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 《春風十里不如你》中張一山飾演的秋水發誓時的一個手勢火了:小拇指壓在大拇指上,另外三只手指豎直——網友稱之為“秋水誓”手勢,據說99%的人做不了。

不信這個邪的無數網友紛紛模仿嘗試,結果大多以失敗告終。

△標準姿勢
網友嘗試:失敗!

失敗!

看起來簡單的手勢,網友們模仿起來卻非常困難。一眾網絡大V轉發時還不忘貼心地提醒手勢重點:小拇指要壓在大拇指上。如果反過來大拇指壓著小拇指,那這個手勢難度幾乎降到零了。
那怎么才能做出此高難度手勢呢?
專家點破玄機
人家這是先天的,做不來也別練了
張一山的“發誓手”是源于天賦異稟嗎?專家還真給出了肯定回答。南京市第一醫院骨科、手外科病區主治醫師楊蓊勃表示,這個手勢需要從手部的解剖學來解釋,能做到這個手勢大多與先天條件有關,勉強不來。從日常來看,這也是個完全無用的技能,做出來也沒啥好炫耀的。
做不出來就算了...

這都是天生的呀...也沒什么用,就不用炫耀了



這個看起來簡單的手勢怎么就那么難做呢?醫學專家透露了其中玄機。
玄機 1
手指聽不聽話和觸發的肌腱有關
楊蓊勃醫生說,張一山的“發誓手”,需要動用的是手指上的屈肌腱。不算大拇指,其他四根手指有兩條屈肌腱,手指的彎曲就靠它們。但是這兩條屈肌腱是不一樣的,一條延伸到手指遠端,大概指甲的位置;一條止于手指中間關節。“短”的屈肌腱相對獨立,而“長”的那根和其他手指之間的聯系就多了。也就是說,我們可以相對獨立地屈伸手指的中間關節,但調動手指遠端關節活動時難度就大了,也更容易“牽一發而動全身”,會相對觸發更多手指的深層聯動關系。當我們的小指壓住大拇指,無名指也會跟著自發地彎曲。無名指又沒有完全單獨的伸肌腱,所以才有了無法伸直的情況。

玄機 2
是否主動發力直接影響結果
小指是不是主動發力對結果有直接關系。當大拇指壓著小指,小指是被動彎曲,不用調用到屈肌腱,無名指就能夠伸直了。而小指主動發力壓住大拇指時,手指間的聯動才被激活,才會出現無名指無法伸直的狀況。有些網友發現自己小指輕輕搭住大拇指時,還能勉強讓無名指伸直。小指的勁使得越大,無名指彎曲得越厲害,也正是這個道理。

手指的秘密,你知道嗎?
5根手指,無名指最“身不由己”

拇指、食指、中指、無名指、小指,五個指頭中最笨拙、最“身不由己”的就屬無名指了。楊蓊勃醫生說,一個大家平日里可能不會注意到的細節:將手掌朝下握成一個拳頭,我們能很輕松地伸平食指和小指,中指困難一些,但也能抬起來,而抬起無名指是個很大的難題,連抬到45°都極為困難,抬的同時也完全克制不住中指的“蠢蠢欲動”。

“這和手指的伸肌腱有關,屈肌腱在手心,伸肌腱則在手背位置,控制手指的伸直。”楊蓊勃醫生說,食指和小指各有兩根伸肌腱,而中指和無名指只有一根。但無名指的情況更為“糾結”,它的伸肌腱和其他韌帶的關系更為復雜,所以才最為“身不由己”。
提個醒
掰手指“咔咔響”要不得
做不到張一山的“發誓手”,對健康完全沒有影響,但有些手部動作,醫生建議還是不做為妙。比如,很多人喜歡“掰手指”,一掰咔咔響,很酷的樣子。而實際上,這種彈響來自關節軟骨等組織的擠壓和碰撞,每一次掰手指,其實都是在傷關節。
目前為止最難的應該是下面這個,看著就疼有木有?

請停止你的炫耀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