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種用光在紙上進行打印的方法——與我們習慣的傳統墨水打印相比,可以證明的是,用光打印更加便宜,對環境也更加友好。
科學家們發明了一種特殊的微粒子鍍層法,這種鍍層很容易應用在普通的紙上;同時,當紫外線照耀在紙上時,紙上物體的顏色可能會發生變化。 當鍍層的溫度達到120攝氏度時,紙上物體的顏色變化就可以顯現出來;另外,人們可以修改打印的內容,修改的上限是80次。
來自中美兩國的研究團隊說,他們推出的新型高分辨率光打印技術可以使用在報紙和標簽的等諸多領域中,這不僅節省墨水和紙張的成本,還能省去循環使用和排版的成本,對環境有好處。
用于光打印的特殊紙張的“外觀和觸感都和傳統紙張類似。但是,這類紙張可以在不需要額外墨水”的情況下進行重復打印和擦除。來自加州大學河畔學院的研究團隊成員Yadong Yin說。
“我們認為,自己的工作可以給現代社會帶來極大的經濟和環境收益。”
新的鍍層由兩種微粒子構成:這兩種粒子分別是一種叫做普魯士藍的藍色色素和二氧化鈦,普魯士藍在與電子相遇后會變成無色。而二氧化鈦是一種光催化材料,它能夠加速紙張和紫外線之間的反應。

當你將這兩種物質混合在一起,你就能得到一種穩定的藍色鍍層。添加一點紫外線后,二氧化鈦粒子就會變得活躍,從而釋放出電子,將普魯士藍色素變成無色的。這種方法用來打印頁面的空白部分。
科學家說,打印的內容可以在紙上停留至少五天,然后才漸漸重新變藍。但是如果遇到熱量,褪色的過程就會加快。
通過噴霧和浸泡,鍍層可以很快地應用在普通的紙張上。科學家希望這項技術能夠足夠廉價, 從而在商用領域大展拳腳。每張紙可以使用八十次以上,而且不用購買墨水,可見這種技術非常具有吸引力。
這項技術帶來的好處不僅是成本的降低,還有對環境更加友好:在美國,人們丟棄的紙張造成了40%的廢物;為了使辦公文具櫥柜內保持有充足的資源,人們要砍伐6800萬棵樹。
這不是科學家第一次試驗紫外線和化學打印了。Yadong Yin自己在2014年12月就展示了這項技術的雛形——那時,這項技術只能將紙張重復使用20次,而且,想要將這項技術用在傳統的紙張上也不容易。
研究團隊說,他們最新版光打印技術變得更加穩定而直接,同時也比之前的任何版本都要廉價。他們的下一步是將這種技術運用到實際的打印系統中去。
“我們緊接的下一步是發明一個激光打印機和可重復使用的紙張一起使用,從而實現快速打印。” Yadong Yin說。“ 我們也在尋找有效的方法,將全彩打印變為現實。”
蝌蚪五線譜編譯自sciencealert,譯者 晴空飛燕,轉載須授權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