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三生三世的愛情你真的向往?

    小友說:有個很奇葩的辯論節目曾經討論過一個辯題,“如果每段婚姻的有效期是 7 年,你同意嗎?”答辯雙方都爭論得如火如荼。其實婚姻期限的話題從很久以前就開始,你是怎么看待這個問題的呢?

    1891 年 11 月,英國性科學家 Havelock Ellis 和身為作家的女同性戀者 Edith Lees 結為夫婦。32 歲的 Ellis 婚前從未有過性生活,婚后夫妻二人的性生活也并不完美,這也源于 Ellis 性功能方面的問題。蜜月之后,他們就分居了,Ellis 稱之為開放式婚姻,這種狀態一直持續到 1916 年 Lees 去世。

    這并不是我們所熟知的典型婚姻,但可能正因如此,Ellis 提出的“試婚”概念,無論在當時還是現在,都很超前,也很理想化。他設想,夫妻雙方可以探索出親密程度不同的臨時婚姻,他們可以有性生活,可以是丁克(不要孩子),如果沒有孩子的話也可以輕易離婚。這個想法吸引了很多進步人士,包括英國哲學家 Bertrand Russell、丹佛法官和社會改革家 Ben B Lindsey,他們都是后維多利亞時期新經濟和文化自由的追隨者。

    Ellis 為這種新的婚姻形式起了新的名字,而在此之前,也有很多人提出過類似的概念。德國詩人 Johann von Goethe 著有《親和力》一書,其中就滲透了這個概念。美國古生物學者 ED Cope 在其著作《婚姻問題》中提出,婚姻應采取合同制,起初先簽訂 5 年期的婚姻合同,到期后,根據雙方意愿決定是否延續 10 到 15 年,再之后,如果雙方都認可這段婚姻,則應締結終身合同。

    1966 年,美國人類學家 Margaret Mead 提出了兩步婚姻的概念第一步為“個人承諾”,這對財富有限的大學生很是適用,在此期間,婚姻可以輕易解除,也可以過渡到下一階段“父母承諾”,如果他們愿意承擔為人父母的責任的話。1971 年,馬里蘭委員會議員 Lena King Lee 提議婚約續約法案,夫妻可以以三年為周期決定是否繼續婚約。2007 年,一位德國議員提出七年婚約制。2010 年,菲律賓的一個女性團體提議十年婚約制。2011 年,墨西哥市立法委員會提議改革民法典,夫妻兩人可為自己的婚約期限做主,但最少兩年。

    顯然,終身婚姻制改革是大勢所趨。不過,所有這些提案并未通過,新想法也還僅僅停留在想法層面。然而,臨時婚姻實際上在已經被成功實踐幾個世紀了,諸如秘魯安迪斯印第安、15 世紀的印度尼西亞、早期的日本、信仰伊斯蘭的國家等。似乎,是時候將其再次付諸實踐了。

    Jessica Bennett 去年在《時代》雜志中寫到:最近一項調查中,千禧一代中的很多人表示他們愿意接受“試婚”,夫妻二人可以約定婚姻期限——2 年看起來還挺合適,之后他們可以續簽、探討可能性或是分開。盡管這并不是一項科學調查,但從中可以看出,人們慢慢地不再將婚姻視作一輩子的事了。事實上,它真不是。2013 年,美國皮尤研究中心智囊團統計,40% 邁入婚姻殿堂的人有過至少一段婚史,10% 的人婚姻并未超過 5 年。續約婚姻的合理性愈加顯現。

    現行的“至死不渝”制婚約在人類壽命沒這么長時還行得通,例如殖民時期(美國社會學家兼作家 Stephanie Coontz 稱,殖民時期的婚姻存活期不足 12 年)。或是在女性生育死亡率還比較高的時候,男性可以因為伴侶去世再婚(事實上他們是這樣做的),這也沒有違背“至死不渝”的婚約。還有就是在男主外女主內,女性只顧洗衣做飯,完全沒有經濟權的時候,這樣的婚姻制度也比較合理。但這些都不是我們現在的結婚狀態了。

    我們依舊慶祝結婚紀念日,隨著年歲的增加——從 15 歲,25 歲到 50 歲,75 歲,我們也會懷念那些過去的日子。在這些時間里,婚姻都是幸福的嗎?也不一定,許多維持了很久的婚姻都已經沒有愛情和性生活了,有時候還滿是憤怒與怨恨。但如果一段婚姻能持續到伴侶去世,那就算“熬出頭”了!

    但長壽并不等同于幸福美滿的婚姻。與其在終身婚姻中忍耐,不如根據實際情況調整婚約,或終結婚姻,遠離無邊無際的爭吵和不必要的糾結。正如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Gary S Becker 所說,如果每對夫婦都能以各自所珍視的東西衡量并決定婚姻的去留,與此相關的社會偏見和評判將不復存在,因為本質上婚姻都是個人的決定。

    如果社會真的擔心結婚的人會減少,那現在是時候重新審視終身婚姻這一制度了。如果新郎新娘真的想過上幸福的婚姻生活,那現在是時候利用可續約婚姻明晰目標和對它的期許了,勇敢地承擔起責任,再次大聲宣布或簽訂續約 – “我再次選擇了你”,這不也正是你們平日里經常說的嗎?

    -end-

    譯者 | 凱西

    企業HR,英文學習er,食客,凱西實驗室主廚,喜歡心理學,旅行攝影,夢想成為NB斜杠青年

    原作者 | Vicki Larson

    原文出處 | 

    https://aeon.co/ideas/a-temporary-marriage-makes-more-sense-than-marriage-for-life

    校對 | 東移

    排版配圖 | 東移

    「一日一小變」

    “聽聽你父母的婚戀史”

    你知道你的父母在結婚前的戀愛經歷嗎?

    他們是如何從相識走到結婚的呢?

    八一八父母的婚戀史吧!

    • 發表于 2017-02-24 00:00
    • 閱讀 ( 788 )
    • 分類:其他類型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相關問題

    0 條評論

    請先 登錄 后評論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湯依妹兒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華志健 23 文章

    聯系我們:uytrv@hotmail.com 問答工具
  •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久久久久精品国产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