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小帥影院劇透社原創!

童年的我
每年,幼兒園虐童事件總是層出不窮。
就在前不久,網上有個“河北某幼兒園員工虐待男童”的視頻流傳開來。
畫面里,員工將男童架在窗框上,懸空嚇唬、揉臉、拍照,并以此取樂。

看到這些,也許就不難理解為什么很多孩子總是對幼兒園充滿了恐懼。
再回頭看看我們小時候,雖然沒有受過這樣的“花式虐待”,但也被各種怪招虐的死去活來。

印象最深的就是“互相攀比小紅花”,而且還要公之于眾,讓我們小小年紀就不得不奉行成人世界里的“生存法則”。
今天想說的電影講的就是這樣一個“細思極恐”的現實——
《看上去很美》。

這是十多年前的一部國產喜劇片,講述了小男孩方槍槍在幼兒園里和外面世界"交手"的故事。
影片改編自王朔的同名小說。

王朔,眾所周知,文人“痞子”一枚。
文風犀利,尤其擅長用指桑罵槐的套路來剖析人性。

他的文字往往充滿了“精神憤怒”。
就像《看上去很美》一樣,通過孩子的眼睛來透射出大人的世界。

電影的英文譯名是Little Red Flower,也就是“小紅花”,足以見得“小紅花”在本片中的重要性。

它是貫穿整部電影的線索,更是幼兒園里長盛不衰的“法寶”。
想要得到它,孩子們就得乖乖“聽話”。
比如說,每天早上,孩子們都必須“排排蹲拉屎屎”,拉出屎來的小朋友就可以得到一朵小紅花。

吃飯前必須要上廁所,然后主動洗手,一個接一個的排隊擦手。

吃飯的時候舉左手是加湯,舉右手是加飯,不能做錯,也不能講話。

還有,吃飯的時間絕對不能上廁所,不然就要扣小紅花。

課堂上有人放屁,老師會讓所有人都撅起屁股,挨個上去聞。
一旦揪出“真兇”,就要被逼著出去拉完屎才能回來。
否則“紅花會”照樣要按“會規”處置。

連續一周每天都得5朵小紅花的小朋友就可以當班長。
但是這一切對新來的小男孩方槍槍來說,實在太難了。

不滿4歲的他,從小跟著奶奶一起長大。
既不會穿衣服,也不會脫衣服,晚上還會尿床。
他不知道要怎么樣獲得小紅花,更不懂幼兒園里的“游戲規則”。

這一切導致他后來被關小黑屋、被孤立、甚至被羞辱。
于是方槍槍不得不為了小紅花而努力:自己穿衣服、自己洗手。
然而并沒什么卵用,他在評比欄上還是沒有小紅花。

到后來,方槍槍干脆放棄了小紅花,為了得到老師和同學們的關心,他心里叛逆的小宇宙爆發了。
他開始欺負同學——

開始和小朋友打架——

還到處宣稱老師是個吃人的大妖怪——

只是,他越是反抗,老師和同學們就越孤立他。
男孩不帶他玩,女孩也不跟他玩。

個性十足的方槍槍變得越來越孤獨.....
在影片中,高高在上的老師是以“統治階級”形象出現的,對待那些“不上道”的小孩從不留情面。
她會二話不說就把方槍槍的小辮子“咔嚓”剪斷——

全班看著方槍槍脫不下衣服直至最后尿褲子,李老師也不讓別人幫助他——

更可笑的是,李老師一聽某個小朋友的父親是部長,態度瞬間轉變。
立刻給他貼上了小紅花——

無論是幼兒園,還是小紅花,都如這部電影的名字一樣,看上去很美。

看起來老師是在教孩子們守規矩、會生活,實際上卻沒有尊重他們的人格,壓制個性和孩子們的天性。
甚至給孩子們帶來心理陰影,這是屬于那個時代的悲哀和遺憾。

孩子的天性是活潑好動的,而幼兒園是將他們的這種天性進行改造的場所。
這樣的幼兒園是一個極度秩序化的環境,在這里小朋友像上了發條的機器一樣遵守著各種各樣的規矩。

很難說這不是一個建立在獎懲體制下的集體主義小社會。
做的好給小紅花,犯錯誤扣小紅花。

孩子們為了得到大人的贊許和認同,都努力遵守幼兒園的各種紀律,為自己爭得更多的小紅花。
這樣的環境,可能除了監獄,就是幼兒園了。

但與監獄不同的是,處在這個環境的中的主體是孩子。
他們還無力對這樣的安排做任何的質疑,無條件的投入到成人的秩序化世界。

像方槍槍那樣號召大家一起捉弄老師的孩子畢竟還是少數。
他因而也成為了被孤立的對象。
某種程度上說,與制度的斗爭糾纏正是這部電影所要表現的中心內容。

而這種帶有功利性質的“小紅花”和成人世界的世俗誘惑又何嘗不一樣?
看上去的確很美。

或許有的人會從這部電影中看到被壓抑的童真,或許也會有的人從中看到刻骨銘心的傷痛。

又或者更多的人會看到那個熟悉的自己。
無論曾經、現在或是未來。
劇透社——做有溫度的第2院線
更多精彩影視娛樂內容盡在小帥影院劇透社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