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不抽煙不喝酒,為何還會患上癌癥?

    有人常常會這樣的想:“我不抽煙不喝酒,應該不會的癌癥吧?”我在這里回答您:“很遺憾,不是這樣的,即使不抽煙不喝酒,也是很有可能的癌癥的”

    我們為何會有癌癥這個疾病?

    我們人體是有細胞組成的,大大小小的器官都是細胞組成,人體的細胞不斷更新換代,細胞也接觸一些有害的環境,如紫外線燈、霧霾、乙肝病毒等等,這些都會導致人體的細胞發生基因突變,當然不是所有的基因突變都能導致癌癥,其實只有很關鍵的基因,在恰當的位置發生突變才有致癌的可能。人體有3萬多個基因,只有少數的與細胞分裂和增殖極為相關的基因才會導致癌癥,這些基因如EGFR、ALK等。

    只要我們人的壽命足夠長,接觸的環境有害因素足夠多,其實是有足夠概率會產生癌細胞的,有統計說我們每個人都曾經產生過很多癌細胞,只是這些癌細胞多數沒有發展成為癌癥。這主要是我們人體的免疫系統的監控和剿滅,另外癌細胞如果不能成功誘導血管,它們也是長不大。

    癌癥的發病機制錯綜復雜,科學界至今沒有完全闡明,自然也沒有完美的預防癌癥的手段。很多人把希望寄托于癌癥的早期診斷,但是目前來說還比較悲觀一點,因為我們最先進的影像學技術如PET-CT也只能看到0.5厘米大小的腫瘤病灶,而且PET-CT做一次要8000到1萬人民幣,具有一定的輻射性,所以這種技術做腫瘤早期診斷不具有可行性。我們常規體檢使用的胸片對于肺癌的發現毫無意義,根本發現不了早期肺癌。一項研究證實低劑量螺旋CT對于肺癌高危的患者有早期診斷的價值,不過這也是具有輻射性,所以目前推薦是對65歲以上,經常抽煙的高危人群進行篩查。

    影像學技術對于腫瘤的早期診斷似乎是沒有盼頭,至少目前為止是沒有什么指望,一個好的策略是分子診斷,即在分子水平檢查腫瘤相關的蛋白、基因突變片段等,這個是未來的希望所在。如下圖所示,在細胞學水平,或者分子水平,有助于早期發現癌癥,在較早的時候,也就是沒有轉移之前切除它,達到治愈的目的。

    我自己認為未來可以做到腫瘤早期診斷的技術是Exosome,也就是外泌體。

    這里需要說明,不是隨便弄一種什么分子可以做癌癥的早期診斷的,癌癥的早期診斷應該是很多信號的匯總,進行一個系統的判分,這樣才能做到早期診斷。所以很多網上說的,抽血幾分鐘診斷癌癥都是忽悠人的。

    癌癥是一類疾病,除了頭發和指甲外,其他人體器官都可能發生癌癥,怎么有一種分子可以預測癌癥呢,而且你知道了有癌癥,也不能知道是哪個器官發生了啊,所以要做到癌癥的診斷和準確地定位,一定是需要多個分子診斷數據的參數指標,所以未來癌癥的早期診斷一定是個大數據的東西。據悉目前美國安德森癌癥研究中心等很多機構都在從事基于外泌體的癌癥早期診斷研究。未來甚至可以改造這些外泌體,里面裝上藥物,作為自殺性導彈攻擊癌癥。

    我們人類可能終究逃避不了癌癥,因為這是個進化的疾病。但是未來應該有很多辦法,包含早期癌癥的診斷。目前是沒有辦法的,即便是有遺傳性腫瘤基因變異也不是一定會得癌癥(如安吉麗娜·朱莉的BRCA基因突變),沒有遺傳性基因變異也不是高枕無憂,90%的癌癥都不是遺傳性的。所以我們還是要期待外泌體,以及代謝組等多種參數指標的大數據,這樣來解決癌癥的診斷、治療和預后監控的問題。

    癌癥的誘因到底是什么?

    吸煙和空氣污染是肺癌高發主要誘因

    日常生活中,人們一提起癌癥,便會感覺到震驚和恐懼。那是什么原因導致癌癥呢?

    研究表明,肥胖和乳腺癌、前列腺癌有關;熬夜會造成生物鐘紊亂,免疫功能下降,白血病、乳腺癌、前列腺癌就容易找上門來;久坐的人比經常運動的人患結腸癌的可能性高40%到50%;長期處于亢奮和緊張狀態,是導致乳腺癌和卵巢癌的重要原因。

    吸煙和空氣污染是肺癌高發的主要誘因,肺癌死亡率在過去30年間上升了465%,成為致死率最高的惡性腫瘤。目前,中國有超過3.15億煙民,而且人數仍在增加。近半數的中國男性吸煙,因為肺癌導致的死亡占癌癥死亡的30%。

    中國工程院院士程書鈞表示,近20年來,我國肺癌發病率一直保持在高速增長,所以現在我國肺癌無論發病數據,還是死亡數據都排在第一位,這是目前腫瘤防治中面臨最嚴重的挑戰。

    近90%癌癥是由于生活方式和環境因素引起

    世衛組織駐華代表施賀德博士表示,中國的癌癥人數及癌癥相關死亡人數每年都在以令人吃驚的速度上升,但真正的悲劇是,這些病例中大多數本都是可以預防的。導致中國癌癥人數日益增加的原因主要都是可干預的危險因素。

    癌癥大數據提示,接近90%的癌癥都可以追溯到生活方式、環境因素,只有10%-30%的癌癥可以歸結為基因突變。控制吸煙可以減少23%-25%的癌癥相關死亡;對于胃癌、肝癌和宮頸癌來說,控制慢性感染可減少29%的死亡。專家強調,癌癥早診斷、早治療尤為關鍵,比如早期篩查可使女性宮頸癌的死亡率降低80%,早期乳腺癌治愈率高達90%以上。

    所以我們目前能做的就是有一個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極大地減少發生癌癥的風險。根據長期對肺癌的研究,避免吸煙仍然是降低肺癌的風險的最佳方式。長期酗酒可能增加患肺癌的風險,戒酒可以有效的降低多種癌癥的發病率,如肝癌、胃癌等。


    ?轉載請注明來源:癌度

    • 發表于 2017-04-14 00:00
    • 閱讀 ( 820 )
    • 分類:其他類型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相關問題

    0 條評論

    請先 登錄 后評論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湯依妹兒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華志健 23 文章

    推薦文章

    聯系我們:uytrv@hotmail.com 問答工具
  •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久久久久精品国产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