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為什么我們越來越不愿意讀書了?讀書時,為何腦海里會有聲音?

    既1972年號召世界人民人人讀書,讓全世界走向閱讀社會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于1995年宣布每年的4月23日為世界閱讀日,也稱世界圖書與版權日。世界讀書日的主旨宣言為:“希望散居在全球各地的人們,無論你是年老還是年輕,無論你是貧窮還是富有,無論你是患病還是健康,都能享受閱讀帶來的樂趣,都能尊重和感謝為人類文明作出巨大貢獻的文學、文化、科學思想大師們,都能保護知識產權。”借此機會,讓我們來討論兩個大家感興趣的話題。為什么我們越來越不愿意讀書了?當我們在讀書時,為什么腦海里會有聲音?

    為什么我們越來越不愿意讀書了?

    得益于科技的發展,我們進入了一個信息爆炸的時代。手機、電腦的普及和通信技術的提高,更加方便了信息的交流以及知識的獲取。然而我們手中的書籍也漸漸的被手機和鼠標所取代,為什么我們越來越不愿意讀書了呢?這要從我們為什么讀書來說起。據美國著名民調與智庫機構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對一部分經常進行閱讀的民眾進行的調查顯示:

    26%的人認為他們讀書的動力是從書籍中獲取知識并得到更多有益于自己的信息。

    15%的受調查者表示讀書可以讓他們短暫的逃離現實,沉浸在自己想象的虛擬世界中。

    12%的讀者喜歡跌宕起伏的故事劇情,喜歡展開懸疑小說的一個個迷點。

    12%的人享受閱讀時給人帶來的放松與安靜

    6%的人則喜歡通過閱讀來了解不同的話題,并喜歡那種找到一本特別吸引自己的書的感覺。

    4%的讀者認為讀書可以升華自己的靈魂,并且通過閱讀可以拓展自己的世界觀。

    3%的讀者喜歡閱讀時書籍帶給大腦的挑戰。

    另有2%的讀者則表示自己單純的是被書籍的質感所吸引,從紙張的質感到墨汁的味道都是吸引他們閱讀的主要原因。甚至有一位英語教師為了在繁忙的批閱工作中能夠保持頭腦的清醒與敏捷才讀書。

    誠然以上的調查結果可能并不能代表所有人的選擇,但是不可否認的是書籍的功能正在被漸漸的取代。現如今移動通信的發展、手機和平板電腦的普及都極大的沖擊了我們的閱讀習慣,手機推送的新聞取代了報紙和雜志,移動終端可以讓我們隨時隨地的閱讀喜愛的書籍,碎片化的信息傳播方式讓我們無法再靜下心來泡在圖書館里。據不完全統計,互聯網飛速發展的今天,一個正常使用社交媒體,網絡以及移動終端的人每天會見到49萬個字符,要知道一本戰爭與和平也僅僅有46萬字,在接觸了如此龐大數量的信息之后,我們確實很難再去靜下心來閱讀。甚至有人大膽的預測不久的將來紙質的書籍將會被電子版的讀物所取代。

    當我們能夠通過更簡單更便捷的方法獲得信息與知識時,圖書作為知識源泉的功能正被逐漸的弱化。新時代互聯網媒體的發展也給我們提供了更多的娛樂休閑方式,圖書越來越難以撫平我們浮躁的內心。從前車馬慢的日子已經離我們越來越遠,在當前分秒必爭,信息傳播對時效性有著極高要求的社會環境下,讀書已經很難跟上我們的生活節奏。4月23日是世界閱讀日,你會不會在傍晚拾起一本舊書細細品讀呢?

    當我們在讀書時,為什么腦海里會有聲音?

    閱讀無時無刻不充斥在我們的生活中,工作的郵件,街邊的廣告,乃至詐騙的短信都需要我們通過閱讀去理解。然而熱愛閱讀的你是否曾被這樣一個問題所困擾,當我們在閱讀時,為什么腦海里會有聲音?

    其實不僅僅是在閱讀時會出現這種聲音,思考時想象時都有可能出現。這個問題目前還沒有定論,大體上有兩種主流的觀點。其中一種叫做“內部語言”,是由前蘇聯著名心理學家利維·維谷斯基提出的。所謂的內部語言是指當一個人思考的時候腦海里有一個聲音像是旁白一樣的在解讀你每時每刻的想法。當你在想象與另一個人的對話時,你就能“聽到”這種類似的聲音,當然我們都知道這個聲音并不是實際存在的也不是我們主動發出的,這種聽覺上的想象與視覺上的想象有一定的相似之處,就像我們在街角想象另一條巷子的風景一樣,內部語言更像是對接下來的對話的一種想象。

    另一種理論將腦海里的這種聲音的產生歸結為默讀,當我們進行閱讀這個動作的時候,大腦也會激活我們發聲器官以及附近的肌肉,比如聲帶與嘴唇。當我們學習說話的時候,首先會學習如何讓聲音從身體里發生出來。想必大家都有這樣的經驗,小的時候練習說話總是會盡量的張大嘴大聲的讀與重復來讓自己聽到自己的聲音并糾正。這種發聲方式已經深深的印刻在我們的腦海中,所以當我們默讀的時候,即使我們有意識的抑制自己的發聲但實際上這些相關的肌肉還是會微微的運動,我們便能依此預測如果我們真正朗讀時的發聲情況。

    在我們的大腦中有一個神經束叫做弓狀纖維束,它負責將大腦中的布羅卡氏區(運動性語言中樞)與韋尼克區(視覺性語言中樞)連結起來形成我們的語言中樞。在有關的實驗中我們通過腦部的核磁共振可以看出我們的語言中樞與我們腦海中的聲音有著確切的關系。在對比人類聽到真實聲音與聽到腦海里聲音的實驗中我們可以發現大腦中的輔助運動區有著最明顯的運動差異。當實驗對象聽到真正的聲音時,大腦的輔助運動區活動明顯較小。

    當然目前的科學實驗還不能完全證實一線科學家們的猜想,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我們在不久的將來一定會得到確切的答案。也許正是這種對任何現象的好奇與探索才成就了我們現在高度發達的人類文明。不知道讀過了這篇文章的你是否更加注意自己腦海中的這個聲音了呢?

    • 發表于 2017-04-21 00:00
    • 閱讀 ( 916 )
    • 分類:其他類型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相關問題

    0 條評論

    請先 登錄 后評論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湯依妹兒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華志健 23 文章

    推薦文章

    聯系我們:uytrv@hotmail.com 問答工具
  •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久久久久精品国产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