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關于正在大連造船廠建造的國產新航母的下水日期,可謂是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在3月30日的國防部例行記者會上,國防部發言人吳謙表示“一切順利,不會讓大家久等”。如此曖昧的措辭,真的是讓廣大軍迷既興奮又好奇。不會多久是多久?
這不,中國郵政這位隊友終于按捺不住,放出了一張“中國首艘國產航母下水紀念”首日封。首日封是在新郵票發行首日,將該套郵票的全套或者單張貼在右上角,再加蓋當天的紀念郵政日戳的特殊紀念信封。然而蓋在這張航母下水紀念首日封上的日戳日期正是不久后到來的4月23日海軍建軍節。至此,廣大軍迷終于了卻了一個心事,基本可以確定國產新航母將在4月23日海軍建軍節舉行下水儀式。于是,很多人就開始憧憬中國雙航母編隊游弋南海、穿越宮古海峽時的霸氣情景。不過我想說,下水和服役、服役和雙航母時代之間有著本質區別。
首先,我們要厘清一個概念——什么是“下水”?
船舶下水是現代造船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節點。一般來說,當一艘船的船體結構建造,首次涂裝和一些大型舾裝件(如主機和發電機和鍋爐等)吊裝上船完成后,就基本具備了下水條件。這時候的船就像一個毛坯房,“家徒四壁”,做不了飯,睡不了覺,取不了暖,亮不了燈。下水一般有兩種方式:重力下水和浮力下水。在船臺上建造的船舶會選擇重力下水,讓船舶依靠自身重力從船臺滑入水中。而像航母這種大型艦艇,一般會在干船塢里建造。當具備下水條件時,再將船塢注滿水,讓它浮起后拖到舾裝碼頭進行后續建造。所以,新航母下水時間的確定,最大的意義就是表明之前的建造任務圓滿完成。

下水之后離服役就不遠了嗎?
就像毛坯房不能立即住人一樣,剛下水的航母離服役還有不短的一段路要走。而且這段路依然非常艱巨,容不得半點馬虎。
一艘船從下水到交付,至少還要經歷舾裝和試航兩個環節。其中舾裝是指安裝、調試并驗收除了船體結構外所有的船舶裝備。我們之前舉的裝修房子的例子,在這里會被劃分到居裝作業中去,主要任務把船員生活起居的區域打理好(例如廚房、洗衣房、浴室等)。除此之外,舾裝還包括機裝、電裝、管裝等,例如所有船舶都有的主機、發電機、錨機、舵機等。不過,對于航空母艦這種復雜精密的戰爭機器,比普通民用船舶還要多出武器、雷達、通信導航、指揮、機庫、航管、阻攔裝置等復雜系統。據報道,之前的遼寧艦上所有電纜總長度就超過了5000公里。所以,舾裝作業被認為是整個造船過程中最復雜最危險的階段。在遼寧艦的建造過程中,船廠就曾打出“不延誤一天,不損失一人”的口號。這個口號絲毫沒有夸張,在建造如此復雜的海上霸王的過程中不損失一位工人,已經可以說是管理上的奇跡了。
在舾裝一切順利的前提下,就可以擬定試航日期了。正所謂是騾子是馬,拉出來遛遛,試航就是要全面檢驗各系統的可靠性和協調性。主要的試航項目包括主機試驗、平衡性試驗、負載試驗、錨機試驗等。

由于我國造船工業的不斷進步,模塊化分段建造和預舾裝等技術已經廣泛應用在軍艦制造中,這可以大大縮短從下水到交付之間的建造時間。一般來說,即便一切順利,對于國產新航母這種體量的水面艦艇,下水后距離交付海軍至少還需要兩年時間。
國產新航母入列,是否等于我國進入雙航母時代?
如果說“雙航母時代”的要求僅僅是有兩艘航母就行,那我無話可說,可是人民一定不答應啊。所以作者以人民的名義推測,新航母的服役,并不能立刻為我們帶來一個名副其實的雙航母時代。
我們可以從武器裝備和人員素質來討論這個問題。
首先,從武器裝備的角度,光禿禿的航母就是一個光桿司令,是一個巨大的移動靶。再怎么說,航母的甲板上或者機庫里需要裝滿艦載機。目前,我國的艦載攻擊機僅有殲15飛鯊戰斗機。我們不能否認進步,但也需要正視差距。我們需要清楚地意識到,光有艦載攻擊機是不夠的。除了攻擊機,艦載預警機、艦載電子戰飛機和艦載反潛機也會大大提高航母的攻擊能力。尤其是艦載預警機,雖然軍艦上裝備的相控陣雷達已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但是這些艦載雷達對探測低空掠海目標有著先天缺陷,而大型機載雷達就可以完美地彌補這一點。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可以說,一架艦載預警機,可以大大降低艦載攻擊機飛行員執行任務的風險。所以,我們的航母要想走向深藍,艦載預警機必須有。此外,我國目前服役的052D型導彈驅逐艦,滿載排水量僅7000噸左右,作戰指揮的空間比較局促,指揮一個龐大的航母艦隊略顯捉襟見肘。好消息是,多地已經曝光了我國正在緊鑼密鼓地建造排水量超過一萬噸的055型大型驅逐艦。相信這艘驅逐艦會有能力肩負起為航母編隊區域防空的重任。
另一方面,雙航母時代必然需要大量的與航母相關的技術人才。在這些人中,艦載機飛行員是最為珍貴的。他們被譽為“刀尖上的舞者”,畢竟航母再大,在空中看也是大海上的一葉扁舟。我們目前的局限是,殲15目前正處于“一邊造一邊改”的小批量生產狀態。資源有限,不能滿足大規模艦載飛行員的同時訓練,只能延續“一老帶一新”的師徒模式。這勢必影響艦載飛行員的“生產速度”。
航空母艦編隊,被譽為是“只有偉大的國家才能建造它”。可以說,“偉大”一詞非常準確,它體現著一個國家的強大的綜合工業能力和人員素質。況且,鑒于其他國家對我國軍工業的技術封鎖,航母編隊上的一丁一卯都是國產,實屬不易。我們不僅需要有信心,更要有耐心,新航下水固然是好事,但并不能帶來“雙航母時代”。如果有一天你在新聞上看到“中國雙航母編隊滿編穿越宮古海峽赴遠海進行例行訓練,周邊國家戰機緊急升空監視”這樣的標題,那么,雙航母時代就真的來了。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