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中餐申請飲食文化遺產屢屢失敗?外國人都看不下去了

    在剛剛結束的全國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著名湘菜大師許菊云等16名人大代表,向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提交了《關于將中餐申遺提上國家戰略日程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

    《建議》提出,應將中餐申遺盡早提上國家戰略日程,列入政府有關部門優先考慮的重點項目,成為落實“一帶一路”戰略的“國家文化名片”。

    網友們都拍手表示強烈贊同。

    那么問題就來了,用哪道菜來申遺呢?網友們也是盡顯吃貨本色,麻婆豆腐、烤鴨、宮保雞丁、火鍋……光看看這些菜名,不流口水也得感覺到餓了。所以,在眾多中國美味中難以抉擇的網友也表示,都是藝術啊,選哪一樣都不好選!

    不過,也有網友反問道:不申遺就不能體現出中國美食存在的價值了嗎?

    說到中餐申遺,大多數人都是贊同的,我們中國的飲食文化也是博大精深,為什么現在才在人大上提出“申遺”問題呢?

    中餐數次申遺,卻未能如愿

    要說吃,肯定少不了中國。川、魯、粵、蘇、浙、閩、湘、徽八大菜系,煎、炒、烹、炸、爆、熘等五花八門的烹飪方式,酸、甜、苦、辣、咸等多種味道,從高檔餐廳到街邊小吃,中國美食可謂數不勝數。但是,在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卻沒有中餐的位置。

    非物質文化遺產

    截至目前,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中,飲食文化遺產共有7項,分別為法餐、日本料理和食、地中海飲食、墨西哥傳統美食、土耳其Keskek、維也納咖啡館、韓國越冬泡菜。

    那我們中餐就沒有申請過非物質文化遺產嗎?

    其實,自2008年以來,在中國烹飪協會的推動下,中餐已經申遺過數次,但一直未能入選。最近一次是在2015年,中方提交過的中國美食代表作有:廣式燒鴨、剁椒蒸魚扇、杏香蝦排、蒜香雞翅、五香凍羊糕、揚州炒飯、文思豆腐羹、梅干菜燜牛排等。2016年1月,山東曲阜也力推孔府菜申遺。

    作為飲食大國的中國,在中餐申遺的道路上卻頻頻受挫,這不得不引人深思。我們不知道具體為什么中餐未被選中,但其中,選擇哪幾道菜一定是個最大的難題。小編認為,既然是作為文化遺產,除了味道好,最重要的是讓人品嘗或提到時,有強烈的歸屬感。就像韓國泡菜一樣,不一定材料有多好多貴,但要是最受到百姓認同的美食。

    當然,如果能中餐整體申遺是極好的。因為中餐已經走向世界了,給外國人都迷的不要不要的。

    中餐讓外國人為之瘋狂

    根據最近公布的2016環球國家形象調查報告顯示:當今中國在世界上的最強國家符號為:中餐、中藥和中華武術。那么,中餐有多受歡迎呢?

    “英國外賣王”

    中餐在英國的發展經歷了很長一段時間,最初是廣東人將中餐帶進英國,所以廣東菜在英國很有名。近些年,越來越多的內地人將“辣”帶到英國,現在的新生代也喜歡吃辣。

    倫敦街邊的中式餐點店鋪吸引著絡繹不絕的本地顧客。(來源:法國《歐洲時報》)

    英國BBC美食頻道曾刊文稱,中國菜自在英國流行,到現在已經成為英國主要的民族美食之一。而就在3月初一次英國民調中,中餐打敗了傳統的炸魚薯條,得到了“英國外賣王”的稱號。據英敏特公司的調研顯示,約有12%的英國人每周至少會叫一次中餐外賣。

    被列入美國宇航員的菜單

    美國人最喜歡的三大菜系:中餐、墨西哥餐、意大利餐。同樣,在美國,中餐外賣也很受歡迎,中餐在 6 個州成為人們的外賣首選。有調查顯示,在美國有近40%的少年喜歡中國菜,超過70%的美國人每周至少會吃一頓中餐。

    影視劇中的中餐

    《老友記》《生活大爆炸》……在美劇中,經常可以看到主角拿著長方形的盒子吃中餐外賣。目前,在美國有5萬多家中餐館。

    就連美國的宇航局也將恒溫的糖醋里脊,列入了宇航員的航天菜單中。你說中餐在美國有多火!

    亞洲菜的受歡迎程度比較(中國菜42%,日本料理20%,泰國菜17%,印度菜12%,其他9%。)

    新加坡的“國菜”

    別看新加坡地域小,但美食也是不少,多元文化的碰撞,讓新加坡成為了美食匯集地。但讓西方人更了解的則是具有中國特色的海南雞飯,更被稱為新加坡“國菜”。

    這主要是因為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大量海南籍華人將海南雞飯帶到新加坡。新加坡獨立后,政府對這些華人制作的傳統美食十分重視,并進行推介,使海南雞飯成為世界知名的料理。

    中餐為什么受到外國人歡迎

    為什么中餐受歡迎?味道好、種類多,當然就不用細說了,這要靠親自去品嘗體會。如今,無論是影視劇中,還是去國外旅游,都能看到中餐的身影。而中餐在國外的優勢,已經不僅僅局限于物美價廉了。

    吃出來的健康

    在國外,相比如炸薯條、漢堡等食品,中餐葷素搭配,應該可以稱得上是健康食品了。炒菜的熱量相對較低,蔬菜豐富,蒸菜幾乎不油膩,湯、面類食品也是十分健康的。

    其中,飽受爭議的味精,如今在國內也逐漸淡出了許多家庭的廚房必備調料。在國外,烹飪中味精的用量則有嚴格的規定,更有餐館選擇“丟棄”味精。

    早在2008年,美國哈佛醫學院醫學博士,時任美國加州大學醫學和公共衛生學教授的大衛·赫柏就表示,中國在世界營養學方面有著悠久的歷史,以水果、蔬菜和大豆為基礎的膳食,給世界樹立了健康飲食方式和健康膳食的典范。

    吃出來的文化自信

    中國的文化歷史悠久,中國的美食更是蘊含了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隨著中國在世界舞臺上的不斷活躍,中餐也讓更多外國人看到了其中的文化內涵。五六年前,中餐在美國的聲望和價格都比較低,近年來,中餐館的經營者正努力提升中餐形象。

    《紐約時報》著名專欄作家托馬斯·弗里德曼去年9月份曾撰文表示,中國文化衍生出來的餐飲文化、養生文化、休閑文化是其他文化所難以比擬的。中國任何地方的街頭餐館都能做出三四十種菜肴,而美國絕大多數的餐館只有漢堡包加土豆條。

    托馬斯·弗里德曼認為,過去30多年中國文化和西方文化的碰撞,沒有使多數中國人喪失文化自信,反而越來越多的中國人在這種“碰撞”中愈加自信。

    吃出來的融合創新

    有些在國外十分流行的中餐美食,可能我們中國人都沒有聽說過,有的人會認為這對中餐有著很不好的影響。其實也不盡然,就像我們自己在家做飯,喜歡吃的就多放點,不喜歡就不放一樣,世界各國人的口味也并非是統一的,在原有的基礎上改良創新,包容融合,在不損害傳統中餐的手藝和文化的前提下,更能讓中餐走向世界。

    中國廚師們懂得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有限食材,讓中餐更受外國人喜愛。

    在美國,華人廚師多用爆炒、油煎和炸的做法,配合改良后的或淡或濃的湯汁,迎合美國人酸甜的口感;

    在德國,因為德國人更青睞于能夠看出原材料和做法的菜品,所以華人廚師則會避免用內臟、豬蹄等食材;

    在法國和西班牙,由于當地人也吃牛舌、豬肝、血腸等食物,所以對菜品繁多的中餐接受度更高。

    “一帶一路”的快速推進

    近年來,隨著“一帶一路”建設的快速推進,帶動了一批“中餐館”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或地區生根。過去一年,僅在新德里就開了至少三家中餐廳,炒菜、火鍋、餛飩都能吃到,超市的貨架上中餐調味料也越來越多,市場里的中國蔬菜也日益豐富……

    以印度為例,雖然街面上大大小小的中餐館,但幾乎多是中國人沒吃過的印式中餐。但這些印式中餐,也是由傳統中餐改良而來,見證了兩國文化的交流。而一帶一路的建設,也讓真正意義上的“中餐”進入到了印度。

    近年來,在國外除了能看到排隊買國產手機,還能看到排著長隊吃中國美食。甚至吃中餐成為了一些外國人過圣誕節的“標配”。

    圣誕節期間,美國華埠中餐館前排起長隊。(來源: 美國《僑報》)

    (來源: 美國《僑報》)

    來自馬薩諸塞州的邁克爾·弗里德曼說:“吃中餐是我家庭里一代一代保持下來的傳統。”狄金森學院副教授泰德·梅爾文更表示,“至少從20世紀20年代開始,美國的猶太人就對中餐情有獨鐘。”

    怎么樣,看到中餐在國外這么受歡迎,有沒有很自豪!

    這么多外國人都喜歡中餐呢,

    只想說,中餐申遺,

    全都上可以嗎?

    • 發表于 2017-03-17 00:00
    • 閱讀 ( 940 )
    • 分類:其他類型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相關問題

    0 條評論

    請先 登錄 后評論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湯依妹兒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華志健 23 文章

    推薦文章

    聯系我們:uytrv@hotmail.com 問答工具
  •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久久久久精品国产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