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聽過一句老話,說聰明的孩子都愛提問。
這一說法是有科學依據的。兒童心理學研究表明,提問是孩子主動探索世界的方式,能提出問題,本身也是一種能力。
但問題是,每個孩子總會經歷一段「自動播放提問機」的時期,一天到晚地「為什么」。
身為家長,高興之余也煩惱,面對這種情況我們該如何招架?

想要解決「怎么辦」,那我們先要明白,孩子愛問問題有什么好處?當他們在問問題時,到底在問什么呢?

1提問有什么積極作用?
①信息MAX!提問可以使孩子從更多人那里獲得信息,而不只是依賴教師或者父母的指導;
②天然的社交機會!因為孩子可以通過提問開始參與陌生話題的討論,這提供了信息交換的機會;
③訓練表達和思維能力,即便是那些在我們看來毫無邏輯的問題,背后也有他們思考問題的條理;
④提高問題解決能力,培養孩子自主解決問題的良好習慣。


2孩子最愛問哪類問題?
01 感知類提問
這類問題會發生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比如在菜市場買菜的時候,孩子會指著西紅柿問「為什么西紅柿是紅色的呢」、「為什么黃瓜長長的呢」、「為什么土豆比蘿卜小呢」等等。
這個時期的孩子還保留著形象思維的特點,思考的東西主要以事物的具體形象為主,基本上問題都圍繞著事物的外部特征,如顏色、長短、大小等。
02 屬性類提問
這類問題主要發生在孩子開始思考某一類事物的屬性究竟是什么的階段。
比如孩子可能會問「西紅柿是蔬菜還是水果呢」、「西瓜是水果嗎」、「玫瑰花是植物嗎」等等。這個時期的孩子開始能夠跳出事物的若干外部特征和某些內部特征,對熟悉的事物進行本質特征的概括,問題主要圍繞著事物的內在屬性,如是什么等等。
03 知識類提問
這類問題會發生在孩子遇到自己剛見到新鮮事物或不明白的事物的時候。
比如孩子在吃糖果的時候突然發現事物包裝袋上寫了一個英語單詞「apple」,就會突然問大人「這個是什么意思呢」;又比如在孩子在看電視的時候看到劇中人物失去,便突然問「人死了有靈魂嗎」;還有的孩子會問「地球之外的宇宙,有外星人嗎」「貓貓真的有9條命嗎」等等。
這時候的孩子的問題主要圍繞著自己感到新鮮且不明白的事物上,他們通過問問題的形式尋找答案,是一種渴求知識的態度與表現。
04 邏輯類提問
這類問題主要發生在孩子開始思考比較復雜的事情的時候。
比如去郊游的時候,孩子看到河里的小魚游來游去,如果小魚突然不動了,這時候孩子就會問「小魚為什么不游了」、「小魚累了嗎」等等。
這是孩子關于某事物突然發生的原因的思考,表明孩子的具體形象思維不斷完善,抽象邏輯思維在不斷發展。

3我們應該怎么做?
孩子的求知欲彌足珍貴,我們一定要精心保護,當好孩子的第一本百科全書。
不過,能做到「十項全能」的家長畢竟是少數,對于大多數的我們來說,遇到難以解答的問題也非壞事。但,最忌諱的回答就是「這有什么好問的?」
正確步驟如下——
第一,耐心地傾聽提問
聽,是第一步。面對孩子的提問,一定要熱情細心,積極鼓勵孩子表達,即便這個問題看上去稀奇古怪。
比如,有的孩子會問「猴子進化為什么會變成人,而不變成大猴子呢」,這時候就算我們不能圓滿解答,也要表現出對他所提問題的興趣。
第二,適當反問引導思考
面對孩子反復提出來的問題,有時我們也可以不用急于表態,而要以此為契機把孩子引入到對科學問題的討論中。
之所以不輕易地肯定或否定,是因為肯定和否定都意味對這一問題的探討已經結束。我們可以說:「你覺得這個問題應該怎么解決呢?」
如果孩子提的問題有水準或是具有思考價值,或孩子自己進行思考,甚至找出了答案,那我們要及時地給予強化。
比如,孩子問:「這幾天幼兒園里有一個小朋友沒來上學,為什么呀?」我們回答:「那你覺得是為什么呢?」這時候孩子就會開始想:「可能是他生病了吧。」
第三,鼓勵觀察
反復給孩子講飯前要洗手的道理,不如讓孩子在顯微鏡下觀察自己的手指;
反復給孩子講水受熱會蒸發的道理,不如讓孩子去看看鍋里的水在沸騰。
好奇心實質上是求知欲的具體表現,求知欲是孩子學習的最大動力。我們需要耐心觀察,發現孩子的與眾不同之處,及時鼓勵和培養。
第四,保護熱情
捕捉住孩子剎那間閃現出的創新思維的小火花,鼓勵孩子從不同角度去思考問題,用不同方法去解決問題,而不要滿足于一種答案。
讓孩子從不斷的創造中感到愉快,才能維持恒久的創造熱情。
第五,一起尋找答案
其實,家長遇到回答不好的問題、或是不太確定的答案,可以與孩子一起尋找答案,如查閱書籍,上網搜索等等,不宜胡亂搪塞。

孩子提出問題是探索生活與世界的積極表現,這反映出孩子積極思考自己遇到的問題。
家長應當積極鼓勵孩子表達自己,通過提問題的方式不斷提升孩子的思維能力與表達水平,促進孩子的健康成長。
參考資料:
[1]費廣洪,汪文娟等.幼兒提問類型及策略對其解決問題的影響[J].心理學探析.2012:519
-524
[2]孔祥平.怎樣回答幼兒提出的科學問題[J].學前教育.1996:18-20
[3]Vander,M.&Dillon,J.T.Adaptive student questioning and students’verbal AbiLity.Journal of Experience Education.1994:277-290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