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幻覺:為什么大腦會創造一個根本不存在的世界?

    阿杰耶布正身處喜馬拉雅山北向的喀啦昆侖山脈,獨自徒步穿越一座冷寂的冰川。奇怪的是,行進了幾個小時,周圍的景象仍然絲毫未變。這時,冰的世界發生傾斜,一塊巨型冰塊時而迫近他,時而遠離他……這種景象持續發生,阿杰耶布開始懷疑自己的眼睛,他向醫生求助,卻發現自己的身體一切良好,原來這一切都是他的幻覺。即使明了這一切,但冰的世界還在繼續糾纏他,并且持續了9個小時。一夜酣睡之后,阿杰耶布的幻覺才消失。

    幻覺是一種非現實的知覺體驗,可以涉及視覺、聽覺、嗅覺,甚至觸覺,雖然幻覺中的事物并未真實發生,體驗本身卻常常可以讓人深信不疑,以至于有人賦予它超自然的意義,如天啟、通靈等。為什么大腦會創造一個根本不存在的世界?亦或是幻覺構造了我們的現實?幻覺中又隱藏了哪些大腦的秘密?

    幻覺是真實的感知

    幻覺并非由我們的外部環境所引發,而是一系列真實的感知。例如,一位名叫西爾維亞的幻聽者會感覺到她聽到的音樂并不像是頭腦中想像或縈繞的旋律,而像聽著收音機放出的真實的樂曲。

    1998年,在倫敦大學國王學院,幾位幻覺經歷者的大腦接受了研究者的掃描。研究者發現,當幻覺產生時,大腦的活躍部位與他們經歷相似真實情形時的部位相同。例如,當他們在幻覺中看到他人面孔時,大腦中的梭狀回會被激活,而這一部位一般只有當人們在現實中看到真實面孔時才會活躍起來。幻覺中看到顏色或文字在大腦中的反應也如此。

    因此,當人們產生幻覺時確實會產生真實的體驗。我們在做夢時,很多時候我們知道那是夢,但幻覺則常常讓你感覺這就是現實。

    幻覺源于感官的喪失

    人們一般認為,幻覺的產生不是精神疾病所導致,就是吸食了某種致幻藥物,然而事實上即使心理或精神健康的人也會產生幻覺。5%的人在一生中會經歷一次或多次幻覺;當你超過60歲時,幻覺出現的可能性會增加;許多人在入睡或快睡醒時產生幻覺;當人們剛剛失去親人而極度悲傷時也會產生幻覺,通常見到他們深愛的親人。另一類易產生幻覺的人群是那些突然喪失某種感觀的人。

    英國一位老人的視力因為白內障急劇下降,之后就產生了幻覺:她看到一個身著英國中世紀服裝的女子和一名兒童先后來訪。她的幻覺征狀被稱為“邦納征侯群”,專指在心智正常的人身上發生的鮮明而復雜的幻覺。邦納征侯群以18世紀的瑞士科學家查爾斯·邦納命名,因為他是首次描述這種征狀的人,他描述的案例發生在他祖父身上。當時,他的祖父也因白內障雙眼視力幾乎為零。一天,這位老人正在跟他的孫女們聊天,這時兩個身披紅色和灰色華麗斗篷的男子出現在他面前。他責怪家人沒有告知他這兩位先生來訪,但家人根本沒看到這兩個男子,老人才意識到這是幻覺。

    聽力喪失同樣會發生幻覺。前文所提到的西爾維亞就是在耳朵感染而聽力嚴重受損的情況下發生幻聽的。她聽到的聲音開始只是一些樂器發出的重復的音符,后來出現了整段曲調。

    “嗅幻”也讓你真假莫辨。在英國,一位70多歲的老人因為帕金森氏綜合征損壞了傳遞嗅覺的神經。然而,一天,他突然聞到樹葉燃燒的氣味。這氣味越來越強,除了樹葉,還有燒木頭、燒洋蔥的各種惡臭,最強烈時就像糞便,嗆得他直掉眼淚。

    并不只有永久性的感觀喪失才會導致幻覺的產生,暫時的感觀移除也可以使健康人產生幻覺。如果你采用某種方式暫時移除視覺30~40分鐘,你就會產生幻視。在德國弗賴堡的心理和精神健康邊緣領域研究院,心理學家瓦克曼運行了一個項目,參與的志愿者在被移除視覺后看到了各種怪異景象。一位志愿者看到一匹跳躍的馬,另一位看到了一個怪誕的人體模特。當飛行員在毫無特點的高空駕駛飛機,或者卡車司機在漫長而空蕩蕩的道路上行駛時同樣容易產生幻覺。

    而如果要體驗幻聽,必須保證無任何外部聲源的干擾。無聲屋是最佳場所,無聲屋不僅隔絕了外部的聲音,同時也消除了內部回音甚至電磁波的反射。美國明尼蘇達州奧菲爾德實驗室里的無聲屋應該是世界上最安靜的地方,在這里,你甚至可以聽到眼球轉動或者血液流動的聲音。因此一般人在這間無聲屋里待上20分鐘就會出現幻聽。

    現實只是受控的幻覺

    為什么消除感觀會引發幻覺?大腦每秒都處于各種感觀信息輸入的槍林彈雨之下,然而,大腦卻可以為我們提供穩定的意識的涓流。當你眨眼時,周圍的世界不會突然從意識中消失。你在認真工作時不會注意到屋外嗡嗡的汽車來往聲,也不會注意到褲帶勒得太緊,因為大腦省略了這些干擾信息。如果大腦將所有接收到的信息都進行處理,大腦的工作效率將非常低下。于是,它會根據經驗篩選重要信息做出預測,如果預測與現實相符,信息會跳進我們的意識;如果預測錯誤,則根據真實情形予以校正后再傳遞到意識層面。

    正常情況下,預測會與現實并軌,按現實情形來描述外界信息;而一旦現實中斷,幻覺就會產生。似乎大腦不甘忍受沉寂,面對某種感觀信息的輸入中斷,雖然失去了現實參照予以校正,但大腦為了給意識提供穩定的信息流,仍然會根據經驗繼續預測,沒有校正的預測就成了幻覺。

    反之,只要現實信息能夠有輸入的通道,幻覺就會被壓制,甚至消除。西爾維亞雖然聽覺嚴重受損,但仍然能聽到并識別一些聲音。比如,當她聽協奏曲時,幻聽會受到壓制而減小音量,而當音樂停止后,幻聽的聲音又重新增大。

    在無聲屋中幻覺發生的原理同樣如此,只是還有另一種可能性。由于人們在現實生活中從來沒有聽到過眼球轉動和血液流動等等這樣的聲音,大腦誤以為這些聲音來自外部世界。在安靜到如此極致的處所,一丁點的聲音都變得非常明顯,大腦中仿佛播下了一顆種子,幻覺從這里開始生根發芽。我們會稱這種情況為“錯覺”。

    但是,并非所有人在無聲屋的表現都一樣,有些人根本不會產生幻覺,有些人能夠意識到是大腦在作怪。如果能夠明白不同的人為何會有不同表現,就可以幫助科研人員揭示為什么有些人容易罹患與幻覺或錯覺有關的精神性疾病。

    以精神分裂癥為例,患者的感覺皮層往往過度活躍,而與外界聯系的能力卻比較貧乏。因此,大腦進行了一連串的預測,卻得不到現實的校正,就被傳輸到意識層了,于是,大腦就產生了與現實脫節的幻覺,出現精神分裂癥狀。當一個人吸食某些毒品或藥物時,藥物切斷了大腦校正的通道,也能夠產生類似的幻覺。

    了解幻覺同時也能為精神性疾病提供治療幻覺的策略。精神分裂癥患者可以學習幻覺的誘發機制、監控自己的想法,并且重塑自己的幻覺,使自己抱著更加積極的態度面對幻覺,這不僅能在一定程度上減緩幻覺病征,也能減輕患者自身的苦惱。

    拓展閱讀

    應對觸覺的逆向幻覺

    觸覺在大腦中的預測模式與其他感觀正好相反,因為觸覺信息量太大了:頭發在脖子上的輕撫、衣服與皮膚的摩擦、身體與桌椅的接觸都時時發生,信息在大腦中以不慢于每條250毫秒的速度倏忽急逝。大腦在處理信息的同時還要及時處理危險信號,譬如讓我們在碰到燒熱的水壺時及時收縮手臂。為了優化整體信息處理流程,大腦采用了一種被稱為“逆向幻覺”的方式篩選掉大多數觸覺信息,即對真實的事物視而不見,與幻覺虛構真實的過程正好相反。因此我們平時不會意識到頭發、衣服這類無關緊要的事物與皮膚的接觸。

    但是患有精神分裂癥的人無法實現逆向幻覺。紐約羅徹斯特大學的約翰·福克斯組織了30名精神分裂癥患者,給他們戴上電子手鐲,手鐲會在一定時長的間隔下振動。對于普通人來說,依據逆向幻覺的標準模式,振動的信息在大腦中引起的反應應該先強后弱。然而,精神分裂癥患者在習慣了這種振動很久之后,信號仍然很強。這些逆向幻覺失敗的信號被大腦編造出故事來解釋古怪的感覺經歷,這應該可以解釋為什么精神分裂癥患者常常產生身上爬著昆蟲或被昆蟲叮咬的幻覺。

    本文源自大科技<百科新說> 2017年第2期雜志 

    • 發表于 2017-03-25 00:00
    • 閱讀 ( 789 )
    • 分類:其他類型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相關問題

    0 條評論

    請先 登錄 后評論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湯依妹兒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華志健 23 文章

    推薦文章

    聯系我們:uytrv@hotmail.com 問答工具
  •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久久久久精品国产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