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來說說鼻涕,聽上去有點臟臟的科學,嘻嘻!
我們每一次的呼吸,不同的氣味在呼吸道進出,而某些氣味能引起嗅覺器官“爆炸”,鼻腔粘膜與淚腺“百感交集”,杯狀細胞產生的黏性液體,一些或者很多從鼻孔流出,接觸空氣那刻起,變成混雜水、粘蛋白、微生物、微塵、溶菌酶的一種形態,有不同的氣味不同的顏色。
是的,我們的鼻涕有一部分來自淚腺產生的眼淚,通過淚小管聯通鼻淚管,到達我們的鼻腔,成為鼻涕的一部分。

1.鼻腔變色,能知道接下來流出的鼻涕是因為什么引起的
每當感冒時候,鼻涕軍團來臨,感覺身體內的器官、組織、細胞和外界環境在躁動一場預謀已久的抗議,抗議軍團行進到“大門”口(即鼻腔)的時候,從日常鼻涕屏障功能下,即舒潤鼻腔黏膜,濕潤吸進人體的空氣,鼻道內襯細小的纖毛形成對異物的防御線。當灰塵、細菌、病毒或真菌被吸入時,纖毛會阻塞它們,阻止它們進入肺部,以免它們刺激呼吸道或引起感染。
鼻粘膜杯狀細胞和纖毛被激發“三技能大招”,它們防御得更快,推動這些不必要的客人對鼻出口。鼻孔內鼻粘膜的顏色會發生微變化。羅切斯特大學醫學中心的研究發現,在健康時,鼻腔的顏色與牙齦的顏色相同——淡紅色,而在感染的時候,鼻粘膜會是紅色或深紅色,過敏的時候會變成藍色或者蒼白色,而鼻涕也會不再是透明的,會是黃色、綠色等。這就是流鼻涕去醫院,醫生會查看鼻腔及問你鼻涕顏色的原因。

2.擤鼻涕是第二天性
擤鼻涕是一個復雜的且應急的過程,對大多數人來說是第二天性。一般來說,動物的第二天性都相對牢固,比如鳥兒每年春秋往返南北。擤鼻涕是自你出生以來,你學會的幫助鼻孔進行防御過程中的一個身體反應,將有害病菌和灰塵隨鼻涕以物理方式排出。
在擤鼻涕的科學方法上和如何優雅上,親身試驗冷到我了。的確,我是長大之后才知道原來擤鼻涕要這樣:上身前傾斜,先按住一側的鼻子,擤鼻涕,一側擤完,再擤另一側。我嘗試過幾次這個頗具儀式感的擤鼻涕方法,往往都很尷尬的收場。本人笨拙,也許你們可以。

3.鼻涕去向
正常人,鼻粘膜是時刻在工作的,分泌鼻粘液——鼻涕,大約會有幾百到上千毫升。一小部分蒸發掉了,很少很少一小部分,正常情況下,鼻腔粘膜分泌的液體濕潤度處于相對平衡狀態;一小部分干結成了鼻屎,很少很少一部分;一小部分流出或者被你擤鼻涕擤出去了;大部分被我們吞到咽喉部,然后到肚子里。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