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中國人為什么把韓國人貶稱為“棒子”?

    在今天的中國互聯網上,很多人都習慣性的稱韓國人為“棒子”,很多人調侃的將韓國棒子、中國噴子、日本鬼子、越南猴子和印度阿三并稱“亞洲”五大巨頭,這些稱謂都是貶稱,除了中國噴子是近些年才出現的以外,其他幾個都算是歷史悠久了,今天就來給大家說一說中國人為什么稱韓國人為棒子。


    (清朝文獻中記載的高麗棒子)

    據南京大學歷史學系黃普基的考證,中國人把韓國人稱為棒子,最早是在清朝康熙年間,棒子原本寫作“幫子”,原本指的是明清時期朝鮮貢使團中地位低微的服役者;這些人由于地位卑賤、素質低下,在中國境內偷摸扒竊、違法亂紀,給中國政府和百姓帶來很大麻煩,因此造成了中國人對朝鮮人的惡劣印象,再加上明清朝廷以“柔遠”之姿態來優待使團而犧牲沿途官民的部分利益,致使中國百姓將帶來的不便歸咎到朝鮮使團頭上,那時的朝鮮也稱為高麗,所以就產生了“高麗棒子”這一蔑稱。

    在韓語中,仆役有時會被叫作“Bangza”,在朝鮮漢籍文獻中寫作“幫子”、“榜子”或“房子”。在韓語里,Bangza是古代在地方衙門干活的男性仆人。例如韓國家喻戶曉的《春香傳》里的人物“房子”(Bangza),就是在衙門里服役的男仆,“棒子”這一蔑稱,就是從韓語中的仆役的中文發音來的。

    棒子這個詞雖然是出自清朝,但稱韓國人為棒子的現象在當時還是很少,這個稱謂真正在中國流行起來是在抗日戰爭以后,當時的朝鮮半島是日本的殖民地,可韓國軍人卻沒有絲毫繼承日軍的特點,那就是不怕死,在二戰的后期,日本出現了兵力匱乏的情況,所以在韓國征集了不少的成年男性作為韓籍日軍前往中國戰場,但是韓國人往往都是草草訓練幾個月就派往前線,所以戰斗力十分差,在與中國軍隊作戰時,往往都是日軍沖在最前面,而韓籍日軍則在陣地觀望,后來日本也發現了這種情況,就只讓韓籍日軍負責淪陷地區的安保工作,不參與正式的戰斗了。


    (清朝文獻中記載的高麗棒子)

    韓籍日軍在負責安保工作時,十分威風,經常在城門口拿著木棒耀武揚威,對著中國百姓又打又罵,也正是因為這種情況,“韓國棒子”這個稱謂才在中國流行起來,并且一直沿用至今,等到二戰勝利后,朝鮮半島爆發了內戰,韓國軍隊很光榮的繼承了這一作風,整個戰爭期間,韓國軍隊傷亡了58萬人,而被俘與失蹤的(逃跑)士兵人數則達到了62萬人,這也是世界戰爭史上的奇葩了。

    在《人民日報》上曾經發不過兩篇關于“高麗棒子”的文章,《“援朝”正是為了反對“高麗棒子”》和《朝鮮人民心目中的“高麗棒子”》,文中樂意看得出朝鮮半島的人們同樣對這些充當日本狗腿子的棒子恨之入骨,就好比中國人恨漢奸一樣。


    (清朝朝鮮貢使團)

    近些年韓國對中國的文化輸出做得相當成功,以致于中國的年輕人大部分都很喜歡韓國文化,向往韓國人的生活。實際上韓國文化深受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都是儒家文化的內核。不同的是韓國人更重視文化的傳承和弘揚,所以頻頻出現搶注端午節、孔子是韓國人、李白是韓國人等等跟中國搶文明的鬧劇,讓中國大眾很不愉快,更是加深了“棒子”這個詞在國民心中的形象。

    • 發表于 2017-03-08 00:00
    • 閱讀 ( 938 )
    • 分類:其他類型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相關問題

    0 條評論

    請先 登錄 后評論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湯依妹兒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華志健 23 文章

    推薦文章

    聯系我們:uytrv@hotmail.com 問答工具
  •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久久久久精品国产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