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時代的發展以及科技的更新換代,越來越多人有了做事拖延的習慣。俗稱則是拖延癥。然而拖延癥的產生與手機等互聯網媒介有著密切的關系,我們習慣于隨時隨地去玩手機,進行娛樂。所以對于一切事物就有了拖延的想法,反正等一下做也行,明天做也行。久而久之就把事情堆疊了起來,變得更加的力不從心,懶散怠惰。
而拖延癥則是每個人都需要克服的問題,因為我們都曾會有想要完成一件事情但是將它拖延的經歷,有時候我們僅僅是因為對這件事情的重視程度不夠,而有的時候我們覺得這件事情挺重要的,但還是難以避免去拖著。那么問題來了,是我們天生就會有拖延癥嗎?還是我們在處理事情的時候方式不對呢?

我們在做一件的事情的時候會給它定一個價值,如果做這件事情的價值是低于做其它類型事物的話,我們就會跑去做其它事情,所以我們就得去降低另外一件事情的價值,就比如玩手機,能讓我們開心,價值很高。所以我們得想,如果我完成了這項工作,能讓我收獲金錢,而金錢能讓我實現很多東西,這樣我們就能去先完成這件事情再來考慮是否要玩手機。而在心理學家的眼中這稱為主觀價值。
而遙遠的截止日期也是導致我們拖延現在正在做的事情的一個主要原因。
如果我們做一件事情它能給我們帶來的價值會延遲一段時間再獎勵我們的話我們會去做這件事情的動力就會低很多,從而去拖延它。就比如如果我們的工資是在一個月、或者更久之后才發的話,我們就會對我們的工作失去一定的耐心和興趣,并且拖延手頭上的事物。它的關鍵就在于客觀價值和主觀價值不能完美契合,而增加在完成這項事情的價值的辦法就是縮短它的截止日期,比如說做完這件事情就獎勵自己玩會手機之類的。就能有動力去完成這件事情。
而工作是費力氣的這一事實也會讓我們拖延的去工作,而研究表示,心力的本質是非常昂貴的,出于這一點,人們更愿意去選擇容易的任務而不是費力的任務,從而導致我們會拖延去做難做的事務從而去做另外一件事情,導致了此項工作的拖延。
另一方面你的身份也成為了你是否會拖延的去做一件事情的原因。比如說,如果我們一個地位比較高的人,我們就會不屑于去做那些體力勞動活,但有時候這些事情必須自己去做,但是礙于自己的能力比較突出,就對做成這件事情的欲望不大,獲得的成就感會低很多,從而使我們的動力下降很多。所以為了克服我們的拖延癥,我們的提升我們去做這件事情的價值,比如如果我打掃了這片區域,會讓我的房子很干凈,能讓孩子生活在一個更安全衛生的環境,這樣我們就會有很強的動力去做,從而避免了對這件事情的拖延。
而克服拖延癥是我們每個人一生之中都要去面對的問題,只有避免了拖延的行為,才能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輕松更少麻煩,從而活得更加開心滿足。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