒適的情緒情感。

    相對應舒適區的概念,還有“學習區”與“恐慌區”。

    “學習區”,是指對自己來說有一定挑戰,因而感到不適,但是不至于太難受。而最外面一圈,“恐慌區”,是超出自己能力范圍太多的事務或知識,心理感覺會嚴重不適,可能導致崩潰以致放棄學習。

    為什么要跳出這個圈?

    雞湯文大多提倡人們要勇于跳出自己的舒適區,但不斷違拗自己的心理舒適區,去做本來并不喜歡的事情,真的能夠為人們帶來更大的成就嗎?

    舒適區決定了一個人的決策,行為傾向,這個決定性有時候是脫離理智層面的。比如,很多人喜歡吃垃圾食品,即使明知對身體不好,但還是會忍不住去吃,因為吃垃圾食品是舒適區的一部分。

    再夸張一點,舒適區或許能決定了一個人的命運,如果只是在舒適區內打轉,就等于跪倒在“性格決定命運”這具枷鎖之下。如果告訴你,你從出生起就注定是個屌絲,一輩子都是屌絲,你能不能忍?不能忍怎么辦?就要想辦法打破這個禁錮——跳出舒適區。

    跳出舒適區,可以增加生命的可能性,增加了“取得更大成就”的可能性。

    等等,先別下定論,我們換個角度再來看。

    既然,我們在這個圈子里舒適度較高,為什么一定要跳出去呢?為了——實現社會所認可的更成功的目標,我們不得不違背自己習慣的、舒適的生活狀態,而去跳出當前的心理舒適區。

    在這里,繼續畫個問號。

    好的,假使現在我鼓起勇氣,奮發圖強,克服重重阻礙,經過一個較長時間的努力,終于跳出了原有的舒適區,達到了并適應了一個新的生活狀態。建立了新的舒適區,終于可以松口氣了吧,可我忽然發現,我的眼界大了很多,發現這個圈子之外還有一個更大的圈子,它們得到的認可度可能更高,我是不是要再跳一次?再跳完還有呢?我跳,我跳,我跳跳跳?顯然不可能。

    那不跳可以嗎?

    接受設定,后臺升級

    發姐私以為,生活的意義是在于讓自己得到更多的幸福和快樂。沒有人怕吃苦,但是前提是吃的苦真的能給你帶來對自己有意義的幸福。

    因為人生很多沒必要的苦是不用去吃的,否則生活只會變成一個原地打轉的困局,而非一場通向幸福的冒險。

    跳的姿勢沒掌握好,很容易陷入“溫水煮青蛙”的死循環,打雞血的時效是不會維持太長時間的。

    每個人都需要了解自己

    • 第一,了解什么事自己能夠做到的,而不是雞湯文里鼓吹的。

    • 第二,了解什么是自己的真正渴望,而不只限于社會或是他人定義下的成功。改變的意愿應是發自你個人內心的,你才是完成生活這項任務的NPC。

    就心理范疇上來說,舒適區鼓勵的是“擴大”,而不是“跳出”。因為最理想的狀態是處于“學習區”,學習具有適當挑戰性的東西,一段時間后,“學習區”會慢慢變為“舒適區”, “舒適區”越變越大, 而一部分的“恐慌區” 也會相應變成“學習區”。

    以發姐為例,我做這份工作得心應手,還能和各位發友共勉成長,但是為了讓自己開闊眼界追求更幸福的生活,我應該在做好這份工作的基礎上,多出去走走,了解外面的世界,和不同的人打交道,做喜歡又有意義的事情,這樣就是在擴大舒適區了。而不是說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我就辭掉這份工作,跳出舒適區,換一份不熟悉的工作為難自己。

    擴大舒適區是在自己的追求和社會期待范圍之內的,而自己的追求和社會價值又是在法律和道德的范圍之內。而不是任何不熟悉的事情都值得嘗試或可以嘗試。不符合自己追求和社會期待的事不值得嘗試。每個人都天生具有自己舒適的圈子,無論是行為方式,交友方式,還是做事和溝通的方式。

    在心理舒適區的感覺就是心安,做什么事都能感到心安最重要。

    這里有個方法推薦

    躍躍欲試想要跳出舒適區怎么辦?

    記錄下自己目前的舒適區,例如平時的狀態,喜歡做什么,做什么比較舒服,把能想到的都記下來。然后分類,愛好類,溝通類,技能類等等。然后將相應可以提高,但現階段做不到的技能標出。

    之后可以規定一個時間,一周或是一個月。去做自己沒做過的事,健身,堅持背單詞,學習PS等等。只要安排的過來,可以不斷去嘗試能力范圍內的新東西。

    這個已被你掌控在手心的心理舒適區,會隨之慢慢擴大,相信有一天你會再潛移默化之中,成為那個更好的自己。

    • 發表于 2017-01-13 00:00
    • 閱讀 ( 742 )
    • 分類:其他類型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相關問題

    0 條評論

    請先 登錄 后評論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湯依妹兒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華志健 23 文章

    推薦文章

    聯系我們:uytrv@hotmail.com 問答工具
  •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久久久久精品国产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